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住院的50例健康孕产妇,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人群的妊娠合并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孕前体质指数情况.结果:对照组孕妇和观察组患者在妊娠合并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孕前体质指数方面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孕前体质指数可能是影响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医务工作者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给予更多关注.
作者:杨素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与以往三种方法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的比较.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9~49,平均29岁.其中新鲜脱位14例,陈旧性脱位5例(其中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失败2例,喙锁螺钉固定失败2例,锁骨钢板钩固定失败1例).手术以带线锚钉植入锁骨远端关节面,用尾线穿过肩峰、喙突、锁骨复位固定,修复喙锁韧带.参考Neer肩关节疾患治疗判定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1].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月,平均28月.Neer肩关节疾患评分,其中优8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9.47%(17/19).结论: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防止肩周粘连,且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疗效肯定.
作者:郑毅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采取保守治疗,7例采取全髋置换术以及行股骨头置换术,另70例均采取多根螺钉和螺纹钉进行固定治疗.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短住院时间仅有18d,而长时间则为64d;结论:对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邱强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自然分娩是指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通常不加以人工干预手段,让胎儿经阴道娩出的方式.本文探讨自然分娩产妇的分娩结局,旨在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方法:选择320例于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到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将其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自然分娩的240例产妇为观察组,行会阴侧切术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4h出血量、会阴裂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会阴部撕裂伤、会阴疼痛、产后出血情况方面较对照组有优越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方面相比较,差异没显著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然分娩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产妇的会阴裂伤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母婴安康.
作者:李凤仙;刘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云龙县妇女疾病的变化情况,为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从而降低云龙县妇女病的发病率.方法: 选取2008年-2012年云龙县地区妇女病普查数据库的7245份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析2008年-2012年云龙县妇女病的发病率情况、发病率较高的妇女病发病情况等.结果:2008年-2012年期间,云龙县妇女病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妇女病发病构成变化不大.云龙县妇女宫颈疾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云龙县妇女阴道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云龙县妇女乳腺增生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云龙县妇女附件炎的发病率基本稳定.结论: 对云龙县妇女病进行普查,能够了解妇女病患病的变化情况,为我妇女病的防治提供可观有力的依据,从而积极探寻妇女病的防治办法,大程度上降低妇女病的发生率,提高妇女保健意识
作者:许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的技巧,规范手术方法,确保患者术中的安全及术后效果.方法:界定手术的范围;分区域切割前列腺;首先于截石位11,1,4,8点钟方向阻断前列腺学供,以保证术中术野清晰;规范切割过程中的手法,避免超范围切割.结果:400例患者全部治愈,均达到手术要求,即:1、前列腺窝与膀胱三角在同一平面;2、尖部周围呈圆形;3、切割面深达外科包膜且平整;4、无明显活动性出现;5、尿道外括约肌无损伤.结论:探讨前列腺电切术的技巧及归法手术方法有实际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初学者更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提倡.
作者:韩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采取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病患者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市大兴社区9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观察组在社区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干预后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明显升高(P<0 05),且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睡眠状态、生活满足感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心血管病的控制率,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幼儿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液乳酸的变化情况,探讨乳酸监测在幼儿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200例,应用两种分组方法,对患儿体外循环转流停止、术后4小时、8小时、24小时血液乳酸水平进行监测,观察血液乳酸水平与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生存组各时段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简单疾病组各时段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复杂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乳酸水平可反映组织缺氧情况、疾病严重性及预后情况,术后早期监测乳酸水平,尽早发现循环衰竭,休克和其他脏器损害的存在,可早期进行治疗,纠正组织缺氧状态,从而防治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李倩倩;拜合提亚尔;李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防止急性白血病感染的重要性.方法:总结分析6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预防性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感染率.结论: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控制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培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月经失调、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18例月经失调、痛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服用益母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月经失调、痛经患者给予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郭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健康知识达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的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健康达标人数、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护理满意度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桂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医卒中单元治疗组50例和普通病房对照组40例,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20%),显效20例(40%),好转12例(24%),总有效率84%;对照组临床痊愈4例(10%),显效8例(20.0%),好转10例(25%),总有效率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华宇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先天畸形中较常见的一种,是对儿童心功能产生了实际或潜在影响的一组出生缺陷,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命和健康.国内根据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的调查结果证实,我国每年的新生儿中,约有10万例以上患先天性心脏病,随着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不断完善,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先心病的患儿时有发现.
作者:汪胜男;尹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房颤的疗效. 方法: 对2012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房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治疗后心率、P-R间期、QT间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为86%.结论: 出现快速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急诊予以胺碘酮治疗,不仅能够迅速的缓解其临床症状,而且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比整体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于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在改善心理状态方面的临床效果.分析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到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ICU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得分为(45.32±9.84)分,对照组的为(60.47±11.13)分;实验组患者的SDS的得分为(44.81±12.15)分,对照组的为(60.88±11.58)分.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率为8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4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用于改善ICU患者的心理状态满意度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重型颅脑外伤后引发颅内压增高或脑肿胀,死亡率高,当临床上药物不能缓解颅内压增高时,实施去骨瓣减压术以降低颅内压是抢救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存在迟发性颅内出血、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脑水肿、脑梗死等并发症.其中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大约占颅脑外伤患者的5%-21%[1].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的恢复,其形成及防治,目前仍存在争议,就减少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硬膜下积液的发生,我科特别设计出头部加压头带,2008年开始用于去骨瓣加压术后的患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雪丹;李萍;吴晓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临床对比分析瑞格列奈用于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格列齐特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记录实验过程中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对照组治疗后对应指标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6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用于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好,能有效控制餐时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荣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将对医院在开展门诊护理管理培训过程中危机管理技巧培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门诊护理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我院从2010年1月1日期开始对门诊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危机管理技巧培训,选择我院门诊2009年所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我院门诊2011年所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以及投诉人数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门诊护理工作进行危机管理培训后,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投诉人数也明显减少,两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以及投诉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门诊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危机管理培训以及对危机管理进行合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降低了医疗纠纷以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已成为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全球经济文化日趋整合,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饮食文化已不断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可以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不断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共同构建和谐世界.
作者:刘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医院中的重要应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浅谈信息化建设成效及建设经验.
作者:林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