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军
目的:探讨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分娩和引产证实胎儿畸形的2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产妇在分娩之前的B超诊断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B超诊断出有22例为胎儿畸形,漏诊1例,诊断率为95.0%,有14例为神经管畸形胎儿,诊断率为86.7%,有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率为100.0%.结论:B超诊断胎儿畸形具有安全性、准确度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临床针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椎弓根螺钉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共计20例,其中16例进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支持,4例进行AF系统内固定支持.结果:术后对20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2年随访,复查CT检测与X线表现患者胸椎生理曲度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效果良好,术后患者的椎管面积(正常值91%)较术前(正常值45%)呈明显增高状态,额面角cobb角从术前的9.4°±1.6°变化为术后的无cobb角显示,均P<0.05.患者平均愈合周期为3个月.脊髓神经功能呈显著性恢复.结论:针对临床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治疗,效果显著,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性高、微创,实施条件局限性小等特点,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何县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实施社区护理,使糖尿病患者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以采用电话指导,发放宣传资料,运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心理辅导和血糖监测.通过实施社区护理使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减少患者因疾病的治疗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低医疗费用,增强生活信心.100例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后,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高.
作者:林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以五加生化胶囊为无痛人流患者实施术后并发症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例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且具备人流适应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I组17例,以五加生化胶囊治疗,II组11例,以益母草冲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2周,I组术后阴道流血及宫缩疼痛的情况均轻于II组,P<0.05,I组周身乏力、腰酸背痛、食欲不振症状发生率与II组相比,均为I组小于II组,P<0.05.结论:医师选用五加生化胶囊为进行无痛人流的妊娠妇女进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可有效缩短阴道流血与宫缩疼痛时间,使患者身心状况在术后实现快速转归应用价值较高,应加以推广.
作者:何春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70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征求到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治疗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的35例患者则采用特殊办法的干预式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法特点,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效果以及患者对于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全部70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经过了不同方法的精心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运动能力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另外,观察组的35例患者中,对于医护人员护理情况感到满意的有19例,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4例,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2例,总满意度为94.3%;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中,对于医护人员护理情况感到满意的有17例,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3例,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5例,总满意度为85.7%.结论:对于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采取特殊办法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的发病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生活能力以及自理能力,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可行性,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20例成人鼾症使用Ellman埃玛刀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9月20例鼾症患者作好术前指导及术后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结果:20例Ellman埃玛刀治疗的患者能有效配合手术和治疗,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成人鼾症使用Ellman埃玛刀治疗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碧珍;杨秋艳;张远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在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心胸外科收治的8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控制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控制干预有利于减少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的危害是严重的,其急慢性并发症可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人们的健康.长期的慢性高血糖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而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的摄入.因此,糖尿病饮食尤为重要.在多年的临床工作观察中,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有效、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杨玉平;王桂香;梁立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观察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资料,所有患者治疗方法选择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随症加减进行治疗,治疗后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0例资料治疗后痊愈8例(26.7%),显效13例(43.3%),有效3例(10%),失败6例(20%),总有效率为80.0%.结论: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曹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肠内营养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经济指标,研究重症脑外科术后病人应用肠内营养后的效果,对肠内营养应用做出评价.结论为肠内营养能提高病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CD4/CDS)数量,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肠内营养能够提高病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可以促进病人尽早康复,住院花费减少.
作者:屈燕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诊断标准.方法: 将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COPD)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单一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胸部HRCT、肺功能测定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IPF-COPD临床表现介于两种疾病之间,肺功能检查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表现低氧血症较为明显,胸部HRCT表现兼有两种疾病特点.结论: IPF-COPD由于双重的病理损伤造成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严重影响肺通气及换气功能,因此研究PF-COPD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为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程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108例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其中30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经正规的抗结核治疗2周,治疗前后血沉分别为58.6±15.48和15.27±4.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沉等可作为抗结核治疗疗效观察的指标.
作者:古丽那扎尔;李倩;米娜瓦尔·霍加艾合买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在妇科临床医学中,急性盆腔炎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的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本文通过抽取我科室近年来收治的9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若临床上治疗及时,方法准确,便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针刺引起晕针的相关诱因, 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对照治疗方,对照组采用一般交流方式, 观察组采用心理疏导方式, 观察两组病人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发生晕针情况.结果: 观察组晕针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晕针各项诱因有针对性进行的心理疏导, 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针灸晕针的发生.
作者:芮静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牙齿敏感症是一种牙齿受到温度(冷.热),化学(酸.甜)和机械(刷牙.咬硬东西)刺激时感觉酸软疼痛的症状,是牙体上牙本质刺激后产生的一过性激发痛,去除刺激后疼痛即可消失,这类病人如稍遇冷风刺激(即使是一般能耐受的温度)也非常敏感,患者常诉说冷也不行,热也不行,更是怕甜,怕酸,进食困难,该病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病共有的症状,它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欠佳,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牙颌套加中药凝胶治疗牙齿敏感症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淑梅;候燕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索手术室实施专科护理组的效果,以适应外科手术专科化发展,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将手术室护士划分为6个专科组,实行护士长一专科组长一组员的三级管理模式,建立培训、考核体系.比较专科分组前后医护配合满意度、理论与操作考核合格率.结果:分组后手术医生对手术配合满意度提高,理论与操作考核合格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护理专科分组,利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工作效率,是培养专业化现代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模式,也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作者:周迎娣;马海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及观察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1月~2013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31例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观察及监护资料,总结治疗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结果:①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易出现单器官功能衰竭(OF)、双器官功能衰竭(DOF)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其主要原因为机体严重缺氧,导致微循环障碍,炎症介质也会导致机体环境稳态出现混乱;②加强对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情绪,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死亡的关键.结论:制定科学的抢救方案与护理观察制度是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关键措施,应积极推广.
作者:谭可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46例,采用下肢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及浅静脉切开取栓术.结果:术后46例患者下肢静脉曲张消失,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出现.切口术后均Ⅰ期愈合.随访46例1~2年,均无下肢浅静脉曲张及静脉炎复发.结论: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在积极抗炎治疗的同时,在遵循彻底去除病变静脉和浅静脉血栓的原则下,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一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尿动力学检查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尿动力学检查的操作技巧与护理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罗舒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COPD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6例,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比索洛尔治疗12周,对比用药前后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EF),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EV1及PEV1%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2周后,心功能明显改善,Pa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 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比索洛尔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COPD的心力衰竭预后,疗效较好,安全.
作者:何小君;罗贵全;唐川苏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