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光;徐菲;叶兰芬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健康教育组,每组各42例,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情况,分析健康教育的意义.结果: 健康教育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患者并发症减少,舒适度及依从性高升高.结论: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骨科患者的恢复.
作者:黄金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讨论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5月,对3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实施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术前给予患者心理体位指导;术后一般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发症及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0例患者手术情绪稳定,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及增加椎体稳定性,是一项安全的微创技术.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沈雯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产妇泌乳和子宫收缩采用产后按摩的对其影响.方法:2010年3月-2012年6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当中对60例采用传统分娩护理,实验组在传统分娩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产后按摩方法,分析比较这两组产妇的子宫收缩以及产后泌乳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产妇泌乳的始动时间要比对照组的始动时间明显要早,产妇的三天后的泌乳充足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产妇产后三天后子宫的收缩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的产后护理采用初期子宫和乳房按摩可以使泌乳的始动时间缩短,使其泌乳量明显增加,产妇子宫收缩情况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常学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招募的方法,确保临床机采成分血的供应.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机采成分献血知识,提高人们对机采血小板的了解、加强工作人员理论和操作的培训、提供优质服务是直接有效的途径.结论:大力宣传成分无偿献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募策略并持续改进和完善,使我站机采成分献血人数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以每年30%的速度逐年增长.
作者:李涛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是以抢救心血管外科重症为主的治疗体系,病人病情危急且变化快,且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临床风险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对心血管外科重症室护理风险事件常见种类、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心血管外科重症室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证患者及护理人员医疗护理安全.
作者: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尿液干化学法(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法(镜检法)白细胞(WBC)及红细胞(RBC)检测结果,以强调其镜检法的重要性.方法: 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分别对3528例随机尿液标本中的WBC及RB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干化学法与镜检法检测尿WBC和RBC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化学法检测WBC及RBC时,好不要省去其显微镜检测.
作者:张香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病案消毒灭菌是病案管理工作中重要环节,特别是病案管理科工作人员手的卫生消毒更为重要,病案室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大量从病房收回的病案,在病区没有对病案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只是紫外线照射消毒,且照射到的只是病案首页,病案室工作人员手是引发医院交叉感染的潜在因素,可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病案的消毒及工作人员手的消毒尤为重要.
作者:夏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初步探讨贵屿地区3-6岁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析.方法:采用随机调查方法,对贵屿地区3-6岁2132名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发病诱因、发病季节及环境等.结果:(1)调查样本2132人,支气管哮喘患儿55人,患病率为2.58%,其中男性29名,患病率为1.36%,女性26名,患病率为1.22%.55名儿童哮喘患病统计:3岁儿童17名,男性9名,女性8名;4岁儿童14名,男性8名,女性6名;5岁儿童13名,男性7名,女性6名;6岁儿童11名,男性5名,女性6名.提示男性患病率(52.7%)高于女性(47.3%).(2)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原因:上呼吸道感染26名,其中男性14名,女性12名;季节变换14名,其中男性7名,女性7名;特应性体质9名,其中男性5名,女性4名;情绪变化6名,其中男性3名,女性3名.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与感染、特应性体质、环境等高度相关,应加强儿童支气管哮喘知识的宣传及教育,降低其患病率,益于儿童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
作者:林泽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开创以气、血、痰、郁、火立论辨治杂病之说,多为后世取法遵从,越鞠丸即是后世医家为推崇而喜用的有效方剂.丹溪治病,以痰为重,诸病多因痰而生.因此,探讨朱丹溪治痰思想,是研究其整个杂病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细读<丹溪心法>、<金匮钩玄>、<格致余论>等文献,亦发现丹溪善治杂病,更重治痰.本文分析了其治痰思想及临证方药经验,以备临证参考.
作者:王庆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78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CBT组、药物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 治疗前各组睡眠参数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药物组及安慰剂组相比,CBT组非快速眼动相NREM III、IV期百分比增高,快速眼动相REM期延长,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睡眠潜伏期(ST)、非快速眼动相NREM I缩短;睡眠总时间(TSA)、睡眠效率百分比(SE)增加;非快速眼动相NREM II增长,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快速眼动相NREM III、IV期百分比,快速眼动相REM期相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潘晓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临床针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椎弓根螺钉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共计20例,其中16例进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支持,4例进行AF系统内固定支持.结果:术后对20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2年随访,复查CT检测与X线表现患者胸椎生理曲度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效果良好,术后患者的椎管面积(正常值91%)较术前(正常值45%)呈明显增高状态,额面角cobb角从术前的9.4°±1.6°变化为术后的无cobb角显示,均P<0.05.患者平均愈合周期为3个月.脊髓神经功能呈显著性恢复.结论:针对临床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治疗,效果显著,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性高、微创,实施条件局限性小等特点,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何县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CRP,cTnI,CK-MB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稳定性心绞痛且接受PCI治疗患者100名,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50人.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7天分别采静脉血检测CRP,cTnI,CK-MB指标变化,并在术前,术后30天分别观察肝功能(ALT)指标.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续贯治疗,能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良好.
作者:甄利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股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5例重度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行血液灌流而行股静脉导管的置入,实施管道护理、基础护理、防止感染、营养支持等护理.结果:13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由于经济原因自动出院).结论:重度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股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减少了患者行血液灌流时因经直穿刺术不成功而行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能迅速将毒性物质清除,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加强对导管应用的护理,防止导管感染,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宗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点.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展开分析和研究.
作者:张卫华;黄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医院登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就医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所选患者完成此次研究,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病情,改善疼痛症状,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顾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杜冷丁联合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0例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肛塞双氯芬酸钠栓50mg后肌注杜冷丁100mg注药后20 min常规消毒铺巾,宫颈旁利多卡因注射3ml,维持麻醉.结果:双氯芬酸钠、杜冷丁、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满意,麻醉满意率为100%.结论:人工流产时双氯芬酸钠、杜冷丁、利卡因联合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临床中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情况,总结导致中药治疗不良反应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影响中药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中药治疗问题、用药方式问题以及患者自身的体制问题等,为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正确使用中药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的管理等十分必要.结论:中药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逐渐重要的角色,其治疗中不良反应对临床治疗效果和转归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分析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给与针对性的解决,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药的利用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伍沁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年来,因为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谵妄,增加了患者住院天数[1-3],增加住院费用[4],以及增加死亡率等[5],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心脏术后的患者因特殊的基础疾病、药物依赖史及手术治疗流程,使谵妄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也有文献报道,心脏术后患者在普通病房和ICU发生谵妄是很常见的[6].以下是一例心脏瓣膜术后发生谵妄的个案.
作者:钱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特点及其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余47例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54例患者一次性成功率为88.89%;经过随访后,51例患者对全新全口义齿非常满意,其余3例表示对新义齿可以接受.结论:给予老年患者重新修复全口义齿,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大限度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70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征求到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治疗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的35例患者则采用特殊办法的干预式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法特点,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效果以及患者对于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全部70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经过了不同方法的精心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运动能力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另外,观察组的35例患者中,对于医护人员护理情况感到满意的有19例,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4例,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2例,总满意度为94.3%;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中,对于医护人员护理情况感到满意的有17例,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3例,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5例,总满意度为85.7%.结论:对于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采取特殊办法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的发病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生活能力以及自理能力,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可行性,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