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清蒲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2组,每组50例,社区干预组给予系统性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予健康教育,2年后观察血压情况.结果: 通过社区干预,社区干预组98%(49例)的高血压患者能掌握并能应用自我保健知识进行自我保健措施.结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董泽涛;刘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与人性化管理策略及效果.方法:将妇产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0例患者,对照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则为风险控制与人性化管理.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从总体情况来分析,研究组治愈率95.00%(38/40),对照组则为84.21%(32/38),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3~14天,平均为5.4±2.5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则为6~25天,平均为9.4±2.8天,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而言,采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的护理方式,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除了能使得患者病情更好的改善之外,还能提高治愈率,同时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见疗效十分显著,而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召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8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原发病治疗不改变的前提下,研究组的50例患者行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的50例患者行胺碘酮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常规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并化验患者的血和尿常规,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6%,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复查发现,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这方面,具有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益气养阴、治疗心律失常等功效,并且在治疗中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彭洁;张新军;阿巴白克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非典型性肺结核在X线诊断中的表现特征,并对X线诊断非典型性肺结核出现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非典型性肺结核的诊断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非典型性肺结核在X线诊断中的表现特征,同时对患者的肺部进行痰检、常规检查,配合X线检查确定终检查结果,并将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与终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X线检查结果的准确率,误诊可能性,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对X线检查非典型性肺结核发生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上述78例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经过痰检结果表明,52例患者痰检结果呈阳性,26例患者痰检结果呈阴性.将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与终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的病灶部位位于肺右上叶、右中叶外侧、右中叶内侧位置的诊断正确率相对较低,为80%左右;患者的病灶部位左上叶前段以及后段、左后基底以及左外基底诊断正确率高,为100%;X线总诊断正确率为91.03%.结论:X线诊断结果和终确诊结果具有正相关性.临床医务工作者对于非典型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征的掌握与充分研究,同时经常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诊断结果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误诊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X线诊断对于非典型性肺结核的准确率.
作者:平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情况.方法:筛选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手术患者150例,通过对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措施,了解手术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中的心理状况,缓解患者的心理不适,从而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手术,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结果: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焦虑、恐惧和紧张心理,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红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心内科中急性左心衰病人焦虑障碍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有急性左心衰竭的46例患者,采用汉密尔顿量表为其进行焦虑状态评估,为发生焦虑障碍者实施对症治疗,分析焦虑障碍发生率与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6例患者8例有焦虑障碍,发生率为17.39%,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7例好转,好转率87 50%,汉密尔顿量表与治疗前相比,评分降低显著,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病症易使患者发生焦虑障碍,阻碍临床治疗,实施抗焦虑治疗,可有效缓解此症状.
作者:周亮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9例妊娠15-24周妇女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引产(79例);B组采用单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70例),比较2组引产效果.结果:两组相比,A组宫缩发动时间及产程短,引产成功率高,软产道损伤率低.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石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均有低血糖发生(于常规监测血糖中或自我感觉有低血糖症状,进食等处理后症状消失或缓解),其发生与降糖药物的使用、生活方式等有关.结论:向糖尿病患者介绍低血糖发生的原因、表现、预防、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减轻低血糖带来的危害,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马媛媛;马秀花;孙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口腔护理质量.方法:9位口腔护理人员和口腔专业技士,经过7年的系统培训,前后对比.结果:口腔护理工作不断熟练,医生工作效率提高,病人满意,考核合格.结论:通过对口腔护士的系统培训,促使护理人员口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完善和提高,全面服务临床.
作者:周勤;俞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几乎达100%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1].被犬或其他哺乳动物咬(抓)伤后,伤口规范的暴露后处置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包括及时、正确地进行伤口清洗、消毒,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及必要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犬伤门诊是实施伤口处理、狂犬病暴露免疫接种的重要场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犬伤门诊的规范化设置,对处置服务能力、软硬件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前我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犬伤门诊的设置、分布和功能等差别较大, 应建立规范的犬伤门诊,从而利于规范开展狂犬病暴露后的监测和处置工作.
作者:杨鼎君;付乐章;代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充填式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腹股沟疝患者应用天助畅运医疗技术公司出产的善释疝修补补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8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6个月-1年随访无复发病例,无明显异物感及术后慢性疼痛等.结论:该治疗方法具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手术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特点,以成为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1].
作者:姚晋;刘艳坤;黄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动煎药机煎药的优缺点. 方法:通过把自动煎药机煎药与传统煎药作比较.结论:自动煎药机优点很明显,从药效和卫生学检测指标上表明,自动煎药机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煎药,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作者:陈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研究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我院于2011年01月~2013年01月接收并诊断为胆结石患者118例,按其完全自愿原则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相关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后分别实施上述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案,观察患者术中状况及术后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3%,而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病情轻(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明显,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儿轻.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云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10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黄连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较好,能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金洪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类风湿因子(RF)对梅毒抗体检测试验的影响.方法:使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法(RPR)对梅毒螺旋体感染者进行筛查,并对其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类风湿因子的检测试验,以区分被RF影响产生的RPR假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感染者.结果:从1796例血清标本中测出RPR阳性105例,TPPA阳性76例,RF阳性23例,RPR、RF同时阳性20例,TPPA阳性3例,RPR假阳性血清的RF浓度为8IU/L患者有78.9%.结论:RF对RPR的检测产生一定干扰作用, RF对RPR假阳性干扰的低浓度标准为8IU/L,使得部分检测出现假阳性,需要在梅毒诊治过程中对RF的影响加以重视.
作者:宋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终身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现代社会中预防高血压病应从青少年、壮年就开始.有资料表明,发现高血压病病人在饮食、用药和监测等方面自我管理较欠缺,血压控制不理想,终导致死亡或致残.通过全面、系统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共同行动,以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使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其严重性,从而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通过健康教育让高血压病病人加强运动、控制饮食,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认知,监测血压,加服降压的药物、改善不均衡的饮食习惯、改掉不好的生活习惯,在正确的时间有规律的量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保持比较平稳的血压.因此,进行系统的高血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对高血压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一个完整的防治高血压病的方案包括高血压病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血压监测,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疾病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中医药治疗,采用针药联合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每组均为45例,治疗四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后,观察组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恶心反酸、痞满嗳气症状的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胃炎应根据分型辩证治疗,针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程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更昔洛韦是小儿巨细胞病毒与EB病毒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近来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更昔洛韦治疗疗程长,PH值及渗透压高,对静脉刺激性大.再加上儿科患者血管细小,皮肤娇嫩,活动多自控能力差,穿刺后容易引起液体外渗,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灼痛,严重的可出现局部感染、败血症,给患儿带来痛苦,同时也可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我科从2011年5月-2012年6月采用硫酸镁加喜辽妥治疗23例更昔洛韦外渗患儿,疗效显著,依从性高,值得推广,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姚君君;施建文;王迪楠;马迪将;方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留置引流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在B超定位下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留置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摸索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穿刺置管引流的护理方法与技巧.结果: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留置引流患者通过精心护理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穿刺留置引流胸腔积液是一种方便易行的治疗措施,护士熟悉中心静脉到管引流术后并发症,预防性地采取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增进健康.
作者:束小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当人们面临死亡或患了无法治愈的疾病时, 他们需要姑息关怀.姑息关怀(Palliative Care) 是对那些所患疾病对根治性治疗无反应的病人进行的整体的关怀照护.镇痛、控制其他症状、减轻精神心理和社会创伤、缓解宗教困扰是主要的宗旨.进行姑息关怀的目标是帮助终末期病人和家属获得尽可能好的生存质量[1].姑息关怀护理应开始于病人疾病被诊断的那一刻起, 直到病人死亡过程中的全面照顾.它把疾病急性期治疗与富有同情心的治疗结合在一起, 使那些面对生命受到威胁的病人和家庭感到舒适和支持.在疾病和死亡的整个过程中, 努力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的需要.
作者:邬妮娜;徐丽;祝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