吴雪丹;李萍;吴晓晓
输血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治疗手段,关乎病人生命安全,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实验室中重要的实验环节,通过交叉配血试验可以发现献血员与病人之间是否存在不相配合的完全和不完全抗体.生理盐水合血法,凝聚氨合血法,微柱凝胶(卡式)合血法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三种合血方法,了解三种方法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工作.
作者:何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酶处理法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菌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每份供试品选取注射用头孢替唑钠(1.0g)10瓶,100毫升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进行溶解.实验组采用薄膜过滤过程时,在无菌氯化钠溶中加入少量青霉素酶,对照组只用冲洗液对照.再进行培养阳性菌,观察阳性菌的生长状况.结果:实验组酶能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并使之失去活性,从而有效消除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残留,防止实验结果假阴性的出现,保证了实验质量和临床用药的安全.对照组则有较多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实验效果不明显.结论:酶处理法应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菌检查使操作更简便,实验效果好,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了无菌保障.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在以单纯良性乳腺肿瘤患者手术为代表的短小时间手术下,通过使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以及丙泊酚行静脉麻醉,从而探讨此类手术小剂量氯胺酮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4种以固定计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及丙泊酚对100例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静脉复合麻醉,术毕送PACU观察.筛选患者为20-45岁,体重45-65 kg,ASAⅠ-Ⅱ级,无麻醉相关禁忌症,手术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对4种静脉麻醉方式术中及术后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术后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8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行不同静脉复合麻醉,良好完成手术,单纯使用氯胺酮麻醉组术中及术后有明显的副反应,较多患者需要再次追加药物剂量;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实验组术中及术后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麻醉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该两类(咪达唑仑、丙泊酚)静脉麻醉药物复合使用氯胺酮行多发乳腺肿瘤此类短小手术可有效减少毒麻药物的相互副作用,增加麻醉安全性,保障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胡建军;段文明;努尔波拉提·加列力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根据基层医院偏远、医疗专业水平欠佳、经济条件差,在有限的条件下运用科学、合理、务实、有效的护理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这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均取得一定的护理成效.在住院天数上,观察组为(30.45±3.85)d,对照组为(42.37±5.51)d;在住院费用上,观察组为(2781.5±23.5)d,对照组为(3089.7±35.5)d;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上,观察组为(88.5±3.5)分,对照组为(71.7±5.1)分.经过以上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措施,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安全高效,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采用.
作者:魏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的积极意义.方法:将社区内孕周满4周至30周的120名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不采用主动的心理干预,干预组采取系统的孕期心理干预.在产后一周至两周内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查.结果:干预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 8 33%,对照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期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完善母亲角色,提高母婴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玉霞;蒋月昕;许宗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小剂量氯丙嗪在抢救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其给予小剂量的氯丙嗪治疗,分析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对该78例患者,给予(1-2)min静脉注射氯丙嗪或者(5-8)min肌肉注射氯丙嗪,患者心绞痛明显减轻.36例急性左心衰者,注射(2-8)min后,呼吸情况以及双肺的水泡音有明显好转,30min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左心功能有明显的好转,患者情绪逐渐稳定,52例伴有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未出现血压高的患者,在左心衰竭恢复后,收缩压平均降低(1-1.5)kPa,舒张压平均降低1kPa.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应用小剂量氯丙嗪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娟;库德热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痴呆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病症之一,是脑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本文针对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日常生活护理、精神护理几个方面的观点以及锻炼恢复和家庭支持措施.
作者:张丽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护理管理对策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6例进行分析,按照预防护理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压疮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压疮知识掌握率、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压疮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压疮知识掌握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国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特点及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儿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愈率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毒性脑膜炎的患儿,采取整体护理可有效缩短病程,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肖静江;姜志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子宫次全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对盆底结构干扰小,保留宫颈,出血少,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对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小,因此被许多年轻患者接受.而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体表无瘢痕且手术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微创概念被广泛接受.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已逐渐取代传统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我院2007年2月~2013年5月实施了40例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曲马多对老年慢性疼痛的缓解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7例非癌性慢性疼痛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曲马多对患者慢性疼痛进行缓解治疗,并根据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不良反应情况等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总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治疗后,疗效显著37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7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疼痛程度VAS评分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剧烈疼痛评分则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3例,发生率为5.26%.结论:曲马多对老年慢性疼痛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高,是老年慢性疼痛缓解治疗较为理想的用药.
作者:卓晓麟;胡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颅咽管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的鳞形上皮细胞大的一种颅内先天性肿瘤.儿童常见,也可于成年发病.治疗以手术为主.颅咽管瘤常累及下丘脑、垂体、神经等.术后并发症多而复杂,所以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结合我科对颅咽管瘤的治疗和临床护理结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尿崩症22例(84.6%),电解质紊乱18例(69.2%),高热12例(46.2%),癫痫发作4例(15.4%),视神经损伤2例(7.7%),上消化道出血1例(3.8%).
作者:王利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顺产产妇第四产程产后出血患者加强临床优质护理的临床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顺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行顺产分娩,为观察组产妇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选取2007年2月-2009年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的60名顺产产妇,均采用常规方式护理,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期间的出血情况,并经院方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估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24小时内,以及第四产程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满意度评估,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产妇的临床满意度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顺产产妇第四产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传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运用医学统计方法分析医院现有医疗资源,探讨医院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根据国家有关指标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运用医疗统计功能,指导医院医疗资源合理性配置.结果:我院面临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病床数量不够等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调整后情况有所改善.结论:应合理运用医疗统计指标,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作者:周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我院儿科于2012年开始开展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重要护理理念,针对患儿特点,我科通过改变护理排班模式、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不断强化健康教育的落实,同时对学龄期患儿实行人性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得到了家长及医生的好评,患者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
作者:金沛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护士护理规范在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护士护理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化:①护理管理;②护理学习;③护理操作.结果:护士护理规范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应用中有效.结论:经过培训使护士护理规范化,医务人员的感染知识积累,意识增强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受到一定的约束,减少了医院感染隐患的发生,保护病人与医务工作者.
作者:梁永秀;张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及突出,刺激神经根及窦椎神经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综合征,也是现如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目前公认为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是有些患者手术后易出现神经根粘连,腰椎不稳等,需再次手术,有学者认为这与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作者:张晓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结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医务工作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在CT立体定位的情况下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以及术后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CT立体定位的情况下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以及术后配合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别.治疗组基本治愈患者22例,治疗后无病情恶化现象出现;对照组基本治愈患者16例,治疗后1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结论:采用中药配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无显著不良反应,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了较为缓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后调养,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舒建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78例HIV感染合并肛瘘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恢复情况.方法:手术前实行心理护理以及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经过细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肛瘘痊愈出院.结论:HIV感染者免疫力较低,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对HIV感染合并肛瘘患者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科学精心的护理HIV感染合并肛瘘患者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
作者:李冬梅;福燕;高美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8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等作比较分析.结果: 病毒性脑炎常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98.4%),临床表现不一, 无特异性表现.脑脊液异常率47.61%, 脑电图异常率85.71%, 颅脑 CT异常率28%.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异常率较高,脑电图检查较CT检查更敏感,优于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早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霞;田永攀;潘成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