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PDCA模式预防患者坠床跌倒

陈鹤;严晶

关键词:PDCA模式, 预防, 坠床跌倒
摘要:为了避免住院病患跌倒的情况发生,以患者为核心的安全诊治环境,我院从2011年5月引进PDCA模式,逐渐的对流程进行改善,以预防病患坠床跌倒的情况出现.经过运用此模式,共230人次有跌倒及坠床危险的病患没有出现跌倒的情况.临床医护人员重视预防在先,显著提升了护士对坠床跌倒防预的意识.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双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与分析采用甲基强的松龙与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总结其相关护理方法,以便更好地为患者进行临床诊治.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该组患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与环磷酰胺双冲击疗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该组患者中共完全缓解19例,占63.33%,部分缓解8例,占26.67%,无效3例,占10.00%,总有效人数为27人,总有效率90.00%.结果可见,经治疗后总有效人数明显高于无效人数,高8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接受双冲击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采用系统化护理,减轻药物毒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从根本上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的可能,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作者:张朝霞;崔文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室年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且对人性化护理满意程度很高,与对照组数据相比,结果又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性化护理对急诊室患者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焦虑、抑郁的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急诊患者的护理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作者:沈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高症对母婴的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妊高症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预后影响.方法:选用本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接收的68例妊高症患者,对她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抽取52例在本院住院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视正常组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各方面的情况都优于妊高症组,重度妊高症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以及围生儿死亡等发生率都比其他组高,且中度组又高于低度组.结论:对妊娠期发生高血压要严肃对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降低其他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临床中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情况,总结导致中药治疗不良反应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影响中药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中药治疗问题、用药方式问题以及患者自身的体制问题等,为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正确使用中药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的管理等十分必要.结论:中药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逐渐重要的角色,其治疗中不良反应对临床治疗效果和转归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分析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给与针对性的解决,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药的利用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伍沁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血管外科实习护生的带教

    总结了心血管外科带教护理实习生的经验及体会.成立了带教组织并设立总带教,选拔并培养了带教师资,制订了带教计划,确定了评价指标与考评方法.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完善教学环境与设施,对护生进行入科教育,采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特别注意加强监护室专科的带教,并培养护生的护理管理能力.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静脉留置针在脑外科临床的应用及护理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脑外科应用中的护理措施.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技术现被临床广泛使用,因其操作简单,对血管刺激性小,可减少穿刺次数及液体外渗情况发生,使病人血管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减少病人疼痛.有效地保障输液、输血和抢救的需要,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云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60例单纯子宫肌瘤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两组不同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比较两组的护理实施效果,分组情况为每一组30例,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根据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 结果: 实验组在临床护理路径下住院天数和总费用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实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主要体现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倪海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荔枝核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优选研究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以此来优选出佳的提取工艺.方法:本文研究中将采取正交实验设计,以荔枝核总皂苷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为指标综合考察提取时间、回流时间以及乙醇的用量与浓度,选取佳的提取工艺.结果: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荔枝核皂苷的提取工艺为A3B3C3D2为佳提取工艺.结论:采取正交实验提取荔枝核中的总皂苷,然后通过比色法对荔枝核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以此来选取佳的提取工艺,由于荔枝核总皂苷可起到有效的降糖功能,因此提高提取工艺可促进荔枝核总皂苷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雪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人全口义齿的修复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特点及其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余47例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54例患者一次性成功率为88.89%;经过随访后,51例患者对全新全口义齿非常满意,其余3例表示对新义齿可以接受.结论:给予老年患者重新修复全口义齿,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大限度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肿瘤与洗手

    肿瘤患者是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菌药,免疫抑制剂,化疗药,以及侵入性检查、治疗操作等就成为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院感的发生与年龄及住院时间有关,住院天数越长,营养状况越差越易发生,并随化疗疗程的增加、白细胞总数的下降而呈上升趋势.肿瘤患者院感发生率14.3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发病率高,肿瘤类型以肺癌居首.据报道,一般医院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平均不到10%,而肿瘤患者则高达20%以上.由于肿瘤患者真菌感染明显增高,因而发生真菌感染的肿瘤患者病死率亦高.

    作者:张桂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护士在面临护患纠纷时的心理应激反应,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措施,提出了对护士的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提升护士在处理纠纷时的应激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尽可能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何明亮;李倩;庄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例二甲苯中毒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1例二甲苯中毒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迅速清除毒物,终止毒物对胰腺及心脏等各脏器的毒理作用;加强对胰腺炎的监护,做好心理护理和卫生防毒宣教工作.结果: 患者各检验指标均正常,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二甲苯中毒致急性胰腺炎患者,配合治疗过程给予相应的护理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恽芝蕾;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胎膜早破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护理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因、临床特点、总结护理方法.结果:86例胎膜早破患者经精心治疗以及护理后,足月分娩31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7例,剖宫产14例;51例患者经期待疗法保胎至37周-40周分娩,胎儿均顺利产出,其中经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31例;另外,4例患者不幸提前终止妊娠.新生儿84例均健康生长,无死亡或并发症.结论:胎膜早破在临床较为常见,其病因多为下生殖道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胎膜破裂后,孕妇可突然感到有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对胎膜早破患者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对保胎以及胎儿的顺利生产十分重要.

    作者:刘昌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诊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中将收集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其中47例患者抢救脱险,9例患者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81.03%.结论:急救过程中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为临床医生进行诊治提供支持,从而有利于降低临床致残率及死亡率.

    作者:赵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后乳汁淤积症产妇60例,对60例产妇的产生乳汁淤积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导致产后乳汁淤积的主要原因有:未及时早吸吮、哺乳姿势不正确、乳头发育异常、心理等因素导致拒绝哺乳等.根据产后乳汁淤积症产生的原因加强对产妇的对症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本组60例产妇均在3~6d内疏通乳腺管,消散乳汁淤积,成功实施母乳喂养.结论:加强对产后出现乳汁淤积症产妇的对症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手法按摩以及加强对乳头发育不良产妇的对症护理等,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黄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T2DM UTI)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我院T2DM伴UTI病例共120例,对其病原菌及药敏实验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细菌学检出率为90.83%, 其中革兰阴性菌株(G-)占 72.16%, 大肠埃希氏菌(E.coli)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为主要病原菌,占60.2%.革兰阳性菌株(G+)占25.77%.粪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属分别占10.34% 和10.35%.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率在 30%以上的是氨苄青霉素 55%,培氟沙星37%,复方新诺明40%和阿莫西林/棒酸52%; 葡萄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率普遍较高,在 50% 以上的是青霉素c74%,头孢唑啉 75%, 复方新诺明 76%,红霉素73%,氨苄青霉素 51%,阿莫西林/ 棒酸52%, 左氧氟沙星51%,培氟沙星50%.粪肠球菌体外耐药试验主要表现为对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51%,培氟沙星 50%)耐药.结论:T2DM的存在使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较非糖尿病人增加,尿路真菌、革兰阳性球菌及耐药菌感染几率增加,易于被病原菌侵袭和繁殖,从而使抗生素联合应用增加,治疗难度加大,故应重视病原菌及其耐药趋势的检测, 对控制尿路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牟晓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论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尽管各地政府都已经加大了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资,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慢性病综合治理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制约.本文首先分析了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存在问题,其次,就如何加强社区慢性病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郝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引用生物制剂蜂毒注射治疗膝退行性合并风湿型关节炎

    目的:探讨膝退行性关节炎(合并风湿性炎症变化)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生物制剂蜂毒注射液进行膝关节周围的穴位注射.结果: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合并风湿性炎症变化)105例,收到满意效果.结论:膝关节退行性变不一定引起症状,合并有风湿性疾病或类似风湿类变化的无菌性炎症时,才会有疼痛等临床症状,蜂毒具有生物学及药理学活性,能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消炎止痛的功效,因此蜂毒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张丽明;徐伟志;谢玉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加减龙胆泻肝肠及蜈黄擦剂治愈带状疱疹43例

    近年来,我们应用加减龙胆泻肝肠及蜈黄擦剂治愈带状疱疹43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43例患者,男35例,女8例,年龄18~55岁,其中经西药治疗1~8天无效者16例,后改用本疗法治愈.

    作者:刘三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Roy适应模式在帕金森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Roy适应模式在帕金森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62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62例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分级以及一些基础疾病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明显的比较意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Roy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优秀率;结果:观察组优秀率(61.29%)明显高于对照组优秀率(32.26%),两组患者优秀率比较(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行Roy适应模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秀春;李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