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临床分析

李徽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 并发鼻息肉, 罗红霉素, 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38例为观察对象,均给予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观察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38例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经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16周后,治愈9例,好转26例,无效3例,临床有效率达92.10%,35例患者的鼻塞、脓涕、头痛、嗅觉障碍等症状较治疗前有缓解(P<0.05).结论:虽然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规范统一治疗方法还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但低剂量罗红霉素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实施护理干预降低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率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二次剖宮产产后出血率起到的作用.方法:将收治3360例产妇中进行二次剖宫产260例产妇作为干预组,与随机抽取的首次剖宫产260例产妇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剖宫产后产妇产后出血率、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二次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二次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率.

    作者:梁伟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山区农村结核病健康教育现况

    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着重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

    作者:刘明钊;韩丹;郝光超;龚发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诊断与医治措施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长.老龄化趋势不可阻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化系疾病的发生、发展,老年消化疾病就成为摆在内科医生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就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症状、原因、诊断办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作者:谢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论用中医的养生观指导针灸推拿防治亚健康

    针灸推拿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疗法,也是目前干预亚健康状态的常用方法.本文探讨了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研究进展,并基于中医养生观,论述了针灸推拿法防治亚健康的作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中医养生观指导中医针灸推拿疗法防治机体亚健康状态的前景.

    作者:孙万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耐多药肺结核中分析与应用.方法:将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工作,即随机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对照组健康教育知晓程度、遵医行为、满意度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作者:刘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站建设管理的法律探讨

    在我国,血站制度的建立较晚,随着临床用血和相关突发事件频发导致用血攀升,出现了一定的血荒现象,我国血站建设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本文从法律角度入手,探讨我国血站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作者:郎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的影响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是一种对于骨状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本文从社区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作者:汪仙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的探索和体会

    社区护理一词源于英文,也可称为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根据美国护理协会的定义: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本文针对社区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作用及其体会.

    作者:洪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学基础>课程说课稿

    说课程即是对某一课程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阐述课程的本质特点,促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升、手段的改进.笔者针对<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资源及课程特色五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刘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亚临床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体会及进展

    目的:探析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亚临床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体会及进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检查出甲状腺I~Ⅱ度肿大100例患者,全部采取Beckman 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的TC、TG、LDL-C、HDL-C,患者口服左旋甲状腺素,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54.5±11.5)d;治疗之后,患者甲状腺均恢复正常.治疗之后,患者的精神逐渐好转,怕冷、乏力的症状已经改善,其它的症状已经得到显著的改善.其中65例的甲状腺I度肿大者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35例Ⅱ度肿大患者,10例恢复正常,25例缩小到I度肿大.结论:对甲状腺疾病患者治疗前进行检测T3、T4、FT3、FT4的水平,可以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合理的意义.

    作者:甄铁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产前宣教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和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宣教对产妇身体、心理健康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产检的340名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产前宣教,观察组进行重点产前宣教及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优缺点宣教.比较宣教后,两组的分娩方式和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 17.65%低于对照组的 3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作好产前宣教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吴荣;乔占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了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特征,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5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有23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本病初诊误诊19例,误诊率76%, 25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2例,21例痊愈,占95. 45%; 2例治疗失败而行全了宫切除术.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因停经就诊时,要常规行阴道超声检查,对阴道超声怀疑切口妊娠的病例,有必要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切口妊娠的主要方法;甲氨蝶吟加清宫术可作为治疗切口妊娠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地避免了宫切除.

    作者:谢文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所谓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是指精神病人经治疗后,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与自理能力开始恢复,并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的病人.此期患者的心理活动极为复杂,相互矛盾,变化多端,他们既为自己的病愈而高兴,同时又会产生种种顾虑,甚至出现意外.心理护理对处于康复期的精神病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护理方法.因此,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对巩固疗效,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得到满意的转归和结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素琴;薛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干部病房护士静脉输液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是否能一针见血成为患者担心的问题.特别是老年干部病房的患者,年龄偏大、皮肤薄而松弛,血管脆性大、弹性下降、其血管也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等特点,都增加了护士静脉输液的难度.因此心理因素和扎实的操作技术对护士的静脉输液成败率有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我科通过努力培养和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有效的提高了临床静脉输液的成功率,效果满意.

    作者:刘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长期卧床病人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它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一旦发生感染,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因此对压疮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已有压疮的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文通过分别对压疮的护理分期以及压疮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对压疮的护理工作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作者:倪诗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的临床疗效,为提高口腔修复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术前常规实施临床检查之后直接给予牙冠修复术治疗;研究组口腔修复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检查后,首先进行牙周整复术治疗,之后给予口腔修复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牙龈出现退缩几率以及患者对美观效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口腔修复患者一年随访牙龈萎缩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一年随访牙龈萎缩发生率为34.62%;研究组口腔修复患者对治疗后牙齿美观及功能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实施口腔修复前进行牙周整复术,可有效降低其牙龈萎缩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儿科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在儿科临床应用较广泛,小儿因为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分支多,相互沟通,交错成网,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输液时不影响患儿保暖和肢体活动,所以小儿输液时,大多选择头皮静脉.抢救危重患儿时关健的一步就是及时保证静脉穿刺成功,才能尽早使用药物抢救患儿生命,因小儿静脉穿刺困难同时也影响到护患关系,医护质量,及患儿的康复,因此如何做到儿科穿刺一次成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周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论孕妇口腔的保健及护理方法

    众所周知,女性在妊娠期内的生理状况与非妊娠状态有十分重大的区别.在这种特殊的生理状态下,妊娠期女性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则极易引发各种口腔疾病,不仅仅会影响到妊娠期女性正常的饮食、睡眠,甚至严重的会对胎儿的健康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在妊娠期对孕妇进行适当及时的口腔保健和护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妊娠期女性易产生的诸多口腔问题,同时也能够大程度上避免由口腔疾病而引发的不良妊娠结果.本文从归纳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口腔疾病出发分析了可能对妊娠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和护理方法.

    作者:王子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门诊治疗淋巴结结核3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全身化疗联合局部治疗的方式治疗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为医务工作者治疗淋巴结结核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6例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36例淋巴结结核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全身化疗联合局部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局部治疗方案为:药物封闭+换药+清创+缝合病灶部位;全身化疗方案为2HRZ/7HR.设置对照组,选取2011年12月之前收治的36例淋巴结结核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及必要的手术治疗方式.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淋巴结结核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各项指标对比评价全身化疗联合局部治疗对于淋巴结结核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通过CT或X线检查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肿块呈不均匀或均匀性强化,一些肿块有逐渐融合的现象.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手术切口的愈合率为91.7%、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个月内治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2个月后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后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观察组并未发现患者病情复发现象,而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病情复发,复发率为5.5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采取全身化疗联合局部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淋巴结结核病疗效显著,复发率降低,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宗斌;吴鸿;方明仁;李丽;蔡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

    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多见于年轻女性的骨科疾病,目前研究认为引起该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临床上对其早期的诊断与治疗还存在着一定的挑战,通过分析临床病例的诊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解该病,并对推进该病治疗方法的改善上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冠;王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