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骨科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王丽云

关键词:骨科下肢手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和处理, 障碍性疾病, 预防及护理, 手术成功率, 静脉壁损伤, 致病因素, 制动状态, 预防措施, 三大因素, 静脉回流, 护理体会, 骨科护理, 高凝状态, 发生部位, 手术后, 静脉内, 后遗症, 非正常
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1].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有文献报道:不采用预防措施,下肢手术后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达45%-85%[2].积极到位的预防及护理深静脉血栓,提高手术成功率,是骨科护理高度关注的问题.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究常见的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调剂工作常见调剂差错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合理的可行性应对策略.结果: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主要有药剂人员责任心缺乏、药剂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调剂相关制度不健全等.结论:为了防范及减少药房调剂差错,除了要强化药剂人员责任意识之外,还应提高药剂人员专业知识与素养,同时还应健全相关的调剂制度等.

    作者:戴沈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玻璃体混浊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方法:本组180例玻璃体混浊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配合以中药配方进行治疗,并记录分析临床症状及治疗结果.结果:本例180例(227只眼)玻璃体混浊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满意效果,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视力得到良好改善,169例基本痊愈,有效率达93.88%.结论:中西医疗法治疗玻璃体混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尹树华;刘晓玲;耿美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的疗效观察(附560例报告)

    目的:探讨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的疗效.方法:小儿急性轻型腹泻患者入院后即采用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各2ml臀部肌肉注射,不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同时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结果:所有腹泻患儿均1-3次痊愈.结论: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方法简单易行,花费少,疗效满意,患者家属易于接受.

    作者:郑永梅;周卉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微波联合聚维酮碘软膏用于尖锐湿疣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对微波联合聚维酮碘软膏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中心进行尖锐湿疣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全部患者采取MUC-3多功能微波手术器进行治疗,手术完成24小时后,对照组患者于浓度达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坐浴,观察组患者采用聚维酮碘软膏进行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37例患者痊愈,占全部患者的74%,10例患者发生感染,占20%,3例患者病情复发,占6%,治疗有效率为74%.治疗组47例患者痊愈,占全部患者的94%,3例患者发生感染,占6%,没有患者病情复发,治疗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微波联合聚维酮碘软膏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患者创面的愈合进程,使患者的复发率和感染率获得有效降低,从而优化和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作者:李伟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中调温、调钠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调节透析液的温度与钠浓度对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透析过程中发生症状性低血压次数超过75%的患者30例,分别接受低温高钠、常温高钠、常温标准透析各10次共900台次,监测患者发生低血压次数及平均动脉压.结果:低温高钠组与常温高钠组平均动脉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高钠组与常温标准组平均动脉压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温高钠组与常温标准组平均动脉压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温高钠组发生低血压人次数显著低于常温标准组 (P<0.01).结论:低温高钠透析可以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是一种方便、有效、经济的预防措施.

    作者:杜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肾上腺结核并Addison病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慢性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乃肾上腺皮质遭受破坏或萎缩, 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分泌缺乏所致, 又称艾迪生病(Addison 病), 临床表现有乏力、消瘦、恶心、皮肤粘膜色素沉着、低血压等. Addison 病在临床上较少见, 因而容易漏诊、误诊. 我科近一月来连续收治两例肾上腺结核合并Addison 病的患者. 资料如下:

    作者:孙晓芳;王艳;陈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产后访视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社区卫生机构产后访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更好地规范社区产后访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间实施产后访视的3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资料中填写的产后访视工作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并对部分产妇进行随访,根据资料和随访结果,对我院产后访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我院产后访视工作中主要存在着部分医护人员对产后访视工作不完善、不具体、产后访视时间安排不当、访视重询问轻检查、访视技术不规范、产妇及家属不配合、产妇居住边远、偏僻、不通车、部分产妇外出的问题.结论:产后访视对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基层医院应当重视产后访视工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提高产后访视的效果.

    作者:袁学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围术期护理与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和总结对52例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对52例患者围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情况进行观察,总结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经3-6个月回访,膝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无关节腔感染及粘连发生.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及功能训练指导对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小芳;顾春江;汪玲;张莉敏;丁伟国;陶初华;俞钰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治疗研究

    目的:对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防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45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措施、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5例炎性肠梗阻患者当中有39例患者在经2周内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康复出院,治疗时间为8~14d,平均(11.5~3.1)d,其余6例患者在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仍没有明显改善,转入手术治疗后痊愈康复出院.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5个月的随访,没有发现复发病例. 结论:对于术后出现炎性肠梗阻的患者的治疗,首先要进行详尽的体检以及影像学检查,及时给出正确有效的诊断并积极开展保守治疗,当保守治疗没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或是出现腹膜炎或机械性肠梗阻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开展手术治疗.

    作者:刘亚军;王世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结核性脑膜炎18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临床表现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之间收治的1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特征以及治疗过程.结果:结核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结核感染中毒症状,在神经系统症状中出现呕吐的患者多,共147例,占81.67%;在结核感染中毒症状中以发热为多见,患者出现发热者有168例,占93 33%.本次研究中有165例患者进行了脑脊液检查,在常规检查中有155例患者呈现阳性,占93.94%,在脑脊液生化检查中有151例患者呈现异常,占91.51%.患者肺部出现结核病灶的患者有142例,占78.89%,患者脑CT以及MRI检查结果显示脑部病变一般表现为脑实质病变、脑部钙化、脑积水等,一部分患者会同时存在上述两种以上脑部病变.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发病后在临床上表现症状复杂,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正确有效治疗能够提高该病的治愈率,降低该病死亡率.

    作者:樊章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CT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应用CT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CT检查,终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60例,并观察CT对这些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结果:CT扫描诊断在符合率方面非常高,并且经过CT扫描后,对60例患者的各种症状进行了正确的诊断并进行治疗.结论:CT技术在进行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面效果十分明显,同时能够准确判断出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江丹琴;王君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急性脑梗塞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万洁;张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女性常见性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加, MPC是子宫颈的一种炎症.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多,由性病病原体引起的MPC也逐渐增多,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本文探讨了性病的危害性,以及常见病的来源,提出了预防性病的对策.

    作者:薄其安;赵敬媛;刘明刚;刘宇松;刘洋;崔海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胃镜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胃镜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62例,首先采用胃镜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病理性检查,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乙组患者32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检查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胃镜检查确诊60例,确诊率为96.77%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患者62例,确诊率为100%,对比两种准确诊断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胃镜检查操作时间等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镜进行临床检查早期胃癌的准确诊断率较高,可进行早期胃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采用人性化干预护理措施可显著缩短胃镜检查操作的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术中不适感,增加患者配合度和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应用.

    作者:孙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纠纷现况分析及应对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不断地在变化,护理纠纷和医疗纠纷正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眼球中,而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是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具有患者病情紧急、发展变化快以及诊疗时间短、风险性大、病谱广、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等特点,属于高风险科室,急诊科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急诊作为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也是医疗纠纷的易发地...

    作者:陈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护理人员可通过护患间有效的沟通来帮助患者促进和恢复健康,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尊重理解患者并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结果: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提升医疗护理质量.结论:患者对医疗单位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张茹新;姜树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论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已成为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可同期修复缺损部位,恢复缺损部位的功能和外形,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故给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总结43例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后的体位要求,皮瓣观察与按摩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

    作者:苏云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院保安员队伍业绩测评办法探析与展望

    医院属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医疗卫生宣传、病患救护、医疗设备管理、医学课题研究和学术讨论、医护人员培训等一系列职能.医院属于公共事业单位,具有人员流动量大、人员流动频率高、外来人员多、人员行为监管难度大等特点,这给医院的医疗物资管理、医院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物保管看护以及医院综合管理能力都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作者:丁光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治疗后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方法:采取分组方式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期间同时进行综合疗法治疗,其中包括对患者进行自主功能训练、心理训练、生活方式及饮食训练、患者家属辅助功能训练等.结果: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结果显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62.5%;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综合疗法的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比较发现,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能够带来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而这也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佳方式.

    作者:张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13年中医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分析

    目的:为了解某二级中医院感染现患率的基本情况,并与四川省的现患率调查数据进行比较,为进一步寻找我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相关要求对我院2013年7月4日0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205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48%,上呼吸道感染率33.33%,下呼吸道感染率为66.6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03%,治疗用抗菌药物占85.71%,治疗用抗菌药物细菌送检率为58.18%;该组数据与四川省同期调查数据比较,我院的现患率、上呼吸道感染率、下呼吸道感染率、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还需继续加强.结论:我院的医院感染在可控范围内,但需继续加强手卫生,病原菌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测.

    作者:熊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