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酰胺与腺嘌呤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刘静;韩雨

关键词:甲酰胺, 腺嘌呤, 分子间相互作用, 计算量, 计算方法, 多粒子体系, 量子化学, 晶体工程, 小分子, 数个数, 新药, 设计, 合成, 处理, 材料
摘要:1研究背景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新药的合成与设计、晶体工程和材料的性质的研究中也举足轻重,其中小分子与DNA碱基的相互作用是具有代表性及研究意义的一类分子间相互作用.DFT方法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处理相互作用多粒子体系的量子化学似计算方法.一般地, DFT的计算量约与基函数个数的3次方成正比,大体与ab initio HF SCF方法的计算量相当.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

    目的:综述天然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天然药物抗肿瘤研究筛选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仍是通用和不可或缺的方法.此外,还有体外细胞实验、作用微管蛋白的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应用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的筛选方法、端粒酶活性为作用靶点的筛选方法、以DNA拓扑异构酶为靶点筛选天然抗肿瘤药物、应用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筛选方法、天然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筛选、天然药物诱导细胞分化的筛选等方法,但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分析结果时要注意多种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结论:随着对从天然药物中筛选抗肿瘤新药兴趣的愈发浓厚,将其研究方法总结,旨在为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周京红;丁明玲;马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原发性失眠睡眠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78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CBT组、药物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 治疗前各组睡眠参数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药物组及安慰剂组相比,CBT组非快速眼动相NREM III、IV期百分比增高,快速眼动相REM期延长,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睡眠潜伏期(ST)、非快速眼动相NREM I缩短;睡眠总时间(TSA)、睡眠效率百分比(SE)增加;非快速眼动相NREM II增长,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快速眼动相NREM III、IV期百分比,快速眼动相REM期相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潘晓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急性胆囊炎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效果,以及LC的其他临床适应症和优缺点、注意事项.为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急性胆囊炎治疗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康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进行该手术患者手术成功75例.进行胆囊分离时出现破裂情况有5例,插管引流患者有3例,且全部在手术结束后一天内取出.手术一般在50分钟到两小时之内结束,手术平均耗时73分钟.我科收治80名患者皆为急性胆囊炎患者,中转开腹手术2例.无患者死亡情况发生.结论:对于治疗急性胆囊炎病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率较高,且患者所受痛苦较小,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对身体各项机能以及内环境影响不大.但该手术容易发生胆管破裂等并发症,严谨仔细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前准备包括患者进行B超检查、确定适应症等都可以减少手术意外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钱宝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颅内血肿的形成及治疗

    颅内血肿是脑损伤中常见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当脑损伤后颅内出血聚集在颅腔的一定部位而且达到相当的体积后,造成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压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颅内血肿.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

    作者:王耿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感染率的途径.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ICU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ICU收治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4例,感染率为12.85 %,其中下呼吸道部位感染多,占81.25 %,侵入性操作中,使用呼吸机发生感染占12.54 %,是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法,是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陶绍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意义

    目的:结合我院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措施,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患者948例作为研究对象,要求护理人员对其实施一定的护理措施,并分析护理措施的临床实践效果.结果:948例患者经过一定的护理措施后,不仅提高了我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实践水平,也提高了神经外科的临床护理疗效,也较大地提高了患者对我院的整体满意度.结论:在神经外科的科室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实施有效、严格的护理,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整体的临床护理水平、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并值得推广.

    作者:艾俐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3与增生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是在人体创伤后,成纤维细胞增殖失控,胶原等大量结缔组织基质的过度产生和沉积为特征的人类真皮区特有的纤维代谢性疾病,是创伤过度愈合反应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活化后可促进瘢痕形成,而转化生长因子β3可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产生,从而达到抗瘢痕形成的作用.

    作者:昝钦;王宝云;胡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无创呼吸机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患者的有效临床护理对策,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48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48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后,45例患者病情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显著改善,呼吸频率减慢,血气分析结果改善,另有3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治疗.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腹胀、面部损伤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对无创呼吸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苪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产儿静脉高营养临床探析

    目的:探析在早产儿早期成长发育中,静脉高营养在临床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择在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62例)作为探析对象,将62例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1例作为试验组,在治疗原有疾病的基础上进行静脉高营养;另外3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经口喂养或者经鼻喂养.分别对两组早产儿进行观察,测量两组早产儿每天的身高、体重变化,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愈率等.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早产儿的体重都有增加,试验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早产儿,两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能接受静脉高营养,与常规治疗相比较,静脉高营养能促进早产儿的胃肠道发育,增加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缩短早产儿的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早产儿的早期生活质量及体质质量是有效的,对提高早产儿的治愈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菊华;吕梅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应用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对出现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相关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0例出现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5例.A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进行常规急救护理;B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结果:B组患者临床救治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的时间明显早于A组;救治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住院接受救治的实际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应用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对出现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张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PBL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名.观察组按照PBL查房模式完成护理查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查房模式完成护理查房.查房后进行问卷调查和护生出科前进行考核.结果:PBL模式较之传统模式有更大的吸引力;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是一种较好的、值得临床推广的教学方法.

    作者:夏伟红;余玲丽;苏沧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会厌炎1例的护理体会

    1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0岁,因咽痛、呼吸困难1小时急诊就诊.入院检查:BP 145/70mmhg,P 110次/min,R 30次/min,T 38 ℃,神志恍惚,急性病容,口唇发绀,言语含糊不清伴严重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间接喉镜下见咽部粘膜极度充血,会厌高度水肿.血常规提示:WBC 14.2×109/L,中性粒细胞0.818.初步诊断为急性会厌炎.立即置患者半坐卧位,面罩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心电监护,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吸痰器及急救药品.患者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继之出现窒息、呼吸骤停、昏迷.立即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5min后神志转清,待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耳鼻喉科病房继续治疗.

    作者:刘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剂量氯丙嗪在抢救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小剂量氯丙嗪在抢救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其给予小剂量的氯丙嗪治疗,分析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对该78例患者,给予(1-2)min静脉注射氯丙嗪或者(5-8)min肌肉注射氯丙嗪,患者心绞痛明显减轻.36例急性左心衰者,注射(2-8)min后,呼吸情况以及双肺的水泡音有明显好转,30min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左心功能有明显的好转,患者情绪逐渐稳定,52例伴有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未出现血压高的患者,在左心衰竭恢复后,收缩压平均降低(1-1.5)kPa,舒张压平均降低1kPa.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应用小剂量氯丙嗪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娟;库德热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60例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的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06年4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后抑郁症病人的病情、临床资料以及发病原因进行研究,采取了对应的措施:开展药物治疗护理、情绪放松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病人的抑郁症状况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全部安全度过围生期且痊愈出院.结论:仔细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地缓解产后抑郁症的症状,产妇可以痊愈出院.

    作者:徐艳;李瑞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作特点及其诊意义、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00 例进行分析, 临床给予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患者ST段压低的情况;记录患者缺血发作的时间,发作阵数,持续时间,ST段压低以及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检出率、发作阵数都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以及ST段下降的幅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检测率, 有利于患者早诊断早治疗, 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谢佳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异位妊娠护理体会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即宫内孕.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生长发育,以输卵管妊娠多见,称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

    作者:张荔荔;孙莹;杨卫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吸入综合征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究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社区及家庭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接待的152例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一般性护理指导与健康宣教,而研究组则采用综合社区及家庭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计数平均每年吸入综合征的发生次数、住院次数与时间及费用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出院半年后,每年吸入综合征的发生次数、住院次数与时间及费用等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采取综合社区及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吸入综合征的发生,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癌组织中CystatinC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ystatinC 在肝癌中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对肝癌发展的影响,可以为肝癌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取35例临床原发性肝细胞癌石蜡标本和30例临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CystatinC的表达差异比较.可见,CystatinC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有一定水平表达.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大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论;CystatinC的表达情况与肝癌的生物学特征有关,可能有抑制肝癌进展的作用,为临床上了解、治疗肝癌提供帮助.

    作者:林丽琳;苏钦坡;翁剑武;刘彪;王凤;黄秀清;吴伟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医学图像配准技术

    目的:综合阐述医学图像配准的定义、应用、类型以及主要方法.方法:阅读国内外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相关权威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对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应用、类型、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结论:医学图像配准是医学图像融合的前提,是目前医学图像处理中的热点,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徐晓林;林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策略探究

    目的:探究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经过有效护理,2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产后出血严重危害孕产妇的生命健康,重视产妇的护理,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从而有利于减少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叶碧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