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寨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方法.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循环完成多项工作的思路、方法和工作要点.结果与结论:每名临床药师循环完成多项工作的方法,不受人员数量的限制,在临床药师不足时可保证临床药学各项工作系统全面地运行,有利于临床药师的培养.
作者:刘伦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本文根据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从患者的身体健康角度出发,从运动处方及营养摄入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糖尿病患者寻找健康的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方法,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蒋亚红;汤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外科手术后能否做好术后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促进机体的康复,预防与及早发现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做好病人手术后的病情观察,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正确的体位,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重视术后病人的营养及用药效果观察,加强病人术后的基础护理,认真做好交接班等对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肝胆手术后胸腔积液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8.06-2013.06期间行肝胆手术治疗后并发胸腔积液的14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依据.结果:14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有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手术,有4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手术,有1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行修补术.全部患者及有效治疗后,均获得痊愈出院.结论:肝胆手术治疗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原因较为复杂.及时准确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能够减少胸腔积液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洪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也是逐年提升,心脑血管的死亡率也在不断增高.面对众多的降压药物选择,机制需互补,副作用相互抵消为优.
作者:徐伟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了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特征,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5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有23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本病初诊误诊19例,误诊率76%, 25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2例,21例痊愈,占95. 45%; 2例治疗失败而行全了宫切除术.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因停经就诊时,要常规行阴道超声检查,对阴道超声怀疑切口妊娠的病例,有必要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切口妊娠的主要方法;甲氨蝶吟加清宫术可作为治疗切口妊娠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地避免了宫切除.
作者:谢文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6例给予依帕司他、前列地尔联合用药,治疗8周后观察该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肾功能、血浆蛋白的变化.结果:(1)本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在治疗第4周、第8周均有明显差异(P<0.05),FBG在治疗第8周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本组患者BUN、TP、UAER值在治疗8周时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UAER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本组126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偶见腹痛、腹泻、头晕现象,经调整用药后症状消失.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可保护肾功能、降低血糖、控制蛋白尿,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葛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县农村孕妇对叶酸认知度情况,分析影响其增补叶酸的原因,探讨改善对策.方法:对近年来在我中心进行孕期检查的130例农村孕妇进行面对面交谈,并采用自制认知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对叶酸的知晓率为70%(91/130),对叶酸功能知晓率为61.54%(80/130);正确按时服用叶酸率57.69%(75/130);低龄和高龄、经济条件差、文化程度低对叶酸的认知度低.结论:我县农村孕妇对叶酸认知度不够,应给予针对性宣教,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焦开琼;刘治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常见的疾病,由于其主要病变表现为全身性小动脉痉挛,因此,易导致全身各器官组织的损害,并发症会涉及脑、心、肝、肾及胎盘,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新生儿的生命.本文综述了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及治疗原则,以期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并发症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马志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人体解剖学作为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专业名词多、知识点分散、记忆难度大等特点,在教与学各环节都存在着比较大的难度.因此,笔者在人体解剖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入了模拟教学法,并在实施过程中结合人体解剖学的特点,形成了一套实用的教学方法,效果良好.
作者:岳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1前言 所谓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病人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交流.护理沟通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护理沟通还具有收集信息、证实信息、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的效益.
作者:柳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方法:对93例内科老年患者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药物等指导,解除了便秘痛苦.结论: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便秘的发生.
作者:李风雨;曲新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手足口病是一种经常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群体中的传染性疾病.多是由于病毒感染肠道而起.临床中有多种病患表现,严重时可致儿童死亡.对于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对于患儿心理辅导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在临床中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工作经验为基础,针对儿童时期的心理特点,总结出了一些患儿心理辅导方面的方法.
作者:周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具体总结出健康教育在母乳喂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接诊的100例初产孕妇,按照这些孕妇的意愿,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常规性的门诊检查与咨询;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重点宣教母乳喂养的技巧.对比分析这两组初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这两组初产妇均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在母乳喂养率上,观察组48例,为97.5%;对照组22例,为52.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观察组为40%,对照组为5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住进医院之后,应当对其进行宣传教育,普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相关的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妇生育后的母乳喂养率,也降低了剖宫产率,效果显著.
作者:覃晓霞;陈怡;陈杏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专科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和1个普通病区的全体护理人员及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示范病区为实验组,普通病区为对照组.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后两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健康教育优秀率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已婚妇女的身体健康情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对在本院院进行妇科体检的2799例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妇科B超及乳腺B超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妇科疾病前3位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和乳腺增生.其中,31~45岁组受检者慢性官颈炎及阴道炎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检出3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Ⅲ.绝经后各项疾病检出率均明显下降.结论:已婚妇女患病情况不容忽视,应努力提高已婚妇女进行体检及自检的自我保健及预防意识,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作者:王璇;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口腔护理质量.方法:9位口腔护理人员和口腔专业技士,经过7年的系统培训,前后对比.结果:口腔护理工作不断熟练,医生工作效率提高,病人满意,考核合格.结论:通过对口腔护士的系统培训,促使护理人员口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完善和提高,全面服务临床.
作者:周勤;俞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布比卡因作为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是左旋(S-)和右旋(R+)等量混合的消旋体,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镇痛完全、作用时间持久等优点,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布比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毒性较大,较低血药浓度布比卡因就能诱发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症状、室性心律失常、心室纤颤,甚至引起心搏停止[1].左旋布比卡因是布比卡因S型异构体,效能与布比卡因相仿,但心脏和中枢神经毒性较低.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足是以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据资料报道,全球1.5亿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 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它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原因之一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升高,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半数.
作者:龚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核查措施在血源招募,初筛,血液采集各环节中的应用,保证血液质量,促进临床用血安全.方法:核查措施在实施前的人员培训,在招募,初筛,采血过程中的各环节认真核查. 结果:在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24728名献血者在招募,初筛,采血过程中的身份核查,物料核查,血液采集,标本留样,献血证发放,标本交接各环节核查.通过核查措施的落实,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年间采集血液相比,血液采集各环节都有效的避免了各种人为差错,并取得显著成效.结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质量教育,各个工作环节均按照规定进行核对,减少人为差错,已取得显著成效,从而保证血液质量和病人用血安全.
作者:梁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