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玲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钙离子拮抗剂、神经保护剂、清除自由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有基础疾病者予相应的处理,包括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尿激酶150万单位静滴,30分钟快速滴完.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表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3%,对照组有效率5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出血、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者.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刘文荣;许春彦;殷康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肠内、外营养支持在监护室急性胰腺炎中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3-2013.2在本院监护室治疗的76例经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系统护理情况,记录体重变化、支持时间、各项血常规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70例患者体重不同程度减轻,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较少.结论: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进行系统性护理,可帮组患者更好的恢复,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韦美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高龄患者临床麻醉的特点、方法、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经验进行比较深入的总结和研究,尽量降低高龄患者临床麻醉的风险性,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方法:选用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接收的114例实施临床麻醉的患者,对他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例患者中,其中行全身麻醉的45例患者麻醉效果良好,大多数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室性早搏症状;69例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也仅有1例患者没有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没有因为麻醉原因在围手术期发生死亡.结论:高龄患者因其身体机能比较特殊,在术前要对患者的身体各方面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评估,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术中和术后都要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让高龄患者都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建超;吴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的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使用HITACHI 7080全自动生化仪测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各组间Lp(a)水平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再用相关分析阐明各组Lpa与LDL、HDL相关性.结果:疾病组与体检组之间差异不大,但疾病组Lp(a)的均值高于体检组.结论:Lp(a)与HDL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保护作用相反,Lp(a)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淑华;康燕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某一年内在我院进行分娩的明确诊断为妊娠高血压产妇100例,分成产前检查组和产前未检查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妊娠高血压结局,分析评价产前检查这一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在产前进行妊娠检查的产妇组妊娠高血压结局良好,与无检查产妇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过产前检查的妊娠期间患有高血压的产妇结局要好于未检查产妇,提示产前检查可降改善妊娠高血压不良结局.
作者:潘琪;林应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考察红外止咳贴合并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方法:选择76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与常规的抗感染和止咳化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外止咳贴和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持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红外止咳贴合并规范化的临床护理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荣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1].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有文献报道:不采用预防措施,下肢手术后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达45%-85%[2].积极到位的预防及护理深静脉血栓,提高手术成功率,是骨科护理高度关注的问题.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对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和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择179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研究,对造成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与骨质疏松未骨折患者分为两个实验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其中一组包括84例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另外一组包括95例骨质疏松未骨折患者,并采用Logistie分析法对骨质酥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老年患者骨密度情况与造成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具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患者年龄、缺钙情况、饮食和家族病史等也对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很多,需要分别从用药护理与日常护理方面进行干预.
作者:黄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临床选择经济有效的乙肝疫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1-2006年出生的HBsAg和抗-HBs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儿童16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80人,B组:81人,按0、1、6个月免疫程序,分别接种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观察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用ELISA法检测接种后1、7个月血清中抗-HBs水平.结论:两种疫苗初免后1个月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3.75%、96.30%,无显著差异,初免后7个月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5%、98.77%,无显著差异,国产和进口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因其价格低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喻林玲;何九宏;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52例我院脑外科诊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钻孔治疗组、微创引流组,每组患者均为26例,随访三个月后复查头颅CT,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个后来院门诊复查.经过分析数据,得硬膜下血肿微创手术治疗组治愈率为96%,而钻孔治疗组治愈率为8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临床疗效明显较钻孔治疗组优越.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微创治疗组引流,有较高的治愈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明显优于传统的钻孔治疗组,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颜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综合阐述医学图像配准的定义、应用、类型以及主要方法.方法:阅读国内外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相关权威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对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应用、类型、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结论:医学图像配准是医学图像融合的前提,是目前医学图像处理中的热点,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徐晓林;林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及突出,刺激神经根及窦椎神经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综合征,也是现如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目前公认为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是有些患者手术后易出现神经根粘连,腰椎不稳等,需再次手术,有学者认为这与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作者:张晓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孤儿院的脑瘫高危儿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脑瘫高危儿患者30例,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早期多元化护理措施;对照组脑瘫高危儿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3、6、12月脑瘫高位患儿的体格和智能的评分情况.结果:通过统计观察分析得知,两组脑瘫高危儿患者在体格和智能方面均有所提高,但是治疗组的患儿在体格和智能的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脑瘫高危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随着护理时间的增长,两组患儿的评分差距越来越大,另外,两组脑瘫高危儿的体格评分增长指数优于智能评分指数.结论: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方面有明显的提升,特别是患儿的体格发育方面为明显,这样不仅能降低脑瘫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和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贺新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为了避免住院病患跌倒的情况发生,以患者为核心的安全诊治环境,我院从2011年5月引进PDCA模式,逐渐的对流程进行改善,以预防病患坠床跌倒的情况出现.经过运用此模式,共230人次有跌倒及坠床危险的病患没有出现跌倒的情况.临床医护人员重视预防在先,显著提升了护士对坠床跌倒防预的意识.
作者:陈鹤;严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对稳定性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并且分析主动脉夹层的死亡危险因素.总结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的病因及外科治疗经验.分析稳定性Stand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药物与腔内修复治疗的效果,并探讨导致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
作者:郑志鹏;于文福;关善义;汤继全;王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3年1月-5月入住ICU的296名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24例患者进行整理分析,院内感染率8.11%.结论:强化无菌观念,严格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采取相应保护性措施,减少或控制有创操作的频率,可有效控制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晓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原因及进行有效预防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胎膜早破120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定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发生羊水污染6人(5%),新生儿窒息3人(2.5%),无新生儿死亡.结论:对胎膜早破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正确处理和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发病率.
作者:刘志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强健康教育在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阴道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增强患者保健意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供一整套治疗方案与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显效率83.7%(31/37),总有效率97.2%(36/37),对照组显效率64.8%(24/37),总有效率78.3%(29/3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增加患者对阴道炎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桂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阳痿一症病因复杂,分类繁多,诊治困难.秦国政教授在具体施治时采用综合辨证、分型论治和重视局部、整体施治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系统阐述秦国政教授采用辨证治疗和辨病治疗相结合,以疏肝补肾活血为阳痿的治疗大法,分析其以肝肾阴虚为病机的诊治思路.
作者:杜宝昕;袁卓珺;毕严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患者差异和病情变化,遵循冠心病二级预防原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和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干预效果和护理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护理依从性,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韩美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