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

彭洁;张新军;阿巴白克力

关键词: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疗效
摘要:目的:对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8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原发病治疗不改变的前提下,研究组的50例患者行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的50例患者行胺碘酮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常规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并化验患者的血和尿常规,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6%,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复查发现,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这方面,具有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益气养阴、治疗心律失常等功效,并且在治疗中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护理

    报告一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术后护理要点,通过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合理用药,血压控制,平衡膳食营养,心理护理,患者术后血压平稳,无颈部大出血、喉头水肿、声嘶呛咳、甲状旁腺危象、窒息等并发症,术后12天痊愈出院.

    作者:刘玉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本文通过对12例椎体压缩骨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体会到护理合并有椎体压缩骨折的精神病患者时,因两种疾病相互影响护理效果,增加了护理难度.因此加强了对这类病人的护理,及时控制病人的精神症状,使其配合治疗;避免了并发症发生.

    作者:曾慧艳;罗玲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分析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早期重症手足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对18例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加强观察,进行高热护理、口腔和饮食护理、脑炎及脑干炎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1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有16例治愈出院,各项指标均正常;1例患儿脑电图轻、中度异常;1例脑电图重度异常,记忆力明显下降,随访6周,脑电图仍轻度异常.无死亡病例.结论: 要切断传播途径,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尤为重要,加强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疾病的康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陶萍;陶艳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应用VSD治疗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均无全身及局部毒性、过敏反应,体温、血象正常,伤口局部无窦道,无感染.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生活及轻体力劳动不受限.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有效地解决了软组织缺损的难题,术后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及时观察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先惠;余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红外止咳贴佐治小儿肺炎及临床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考察红外止咳贴合并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方法:选择76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与常规的抗感染和止咳化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外止咳贴和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持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红外止咳贴合并规范化的临床护理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荣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在耳鼻喉科类疾病中,分泌性中耳炎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若不及时接受诊治则病情会逐渐进展为慢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严重受损,这同时也是导致患者丧失听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笔者对近年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诸多文献报道做一综述,希望有所贡献.

    作者:卢宣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护患沟通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和整体护理模式的进行,人性化的护患沟通制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寻求一种建立相互信任、尊重、配合、友好的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是医院现代化服务理念的需要,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需要,护理专业是关怀和照顾他人能力的特殊专业.结合自身工作,在此对护患沟通在我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作者:龙宗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加减龙胆泻肝肠及蜈黄擦剂治愈带状疱疹43例

    近年来,我们应用加减龙胆泻肝肠及蜈黄擦剂治愈带状疱疹43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43例患者,男35例,女8例,年龄18~55岁,其中经西药治疗1~8天无效者16例,后改用本疗法治愈.

    作者:刘三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改良PPH术联合经肛外直肠粘膜下注射治疗直肠前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pph术联合经肛外直肠粘膜下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pph术联合经肛外直肠粘膜下注射术,对照组采用经肛门闭式修补术.结果:经相关统计处理,通过观察手术前后LONGO ODS评分、排粪造影和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改良pph术联合经肛外直肠粘膜下注射治疗直肠前突具有手术简便、出血少、痛苦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结论:改良pph术联合经肛外直肠粘膜下注射术是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的简便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至2012年间于我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准的60例患者临床完整资料为探究依据.根据60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分析各(二维)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本次临床探究的60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单发性患者39例,多发性21例.根据病理组织学分型:属于非肿瘤性息肉病变者43例,占71.67%,其中胆固醇性息肉者28例,胆囊腺肌增生15例;肿瘤性息肉17例,占28.33%,其中胆囊腺瘤者11例,早期胆囊癌者6例.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血流分级评定,良性病变者共54例,其中包括胆固醇性息肉28例,胆囊腺肌增生15例及胆囊腺瘤者11例,血流0级-Ⅰ级者攻占88.89%;胆囊癌6例,以Ⅱ-Ⅲ级为主,占83.33%.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间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但是胆囊恶性病变组的阻力指数(RI)明显大于胆囊良性病变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性质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薛少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

    目的:自然分娩是指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通常不加以人工干预手段,让胎儿经阴道娩出的方式.本文探讨自然分娩产妇的分娩结局,旨在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方法:选择320例于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到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将其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自然分娩的240例产妇为观察组,行会阴侧切术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4h出血量、会阴裂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会阴部撕裂伤、会阴疼痛、产后出血情况方面较对照组有优越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方面相比较,差异没显著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然分娩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产妇的会阴裂伤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母婴安康.

    作者:李凤仙;刘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

    目前进行的大量剖宫产手术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是为常见的麻醉风险,常因凝血机能障碍易在分娩过程中引起大出血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此时对麻醉医师是严峻的挑战.如何既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又能有效地减轻麻醉医师的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观察回顾分析2008~20012年我院13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TIA)的临床疗效.方法:10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治疗14天为1疗程,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50mg口服,每晚1次.对照组单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治疗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07%,对照组有效率6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

    作者:孙玉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成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接受肛门闭锁成形术治疗的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2例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患儿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6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肛门闭锁成形术进行治疗.采用传统一般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用时和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接受肛门闭锁成形术治疗的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晋玲林;武晋萍;李小兰;赵小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特定电磁波联合高压氧治疗颈髓损伤合并四肢瘫后褥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特定电磁波联合高压氧治疗颈髓损伤合并四肢瘫后褥疮的疗效.方法:58例颈髓损伤合并四肢瘫后褥疮患者(褥疮分期Ⅱ-Ⅲ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予特定电磁波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时间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75.8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定电磁波联合高压氧治疗颈髓损伤合并四肢瘫后褥疮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洁;唐伟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6例产妇产褥期营养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探讨现阶段的产妇产褥期的营养状况.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6名产妇的营养保健知识状况,获得营养知识途径, 营养知识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产妇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以家人朋友的经验为主,存在膳食搭配不合理,产妇对营养知识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作者:郑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点.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展开分析和研究.

    作者:张卫华;黄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例拟诊断为Kartagener综合征病例临床分析

    不明原因的反复呼吸道化脓性感染、咯血为特征的支气管扩张症状及副鼻窦炎和右位心的儿童收住儿科病房.需高度警惕Kartegener综合征的诊断.现1例病例在我们诊疗中应注意Kartegener综合征的漏诊.

    作者:张菊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选择

    目的:通过了解胫腓骨骨折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研究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12例患者进行开放性骨折手术,并在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总结疗效.结果:通过手术疗效的对比可知,交锁髓内针法是疗效佳的治疗方法,按疗效由高到低进行排列,其余的方法为:加压钢板治疗方法、外固定支架治疗法等;从术后愈合的情况来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术后愈合速度慢,其次是加压钢板治疗方法,愈合时间短的是交锁髓内针法,三种方法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异.结论:采用三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开性粉碎性骨折,患者对疗效均比较满意,但是如果患者软组织损伤比较严重,那么就应该首选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

    作者:郭吉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患者差异和病情变化,遵循冠心病二级预防原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和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干预效果和护理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护理依从性,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韩美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