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胜男;尹行
目的:通过对美国药品审批制度研究,从中得到启示,为国内药品审批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美国药品审批制度,对比国内药品审批制度,得到启示.结果与结论: 美国药品审批制度申请人与生产商分离;轻资质、重监管;GMP法律效力;有专业的监管队伍.
作者:任丽娜;黄桂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长期导管感染的原因,采用密闭式回血方法,并加强护理,减少导管感染.方法:观察50例留置导管患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密闭式回血在留置导管中运用的益处.结果:50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液感染1例,结论:采用密闭式回血方法并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精心的护理,可明显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法:在为期8周的对照研究中,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组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结果:所有患者PANSS评分和PSP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PANSS评分在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无显著差异(P>0 05),第一代组PSP评分改善在治疗后第4周末与第二代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第8周末第二代组的PSP均分改善优于第一代组(P<0.01).结论:两代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症状改善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4周末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到第8周末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面才出现差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更好改善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
作者:潘海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阴道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方式,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近20年来剖宫产率急剧上升,我区也不例外.剖宫产率的上升使母婴近远期患病率上升,孕产妇病死率不能下降,反而有所上升.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增高,有些地方达到60%,我院2010年剖宫产率为33.8%.本文结合我院情况谈谈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一点看法.
作者:马琳;李荣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详细论述了脐带功能、结构以及脐带异常情况所能导致的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后果,阐述了助产过程中对于脐带操作的注意事项.
作者:方小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对24例长期气管切开患者从气管套管的固定,湿化液的选择及湿化方法,吸痰方法,意外拔管的预防,切口创面的护理等护理问题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循证,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通过循证护理,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运用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对整形美容手术后效果不理想的临床表现的分析,找出其主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主要是由于部分患者手术期望值要求极高、过分挑剔等.而客观因素主要是由于术前手术设计出现偏差、手术操作不当、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及出现不可预知的医疗问题等.本文针对浅谈造成整形美容手术效果不理想的主客观因素不仅从提高专业医师、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操作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合理有序地安排手术等常规方面着手,还提出要加强整形美容外科医护人员的医学心理学教育,掌握沟通交流技巧.
作者:黄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所应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及所获得效果进行相应的探讨;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5月~2011年2月所收治的56例股骨干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所有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并由护士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护理,诸如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等等;结果:所有这些老年患者(56例),其肢体功能均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或者意外死亡现象,均能准时康复出院;结论:要确保老年患者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尽可能降低下来,一定要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这是促使手术成功率有效提高,以及加快病人康复、确保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在耳鼻喉科类疾病中,分泌性中耳炎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若不及时接受诊治则病情会逐渐进展为慢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严重受损,这同时也是导致患者丧失听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笔者对近年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诸多文献报道做一综述,希望有所贡献.
作者:卢宣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7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6例,参考组患者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多于参考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预后,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功能锻炼甩臂为主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方法:对16例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折复位后不作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为主,配合中药内服、外洗方法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平均在3个月后达到骨折骨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复位后由于上肢重量持续牵引,所以极少发生骨折重新移位.早期功能锻炼可避免长期外固定和制动引起的肩关节活动障碍.中药外洗可加速血液循环,并有消肿、松解粘连作用.
作者:石国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基层医院的门诊输液室是整个医院的窗口,它的特点是病人多,流动性非常大,药物种类多,病种较多.基层医院的门诊输液室通常是大人和儿童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科室,由于护士人数不足.工作量相对较大.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也就相对比较多.本文就基层医院的门诊输液室当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作者:冯勤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围产期保健影响产后恢复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从我科室孕产妇中选取15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行常规指导),观察组(78例,行围产期保健指导).结果:对照组共有46例孕产妇出现不良情绪,占59.56%,而观察组仅19例,占24.36%.观察组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围产期保健可大大提高产后恢复效果,降低产后并发症,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得到佳的照顾.
作者:郭金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高血压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严重损害已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患者年龄逐步降低至30岁左右.据统计,我国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但在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据资料显示我国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人仅占患者总数的30.2%,进行治疗者24.7%,得到有效控制的仅为6.1%.相当于美国20年前的知晓水平.因此加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对我们卫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重视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并不断拓展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些因素,笔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晨光;徐菲;叶兰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113例严重创伤病人在急诊科的抢救与护理.方法:对113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抢救脱险101例,死亡12例.结论:严重创伤病人早期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急救护理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顾叶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潼南县2008至2013年狂犬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发病因素和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收集全县2008年以来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资料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5例狂犬病患者均为农业人口, 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及老年人为主,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12月, 伤人犬多为外观健康的家犬.被犬致伤者伤口处理不及时、多数没有注射狂犬疫苗、抗狂犬病病毒血清/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被犬致伤存侥幸心理, 伤后不及时正确处理伤口, 不注射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是造成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发挥政府职能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疫情监测, 控制传染源, 疫苗预防是控制当今狂犬病的关键.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改善手术室护理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09 年 5月至 2011 年 5 月的 80 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手术种类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显示研究组在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人性化护理具有独特的优势,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大力推行人性化护理,对于提高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乔洪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查房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内科护理缺少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查房式教学方法在实践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查房式教学中应该重点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质量,减少错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桂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5例,即入院前实施过院前急救;对照组55例,入院前未采取任何院前急救措施.分析比较两组的有效转运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有效转运时间更短为(0.95±0.13)(P<0.05),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89.45%)明显高于对照组(69.73%)(P<0.05);研究组死亡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院前急救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并能使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作者:黄耀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开展术后护理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从2012年10月~2013年1月我院急危重症科室(ICU)收治的已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中进行选取,从中选出3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选取的患者采用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患者开展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降低患者并发症、保证气管切开手术质量以及提高患者预后恢复率的有效措施,应该引起广大护理工作人员的重视,值得在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实施开展.
作者:陈红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