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护理工作的体会

宋延华

关键词:糖尿病, 护理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能够引起多种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好糖尿病的护理工作,对保障糖尿病治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防止急性糖尿病并发症、避免和减缓慢性并发症的发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对治疗感冒西药药物成分分析及应用研究

    合理选择感冒药物对治疗感冒十分重要,研究各类抗感冒药物的成分和作用是指导合理用药的基础.感冒患者只有在明确感冒药物成分具作用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症状、年龄和工作性质及其它禁忌,对照药品说明书,才能真正科学地使用感冒药物.此外,在服药中还要避免重复用药和药物滥用,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本文从感冒种类及划分、西药类抗感冒药物分析、成分的具体作用和正确选择抗感冒药物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者:冯玉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能力提升的思考

    目的:探讨作为血液净化中心领头羊的护士长能力提升对所在专科单元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数年的工作体验进行阐述和总结以及专科单元各种满意度调查为依据. 结果:通过系列途径培养和提升后,有效的促进了护士长管理能力及其所带领团队的成熟成长,护理质量逐年提高.结论:对护士长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控制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成本低,效果肯定.

    作者:付玉珍;郭海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与DR片诊断外伤肋骨骨折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肋骨骨折临床诊断过程中DR片与多层螺旋CT的确诊率展开对比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126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DR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将这两种检查所得的结果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经诊断共有320处肋骨骨折,其中DR片检出206处骨折,其检出率为64.4%,多层螺旋CT检出313处骨折,其检出率为97.8%;两组患者的检出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 在对外伤肋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中,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或二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优于DR胸部平片,它在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董文波;马灿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川崎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8例患病儿童,根据患儿的病症、体征实施干预护理,并注重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指导,统计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38例患儿全部治愈或好转.结论:对患小儿川崎病的患儿实施合理、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地缩短小儿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书梅;吴帮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与人性化管理策略及效果.方法:将妇产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0例患者,对照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则为风险控制与人性化管理.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从总体情况来分析,研究组治愈率95.00%(38/40),对照组则为84.21%(32/38),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3~14天,平均为5.4±2.5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则为6~25天,平均为9.4±2.8天,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而言,采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的护理方式,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除了能使得患者病情更好的改善之外,还能提高治愈率,同时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见疗效十分显著,而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召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1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方法治疗.结果:在研究组的50例患者中,有效的患者为49例,总有效率为98%,其中显效患者42例,好转患者7例,无效患者1例;在对照50例患者中,有效的患者为39例,总有效率为78%,其中显效患者31例,好转患者8例,无效患者11例.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肺心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这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这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后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德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主管护师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主管护师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及扎实的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在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主管护师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勇于创新管理.组织主管护师人员参与科室护理管理工作,能充分体现主管护师在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并能连帮带教指导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好护理,并能及时从护理工作中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我院于2011年6月成立了主管护师护理管理小组,对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吴根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胃肠道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促进慢性胃肠道患者转化不良心理状态,使他们能对药物治疗积极的配合,进而达到一种优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0例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测定和心理评估,拟定心理治疗计划.结果: 通过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 疾病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是促进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的途径.

    作者:黄月云;臧娴;李刘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1例艾滋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11例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找出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治疗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04~2013年所有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其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指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规范治疗3个月后大多数患者CD4+T细胞计数上升,治疗1年后病毒载量值明显下降,表明免疫力提高,病毒复制被抑制.同时观察发现,治疗效果还受一些相关因素影响.结论:在治疗AIDS过程中,除了规范用药,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使治疗达到佳效果.

    作者:杨月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儿童系统性硬皮病护理1例

    报告1例儿童系统性硬皮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入院后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对症治疗,经及时治疗和细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皮肤、关节和肌肉护理,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耐心的心理护理和恰当的出院指导是护理措施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玲;翁艳;何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护理管理对策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6例进行分析,按照预防护理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压疮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压疮知识掌握率、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压疮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压疮知识掌握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国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认知障碍的康复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对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认知康复训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损伤且伴有认知障碍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对照组肢体康复训练,观察组在肢体康复训练同时给予认知康复训练,观察训练效果.结果:训练前后两组患者的LOTCA、Fugl-Meyer及Barthel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损伤恢复期给予患者认知功能训练,可提升患者认知度、肢体训练效果,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胥德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人全口义齿的修复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特点及其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余47例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54例患者一次性成功率为88.89%;经过随访后,51例患者对全新全口义齿非常满意,其余3例表示对新义齿可以接受.结论:给予老年患者重新修复全口义齿,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大限度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乳腺肿块6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乳腺肿块良转移、复发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1 年 1 月接收治疗的66例乳腺肿块患者,患者中属于良性肿块的有 34 例,属于恶性肿块的有 32例,分析患者诊断治疗的具体情况.结果:患者中,恶性肿块有32 例,良性肿块有34例,恶性肿瘤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er 分级结果显示:从Adler等级上看,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II级和III级,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0级和I级,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被确诊为初次复发的恶性肿瘤以及再次局部扩散的量刑肿瘤患者,应该及时切除患者的乳腺.

    作者:吴国飞;蒙节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的疗效观察(附560例报告)

    目的:探讨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的疗效.方法:小儿急性轻型腹泻患者入院后即采用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各2ml臀部肌肉注射,不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同时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结果:所有腹泻患儿均1-3次痊愈.结论: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方法简单易行,花费少,疗效满意,患者家属易于接受.

    作者:郑永梅;周卉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为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注射用硫普罗宁进行治疗,对照组不使用硫普罗宁,治疗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各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患者谷丙转氨酶等指标,临床应用副作用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范钧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基于药房系统研究探索西南地区医院药房管理新模式

    目的:为向发达地区一流医院药房管理靠拢,促进医院的更好更快发展、提高效益以及提高医药服务.方法:对我院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以及人员等一系列要素研究,探索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南地区医院药房管理的新型模式.结果:在加强医院药房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上,健全规章制度及加强执行力度,以人员素质和职业技能相结合强化管理理念,全方位提高药房管理效率.结论:通过医院药房系统研究,就改善我院药房管理模式已取得一定效果,促进了我院的发展,可为西南地区医院药房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谢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有关老年呼吸内科感染预防的研究

    作者针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预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原因,并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预防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作者:罗彦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稳心颗粒联合银杏达莫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稳心颗粒联合银杏达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12月我院接受并治疗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患120例,将这120例病患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病患,对照组的病患进行常规疗法,使用的药物包括硝苯地平片、比索洛尔、硝酸甘油、肝素、阿司匹林、美托洛尔、单硝酸梨酯等.实验组的病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20ml的银杏达莫与稳心颗粒进行联合治疗,每天进行给予病患一次静脉注射,治疗时间为14天.结果:实验组中病患的心绞痛病症得到明显好转,总治愈率为93.3%,心电图的改善率为96.7%,这两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前提下,使用银杏达莫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陈发钦;陈睿;张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TRAIL及其受体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痉挛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DR4、DR5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痉挛动脉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与联系.方法:实验室选取36只成年家兔,将其随机分为SAH组(24只)、正常组(6只)、对照组(6只)2组,SAH组再以时间随机分为SAH3d、SAH5d、SAH7d、SAH10d四组,每组6只.SAH组采用自体动脉血枕大池注入方法建立SAH模型.对照组采用枕大池注入生理盐水.正常组不做枕大池注入处理.3组术前术后均选择脑血管造影评价脑血管痉挛模型;TUNEL技术观察痉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TRAIL、DR4、DR5的表达.结果:脑血管造影显示正常组基地动脉直径为(0.69±0.04)mm,SAH组与正常组基地动脉管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基地动脉管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H3d组基地动脉狭窄,SAH5d组狭窄明显,SAH7d组狭窄达到高峰,SAH10d组出现明显缓解.正常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SAH组痉挛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经TUNEL技术显示阳性,免疫组化法检测TRAIL、DR4、DR5大量表达.SAH5d、SAH7d尤为明显,SAH3d、SAH10d较弱.正常组与对照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TRAIL、DR4、DR5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痉挛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介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机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动脉血管痉挛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胜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