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冬燕
目的:在以单纯良性乳腺肿瘤患者手术为代表的短小时间手术下,通过使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以及丙泊酚行静脉麻醉,从而探讨此类手术小剂量氯胺酮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4种以固定计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及丙泊酚对100例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静脉复合麻醉,术毕送PACU观察.筛选患者为20-45岁,体重45-65 kg,ASAⅠ-Ⅱ级,无麻醉相关禁忌症,手术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对4种静脉麻醉方式术中及术后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术后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8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行不同静脉复合麻醉,良好完成手术,单纯使用氯胺酮麻醉组术中及术后有明显的副反应,较多患者需要再次追加药物剂量;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实验组术中及术后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麻醉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该两类(咪达唑仑、丙泊酚)静脉麻醉药物复合使用氯胺酮行多发乳腺肿瘤此类短小手术可有效减少毒麻药物的相互副作用,增加麻醉安全性,保障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胡建军;段文明;努尔波拉提·加列力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选择与应用.方法:使用药物利用指数DUI和所规定的日剂量DDD对医生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药品的消耗比较指标使用药品度(DDDs)进行比较,DUI为药频度和用药的总天数的比值,合理用药规定值应该≤1.结果:本结果表明,10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使用过抗生素89例(89%),共应用抗生素21种,以头孢他啶的使用率高;联合用药时,主要是一联用药和二联用药,使用较高的7种抗生素中,只有头孢他啶DUI>1.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沈利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老年人在社区人口中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根据老年人特点,结合临床,给予恰到好处的护理,使老年人能度过一个安详平稳的老年生活,提高其生存质量,延缓其寿命.
作者:戴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8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后尽早进行综合性治疗并观察预后.结果: 48例中多以四肢对称性软瘫以及颅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电生理检查进行早期确诊以及使用血浆置换或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性治疗对该病的预后具有很大的作用.结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发展快,易误诊,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作者:周益平;晁丽娜;黄坤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下肢牵引带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评估.方法:实施牵引前心理护理、牵引过程中疼痛护理、饮食指导、维持有效持续牵引、分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解决了小儿股骨干骨折后易出现的护理问题,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患儿能顺利配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的落实. 结论:下肢牵引护理的准确落实是取得疗效的重要环节,促进了患儿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梁敏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8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结果: 28例患者经过我院手术室护士的优质护理服务与医生的积极抢救,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死亡情况,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十分严重的情况,需要手术室护士做好做好优质的急救护理工作,以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沈佩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T2DM UTI)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我院T2DM伴UTI病例共120例,对其病原菌及药敏实验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细菌学检出率为90.83%, 其中革兰阴性菌株(G-)占 72.16%, 大肠埃希氏菌(E.coli)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为主要病原菌,占60.2%.革兰阳性菌株(G+)占25.77%.粪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属分别占10.34% 和10.35%.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率在 30%以上的是氨苄青霉素 55%,培氟沙星37%,复方新诺明40%和阿莫西林/棒酸52%; 葡萄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率普遍较高,在 50% 以上的是青霉素c74%,头孢唑啉 75%, 复方新诺明 76%,红霉素73%,氨苄青霉素 51%,阿莫西林/ 棒酸52%, 左氧氟沙星51%,培氟沙星50%.粪肠球菌体外耐药试验主要表现为对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51%,培氟沙星 50%)耐药.结论:T2DM的存在使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较非糖尿病人增加,尿路真菌、革兰阳性球菌及耐药菌感染几率增加,易于被病原菌侵袭和繁殖,从而使抗生素联合应用增加,治疗难度加大,故应重视病原菌及其耐药趋势的检测, 对控制尿路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牟晓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药品质的好坏,跟贮存保管密切相关.如果贮存保管不当,中药产生不同的变质现象,从而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本文旨在对中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些防护措施,供各位药学工作者参考.
作者:叶德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对妇产科手术病患的腹部切口进行护理的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5月我站收治的35例妇产科经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其护理效果.结果:对35例病患实施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术中无菌操作以及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的措施之后,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康复状况很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2/35),但经过对症治疗后全部病患治愈出院.结论:对妇产科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精心的护理,能够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避免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自然分娩是指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通常不加以人工干预手段,让胎儿经阴道娩出的方式.本文探讨自然分娩产妇的分娩结局,旨在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方法:选择320例于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到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将其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自然分娩的240例产妇为观察组,行会阴侧切术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4h出血量、会阴裂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会阴部撕裂伤、会阴疼痛、产后出血情况方面较对照组有优越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方面相比较,差异没显著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然分娩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产妇的会阴裂伤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母婴安康.
作者:李凤仙;刘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用奥氮平以及齐拉西酮诊治首发性的精神分裂症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8例首发性的精神分裂症者分组:首发分裂组、初现分裂组.对首发分裂组的精神分裂症者通过奥氮平进行诊治,对初现分裂组的精神分裂症者通过齐拉西酮进行治疗.用PAN-SS判断首发分裂组所用药物和初现分裂组所用药物的效果.通过TESS(即为:症状量表)来判断首发分裂组的不良状况和初现分裂组的不良状况.结果:在通过奥氮平治疗的首发分裂组中的疗效率:86.44%;在通过齐拉西酮治疗的初现分裂组中的疗效率:83.05%.明显首发分裂组和初现分裂组的疗效相当,因此P>0.05,无统计学明显特性.结论:用奥氮平以及齐拉西酮诊治首发性的精神分裂症者的临床疗效相当,疗效均好,并且副作用少.
作者:张建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控制血糖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150mg,1 次/d 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滴1 次/d.两组疗程均为4 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 微球蛋白、CRP.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CRP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4周后,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和尿素氮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银杏达莫能在厄贝沙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糖尿病肾病.
作者:倪国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有效护理方法和相关途径,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使其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7月在我科抢救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在我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之下,120例患者治愈102例,好转11例,自行出院2例,转到外科手术2例,病情危重死亡3例,其总有效率为85%.结论:关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医护人员应该及时有效的进行诊断、识别、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精心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患者生命,且能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治愈率有显著提高.
作者:黄正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实验室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师的医疗决策质量,临床实验室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合理的选择微生物检验项目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药物的副作用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几种常见问题
作者:谷万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对手术器械洗涤后洁净度检测方法的探讨,说明了用杰力试纸法来检测洗涤后的器械的洁净度,试纸法要比目测观察的方法更科学、实用和合理.
作者:孙晓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在配置之中的护理差错以及有关防范措施.方法:根据我院的实情进行分析,找出静脉用药在配置之中的护理差错,并依照静脉用药在配置之中的护理差错论述出防范差错出现的措施.结果:通过有关防范的措施,使静脉用药在配置之中的护理差错得以减少.结论:使负责静脉用药在使用中的配置的工作者的防范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得以增强,进而使配置静脉用药的流程得以科学与规范,终可提升静脉用药在配置之中的科学度、安全度.
作者:唐芳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上留置胃管主要应用于胃肠减压.洗胃和鼻饲等.在置管过程中,胃管误入气管的现象时可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发绀是误入气管的典型症状.
作者:彭爱珍;刘施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TOF)的标准的”四联”为:室间隔缺损(VSD)、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每个畸形都是由一个基本的形态学异常引起:漏斗部或圆锥、室间隔的向前和向后移位产生.TOF是存活婴儿中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的率占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呼吸困难、发绀、发育迟缓、喜蹲踞、杵状指(趾)是其主要临床表现.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调节透析液的温度与钠浓度对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透析过程中发生症状性低血压次数超过75%的患者30例,分别接受低温高钠、常温高钠、常温标准透析各10次共900台次,监测患者发生低血压次数及平均动脉压.结果:低温高钠组与常温高钠组平均动脉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高钠组与常温标准组平均动脉压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温高钠组与常温标准组平均动脉压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温高钠组发生低血压人次数显著低于常温标准组 (P<0.01).结论:低温高钠透析可以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是一种方便、有效、经济的预防措施.
作者:杜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报告1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炎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入院后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对症治疗,经及时治疗和细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护理,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及耐心的心理护理是护理措施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玲;郑晓萍;陈晓春;陈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