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建中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具体总结出健康教育在母乳喂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接诊的100例初产孕妇,按照这些孕妇的意愿,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常规性的门诊检查与咨询;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重点宣教母乳喂养的技巧.对比分析这两组初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这两组初产妇均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在母乳喂养率上,观察组48例,为97.5%;对照组22例,为52.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观察组为40%,对照组为5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住进医院之后,应当对其进行宣传教育,普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相关的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妇生育后的母乳喂养率,也降低了剖宫产率,效果显著.
作者:覃晓霞;陈怡;陈杏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析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亚临床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体会及进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检查出甲状腺I~Ⅱ度肿大100例患者,全部采取Beckman 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的TC、TG、LDL-C、HDL-C,患者口服左旋甲状腺素,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54.5±11.5)d;治疗之后,患者甲状腺均恢复正常.治疗之后,患者的精神逐渐好转,怕冷、乏力的症状已经改善,其它的症状已经得到显著的改善.其中65例的甲状腺I度肿大者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35例Ⅱ度肿大患者,10例恢复正常,25例缩小到I度肿大.结论:对甲状腺疾病患者治疗前进行检测T3、T4、FT3、FT4的水平,可以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合理的意义.
作者:甄铁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7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8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单独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身体指标的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等.结果:经比较得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患者全麻中并发恶性高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一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术中并发恶性高热的抢救过程,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经验和教训.结论: 钠石灰罐发热及钠石灰颜色的急剧改变可能是该类病人中首先发现的症状,麻醉中应注重观察,有利于恶性高热的早期诊断.治疗中慎用钙剂,支持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尽早采用血液净化治疗.
作者:吕文艳;蒋仙红;徐文强;秦夏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门诊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注射器及输液器针头等锐利器械,经常发生针刺伤.而门诊病人的病情各不相同,特别是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性传染病的逐年增多,更给临床针刺伤发生后的继发感染增加了危险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此分析针刺伤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防护对策,不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是保障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姜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2例(131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后患者视力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102例(131眼),术后第一周佳矫正视力≥0.5 的有31 眼,占23%,佳矫正视力0.3~0.5的有85眼,占65%,脱残率为88%,术后首日矫正视力<0.3的有15 眼, 占12%.结论: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患者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洪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B-D实验全称布维-狄克试验(Bowie-Dictest),是用于检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冷空气的排除效果的试验.1 BD实验效果方法使用时,可直接将实验包置于灭菌器室内排气口处,关闭柜门,进行134℃,3.5分钟灭菌完毕后,打开实验包,取出测试纸,观察测试结果.如果灭菌器内的空气未排除或完全排除,则蒸汽不能达到饱和,虽然压力达到了预定值,但蒸汽的温度却未达到要求的高度,就会导致灭菌失败[1].
作者:孙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的疗效.方法:小儿急性轻型腹泻患者入院后即采用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各2ml臀部肌肉注射,不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同时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结果:所有腹泻患儿均1-3次痊愈.结论: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方法简单易行,花费少,疗效满意,患者家属易于接受.
作者:郑永梅;周卉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1995年-2013年收治的经子宫脱垂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50例,设为观察组,选同期非老年患者经子宫脱垂手术治疗共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2组患者的术式方案制定以及相关临床指数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老年妇女进行子宫脱垂手术,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大程度的提升手术治愈几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与人性化管理策略及效果.方法:将妇产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0例患者,对照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则为风险控制与人性化管理.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从总体情况来分析,研究组治愈率95.00%(38/40),对照组则为84.21%(32/38),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3~14天,平均为5.4±2.5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则为6~25天,平均为9.4±2.8天,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而言,采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的护理方式,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除了能使得患者病情更好的改善之外,还能提高治愈率,同时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见疗效十分显著,而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召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打造高水平的护理团队,已经成为医疗事业深人发展的必然要求.护理教学不仅能帮助护生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甚至是护生走向护理事业的重要基石.
作者:杨秀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点.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展开分析和研究.
作者:张卫华;黄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在我国,血站制度的建立较晚,随着临床用血和相关突发事件频发导致用血攀升,出现了一定的血荒现象,我国血站建设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本文从法律角度入手,探讨我国血站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作者:郎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并观察每位住院病人的心理变化作出与之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100例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所有骨折病人心态良好,思想顾虑解除积极配合治疗,均康复顺利出院.结论:了解患者心理,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短时间内得到康复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作者:李忠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服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静脉用药治疗.口服药物组给予2-4天左右的药物进行口服,静脉用药组则主要给予1-3天左右的用药治疗,在治疗一周之后进行随访工作,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用药一周之后,静脉用药组患者在咳嗽的治疗方面要劣于观察组患者,且治疗费用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静脉用药并不能够有效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且增加了抗生素的不合理性以及治疗费用.
作者:黄愿飞;晏春英;沈鲜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强化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达到影响其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方法:采取不同形式进行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结果:让患者、家属获得更多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健康.结论: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汪永红;张荔荔;蒋芸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治疗后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方法:采取分组方式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期间同时进行综合疗法治疗,其中包括对患者进行自主功能训练、心理训练、生活方式及饮食训练、患者家属辅助功能训练等.结果: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结果显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62.5%;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综合疗法的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比较发现,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能够带来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而这也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佳方式.
作者:张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关于抚触对四肢骨折患儿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2月在本科室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患儿65例,根据手术周次分组,分别为抚触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日常护理,抚触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对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及血压、心率的变化进行对照.结果:抚触组患儿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抚触具有缓解四肢骨折术后患儿的疼痛程度的特别疗效,对患儿血压及心率的平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和忠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重症监护过程中的抗感染措施以及治疗的临床疗效,为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者对于患者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神经外科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出现较为严重的颅内感染情况,分析易感染因素、易感部位.同时,我科临床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及时我科采取静脉抗感染给药、全身支持治疗、鞘内注射给药+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射给药+腰蛛网膜下腔不间断引流、护理干预、提前预防并发症等各项抗感染措施进行治疗.抗感染给药选择:稳可信联合美罗培南给药;稳可信联合罗氏芬给药.结果:神经外科病人出现感染的易感因素包括:术野感染,颅内留置异物,咳嗽反射功能障碍、排痰困难,手术时侵入性操作较多,术后并发症预防懈怠、护理不到位.感染部位包括:手术切口、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胃肠道、软组织以及皮肤.经过我科针对性治疗后,痊愈35例,占76.09%;显效6例,占13.04%;有效3例,占6.52%;治疗无效死亡2例,占4.35%.结论:引起神经外科患者出现感染的易感因素以及感染部位较多,需要针对性排除解决.提前积极预防,合理治疗与护理都可以降低神经外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神经外科患者的感染治愈率.及时采取抗感染给药、全身支持治疗、鞘内注射给药、腰蛛网膜下腔不间断引流、护理干预、提前预防并发症等各项措施是治疗神经外科患者感染的有效措施,值得在临床上针对性推广使用,从而提高神经外科患者的生存治疗、感染治愈率、降低神经外科疾病治疗的复杂性.
作者:明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初步探讨安全护理在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老年脑卒中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全护理,观察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意外事件总发生3例,占3.23%,而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2.9%,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及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安全护理能有效防止老年脑卒中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琼彦;陆金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