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南地直医疗单位医务人员控烟健康教育干预项目综述

索朗多布杰

关键词:山南, 医疗单位, 医务人员, 控烟健康教育, 干预项目, 吸烟率, 控烟工作, 知识水平, 可预防, 烟草危害, 宣传控烟, 吸烟状况, 卫生习惯, 卫生问题, 卫生观念, 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 人类健康, 控烟能力, 控制烟草
摘要: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 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大的可预防的危险因素.中国目前的烟民约有3.2亿人,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健康[1].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先有医务人员吸烟率下降,才有全民吸烟率下降[2,3].目前,我国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不容乐观,其参与戒烟、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非常薄弱[4].医务人员在预防和控制烟草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作用[5].向群众大力宣传控烟、禁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医务人员责无旁贷的工作,医院控烟健康教育对促进我国控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6].医务人员在控烟方面的榜样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控烟工作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医务人员应以身作则不吸烟.另外在提高控烟知识水平和控烟能力同时,主动对患者进行控烟健康教育,这对做好全社会的控烟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的护理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5例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心理护理、血糖监测和控制、饮食指导、预防感染、运动指导、低血糖处理、用药指导等措施.结果:60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3例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延期化疗并更改化疗方案,2例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病情进展放弃治疗.结论: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前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化疗过程顺利进行.

    作者: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硬腺炎(SAP)的临床观察要点、方法和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我科62例SAP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情况.结果: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57例痊愈出院,5例因年龄大、病情重家属放弃治疗.结论:SAP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经过合理用药、严密观察病情、精心细致的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的落实,疗效满意.

    作者:饶慧燕;敖雪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分析并评价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结果: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均有明显减轻,对照组相比于实验组其SCL-90评分较低且差异明显.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期间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韩晓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现状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本文详细阐述了糖尿病足的病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提出了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得出结论,早期干预、学科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以及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

    作者:杨咏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布洛芬混悬液的不良反应

    目的:对布洛芬混悬液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2012年1月份到2012年5月份收治的服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有2例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症,1例患者出现高热惊厥,1例患者出现重症药疹.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据16%.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布洛芬混悬液在使用上会导致少数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主要涉及了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皮肤以及附件等.医师在平时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布洛芬混悬液的认识和了解,进行安全用药.

    作者:冯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优质护理的关键.从护理人员、医院、管理者、患者几方面总结分析了本院外科病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大限度的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缺陷和纠纷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让患者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作者:幸世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小板功能检测进展及临床应用分析

    血小板是哺乳动物血液中一种具有特性形态和恒定储量的有形成分,在止血、血栓生成以及伤口愈合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若小标血小板的功能或恒定数量出现变化,那么就会直接造成机体出现持续流血或生成血栓的现象,影响人体血液正常循环.本研究主要对血小板功能的检测进展及其临床应用概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更多的指导实践应用.

    作者:蒙玉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于子宫穿孔的探讨

    子宫穿孔是指宫腔手术所造成的子宫壁全层损伤,致使宫腔与腹腔,或其他脏器相通.子宫穿孔在女性生殖道器械损伤中为常见.此种妇科急症绝大多数发生在人工流产失误、放取宫内节育器、诊断性刮宫,由于操作不慎,导致子宫肌层出现孔洞并与膜腔相通.个别患者可发生于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的自发破裂穿孔.本文从子宫穿孔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用药、预防等方面做了简要分析,并对人工流产中子宫穿孔做了进一步分析.

    作者:杨传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的临床疗效,为提高口腔修复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术前常规实施临床检查之后直接给予牙冠修复术治疗;研究组口腔修复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检查后,首先进行牙周整复术治疗,之后给予口腔修复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牙龈出现退缩几率以及患者对美观效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口腔修复患者一年随访牙龈萎缩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一年随访牙龈萎缩发生率为34.62%;研究组口腔修复患者对治疗后牙齿美观及功能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实施口腔修复前进行牙周整复术,可有效降低其牙龈萎缩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体会

    目的:对血液检查标本误差的原因进行研究,以促进血液检验质量的提高.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血液检验科的100份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并且对100份出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将检验误差出现的原因找出,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将血液检验质量提高.结果:100份血液检验标本有误差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30例(30%)患者自身的原因,40例(40%)标本采集的原因,16例(16%)标本送检原因,14例(14%)标本检验的原因.结论:在检验血液的过程当中,往往会涉及到很多影响血液检查标本质量的因素,所以,必须要将各项血液检验工作加以规范,重视送检工作的加强,以便于促进临床检验确诊率的提高.

    作者:闵国康;陈仕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产儿静脉高营养临床探析

    目的:探析在早产儿早期成长发育中,静脉高营养在临床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择在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62例)作为探析对象,将62例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1例作为试验组,在治疗原有疾病的基础上进行静脉高营养;另外3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经口喂养或者经鼻喂养.分别对两组早产儿进行观察,测量两组早产儿每天的身高、体重变化,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愈率等.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早产儿的体重都有增加,试验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早产儿,两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能接受静脉高营养,与常规治疗相比较,静脉高营养能促进早产儿的胃肠道发育,增加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缩短早产儿的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早产儿的早期生活质量及体质质量是有效的,对提高早产儿的治愈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菊华;吕梅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选择方案探讨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也是逐年提升,心脑血管的死亡率也在不断增高.面对众多的降压药物选择,机制需互补,副作用相互抵消为优.

    作者:徐伟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氧气联合赛肤润治疗红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氧气联合赛肤润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用氧气、赛肤润治疗新生儿红臀30例,观察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1天有效的有10例,2天有效的有10例,全部治愈为4天.结论:氧气联合赛肤润治疗新生儿红臀疗效可靠,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炳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中影响药物剂量的护理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中影响药物剂量的护理因素及对策.方法:100例输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收集原药瓶、输液器、排气、液体瓶内的残留液计算残留剂量,对照组为护士日常输液流程,实验组为研究人员严格干预下输液流程.两组残留药物平均数进行t检验.结果:对照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残留余液平均含量为0.18;实验组为0.1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药物配制及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操作规程,可减少药液的残留.

    作者:李新聪;刘玉春;李白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

    小儿静脉穿刺与成人静脉穿刺相比有特殊的规律,因为小儿皮下脂肪丰满、血管细、血管的深浅度因人而异,再加上有些小儿不合作等都会给穿刺带来困难,因此,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术非常必要.现就笔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娟;于红;王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探索

    目的:探讨针灸护理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周围性面瘫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灸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portmann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针灸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两代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法:在为期8周的对照研究中,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组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结果:所有患者PANSS评分和PSP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PANSS评分在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无显著差异(P>0 05),第一代组PSP评分改善在治疗后第4周末与第二代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第8周末第二代组的PSP均分改善优于第一代组(P<0.01).结论:两代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症状改善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4周末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到第8周末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面才出现差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更好改善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

    作者:潘海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28例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妇科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选用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共接收的妇科实施腹腔镜患者228例,排除其他重大脏器疾病及基础性疾病患者,对她们在围手术期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实施腹腔镜手术的228例患者,通过对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的科学、规范护理后,让手术成功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雷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硬化防治问题探讨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在肝硬化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要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即当疾病尚未发展为肝硬化时,应对原发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其发生;而当肝硬化形成后,更应积极的辨证施治,缓解病情及延长代偿期;当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并发症后,在辨证治疗并发症使其消失后,要防止并发症再次发生.虽然目前对肝硬化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中医药必定会为肝硬化的防治做出巨大贡献.

    作者:陈晶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医院中的重要应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浅谈信息化建设成效及建设经验.

    作者:林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