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分析

永利容

关键词: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该如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对护理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200名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100名.结论:肠内的营养护理可以高效的提供病人所需的营养,而且过程较为安全,经济实惠,将其与肠外护理作比较,场内护理更有利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护理疗法.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112例盆腔炎临床对比治疗分析

    目的:临床探讨研究采取抗生素辅助微波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分析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研究中主要选取笔者所在社区医院收治的112例盆腔炎患者,通过给予分组治疗(即:抗生素治疗与抗生素辅助微波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示:实验组治愈者39例(69.64%),临床总有效率为94.64%,而对照组治愈者32例(57.14%), 临床总有效率为83.93%,临床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在盆腔炎临床治疗中运用抗生素辅助微波治疗方案,不仅临床疗效显著吗,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雅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论如何降低剖宫产率

    阴道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方式,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近20年来剖宫产率急剧上升,我区也不例外.剖宫产率的上升使母婴近远期患病率上升,孕产妇病死率不能下降,反而有所上升.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增高,有些地方达到60%,我院2010年剖宫产率为33.8%.本文结合我院情况谈谈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一点看法.

    作者:马琳;李荣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方面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分析了我院接受并治疗的2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及护理情况,并对这22例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实验研究,分析总结了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病症护理治疗中的应用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的治愈1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护理满意度为95.51%.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更能减少病患痛苦,在肺病治疗护理方面应用与研究价值较高.

    作者:卢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吸入综合征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究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社区及家庭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接待的152例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一般性护理指导与健康宣教,而研究组则采用综合社区及家庭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计数平均每年吸入综合征的发生次数、住院次数与时间及费用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出院半年后,每年吸入综合征的发生次数、住院次数与时间及费用等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采取综合社区及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吸入综合征的发生,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15例下尺桡关节不等长的体会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下尺桡关节不等长患者的效果以及体会.方法:选择15例(15关节)不等长的患者,采用尺骨截骨短缩、加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总结手术体会.结果:本组15例患者于治疗完成后,全部获得为期0.5年-1.5年的随访,下尺桡关节不等长的现象有效恢复,关节功能彻底改善,X线检测下尺桡关节的对位情况良好.疗效评定,优、良、可、差各为11例、3例、1例、0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对于下尺桡关节不等长患者采用尺骨截骨短缩及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可在不损害关节结构的情况下,达到对于尺桡骨撞击症状的解除,使患者下尺桡关节对位与功能得以恢复.

    作者:王邦学;刘崇刚;李华祥;李世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方法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方法,减轻患者人工流产时的疼痛.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09月~2013年03月接收的27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在人工流产术前分别给予不同种类镇痛药物,实验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使用,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氧化亚氮麻醉,观察各组患者镇痛效果并进行组间比较,得出结果与结论.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患者疼痛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异丙酚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人流手术中,其镇痛效果明显,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短,无毒副作用,减少了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加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不合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观察组由专业医疗团队给予指导用药,观察比较两组的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耐单药、耐多药例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用药满意度显著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合理用药,临床医师应注意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治愈率,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者:吴鸿;许宗斌;方明仁;李丽;赵江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施以及时的救治和正确的护理以挽回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 对43 例确诊患者实施催吐、纳洛酮催醒、补液和并发症的对症处理的抢救措施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8例轻度酒精中毒患者经治疗4h后步行出院,5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经治疗3天内痊愈出院.结论: 正确的救治护理措施可以尽可能地减轻过量乙醇对患者的危害程度.

    作者:王新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玻璃体混浊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方法:本组180例玻璃体混浊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配合以中药配方进行治疗,并记录分析临床症状及治疗结果.结果:本例180例(227只眼)玻璃体混浊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满意效果,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视力得到良好改善,169例基本痊愈,有效率达93.88%.结论:中西医疗法治疗玻璃体混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尹树华;刘晓玲;耿美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效果观察与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提高护士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强调主动服务意识,倡导亲情化服务;完善护理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科室根据需要科学弹性排班,调整工作重点,加强基础护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士的成就感,使护士的劳动价值和专业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谭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头皮针在早产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头皮针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比较对照组软接式7号采血针和实验组51/2头皮针的一次采血成功率及局部淤血率.结果: 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0%,局部淤血率16%.头皮针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局部淤血率7%.结论:头皮针在早产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比较理想.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有关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0例患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过程,即消除病因、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对皮肤的护理、病情观察等.结果: 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经过治疗护理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对患儿采取系统的护理,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和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文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阴道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加强健康教育在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阴道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增强患者保健意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供一整套治疗方案与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显效率83.7%(31/37),总有效率97.2%(36/37),对照组显效率64.8%(24/37),总有效率78.3%(29/3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增加患者对阴道炎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桂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一个四川三甲医院2010~2012年ICU医院感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引起ICU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 ICU 所有患者的医院感染资料.结果:3年共监测ICU入住患者2869例,发生医院感染218例,318例次,下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物品表面监测合格率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63.5%和65.13%,3年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共检出致病菌789株,以革兰阴性菌(514株)为主.感染因素调查表明,在三种主要的侵入性操作中使用呼吸机更易引起医院感染.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居高不下,应加强对ICU的目标性监测,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郑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患者差异和病情变化,遵循冠心病二级预防原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和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干预效果和护理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护理依从性,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韩美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之一.为防止各器官功能的损坏,将对其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作者:吴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内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心内科中急性左心衰病人焦虑障碍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有急性左心衰竭的46例患者,采用汉密尔顿量表为其进行焦虑状态评估,为发生焦虑障碍者实施对症治疗,分析焦虑障碍发生率与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6例患者8例有焦虑障碍,发生率为17.39%,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7例好转,好转率87 50%,汉密尔顿量表与治疗前相比,评分降低显著,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病症易使患者发生焦虑障碍,阻碍临床治疗,实施抗焦虑治疗,可有效缓解此症状.

    作者:周亮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喘息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吕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8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乙组患者84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术后Zung氏(SAS)进行心理评估、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护理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Zung氏(SAS)进行心理评估情况,安全性较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适宜进行乳腺癌术后患者广泛应用.

    作者:蔡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疫情上报方法研究

    大中型医院,传染病疫情上报管理工作中,为突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是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重报、迟报、漏报和基础数据填写不全等问题.本方法通过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以HIS系统为基础数据来源,通过与HIS系统共享数据,实现方便、快捷、准确的传染病上报,并深入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避免传染疫情上报中各种主要问题的技术方法.同时讨论了使用这种方法所要注意的重点及难点.

    作者:叶承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