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邹煜;倪一鸣;郭雷
目的:对比探讨骨科手术中采用常规方法与瑞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为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提高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需行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和常规麻醉方法进行手术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法的有效率,总结两种手术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采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对比两组研究结果,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瑞芬太尼的手术麻醉效果总有效率在94 00%,常规组手术麻醉效果总有效率为75.00%,瑞芬太尼组麻醉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麻醉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术后清醒时间显著低于常规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镇痛评分(VAS)相比,瑞芬太尼组手术镇痛评分(VAS)显著低于常规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瑞芬太尼作为麻醉剂应用于骨科手术中,临床麻醉效果显著,镇痛效果好,术后患者清醒时间较短,减少了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麻醉手术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骨科手术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葛兆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众所周知,女性在妊娠期内的生理状况与非妊娠状态有十分重大的区别.在这种特殊的生理状态下,妊娠期女性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则极易引发各种口腔疾病,不仅仅会影响到妊娠期女性正常的饮食、睡眠,甚至严重的会对胎儿的健康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在妊娠期对孕妇进行适当及时的口腔保健和护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妊娠期女性易产生的诸多口腔问题,同时也能够大程度上避免由口腔疾病而引发的不良妊娠结果.本文从归纳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口腔疾病出发分析了可能对妊娠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和护理方法.
作者:王子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结果: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结论: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佳结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在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0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患者712例,随机平均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心理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患者心理和身体的康复效果.结论: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对照组平均得分2.1分,观察组平均得分4.3分;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以在以后的外伤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晓波;史娟;马昌丽;傅海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浅谈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全部患者康复出院.结论: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股骨骨折也就成为老年期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因为此类疾病的治疗迫使老年人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易发生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为了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使骨折早日愈合除了及时合理的治疗外,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陈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布洛芬混悬液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2012年1月份到2012年5月份收治的服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有2例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症,1例患者出现高热惊厥,1例患者出现重症药疹.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据16%.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布洛芬混悬液在使用上会导致少数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主要涉及了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皮肤以及附件等.医师在平时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布洛芬混悬液的认识和了解,进行安全用药.
作者:冯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诊断标准.方法: 将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COPD)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单一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胸部HRCT、肺功能测定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IPF-COPD临床表现介于两种疾病之间,肺功能检查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表现低氧血症较为明显,胸部HRCT表现兼有两种疾病特点.结论: IPF-COPD由于双重的病理损伤造成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严重影响肺通气及换气功能,因此研究PF-COPD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为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程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宫颈癌早期患者诊断的有效方法以及相应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6月宫颈癌普查2088例,其中脱落细胞异常患者40例,总结相应的诊断方法,并总结相关的预防方法.结果: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并采用相关的治疗措施,可以使早期的宫颈癌患者身体得到较好的恢复.结论:对我国的妇女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对早期的宫颈癌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出现宫颈癌现象的患者,并使早期的宫颈癌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
作者:王燕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常见的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调剂工作常见调剂差错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合理的可行性应对策略.结果: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主要有药剂人员责任心缺乏、药剂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调剂相关制度不健全等.结论:为了防范及减少药房调剂差错,除了要强化药剂人员责任意识之外,还应提高药剂人员专业知识与素养,同时还应健全相关的调剂制度等.
作者:戴沈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单位老年人眼底动脉硬化进展情况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010年~2013年我单位离退休干部参加年度体检为眼底动脉硬化的共538人,年龄≧60岁,以此为总样本分为两组连续观察4年进行分析,第一组为眼底动脉硬化血压平稳在正常范围组,共377人,第二组为眼底动脉硬化血压控制不满意组,共161人.结果:第一组中眼底动脉硬化进展35例,占第一组9.28%,第二组中眼底动脉硬化进展98例,占第二组60.87%.结论:长期保持血压平稳在正常范围可降低眼底动脉硬化进展程度,利于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
作者:高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卫生院的日常行政管理,是卫生院为了实现年初卫生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制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医务人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的完成卫生院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和计划.
作者:陈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1~2012.10期间收治的102位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对照组52例(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检出异位妊娠46例,检出率为92.00%,对照组检出38例,检出率为73.08%,x2=4.392,p<0.05,提示两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更高,有助于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海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结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医务工作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在CT立体定位的情况下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以及术后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CT立体定位的情况下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以及术后配合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别.治疗组基本治愈患者22例,治疗后无病情恶化现象出现;对照组基本治愈患者16例,治疗后1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结论:采用中药配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无显著不良反应,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了较为缓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后调养,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舒建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对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来说,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是一个基础环节,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在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国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也更加体现了优质化,其从服务的理念到服务的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但是,其并非是完美的,还存在可完善的地方.本文针对完善基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进行简要的分析.
作者:谢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的疗效.方法:小儿急性轻型腹泻患者入院后即采用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各2ml臀部肌肉注射,不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同时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结果:所有腹泻患儿均1-3次痊愈.结论: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方法简单易行,花费少,疗效满意,患者家属易于接受.
作者:郑永梅;周卉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工妊娠终止术中钳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近两年来开展钳刮术的育龄期妇女中选取42例,对其情况进行回顾.结果:疼痛控制率达到了80.95%.手术持续时间在12min-22min内,术中出血量多为255mL,少仅125mL.术后出血时间长7.5d,短仅4.5h.无感染和子宫穿孔.结论:钳刮术作为重要的计划生育手术,其普及率非常高,且该手术以安全性高和效果理想的特点,广为大众所接受.
作者:沈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研究了心理援助干预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处突救治任务中护理人员的角色冲突可引发心理问题,提出了对执行处突救治任务的护理人员实施心理干预援助,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作者:李雅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行传统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与观察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每组20例,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粘骨膜完整、疼痛、并发症、偏曲矫正满意例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出现例数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粘膜完整及偏曲矫正满意例数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偏曲矫正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深入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高血压属于终身性的疾病,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开展社区护理对社区防治高血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进展,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运动锻炼干预等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进一步了解疾病,提高用药依从性,从而更为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韦朝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要求在熟练的操作之余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这对洗手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心脏手术使用的器械种类繁多,一次性物品如沙布缝针亦很多,特别是缝针的种类繁多,除了一次性的板针之外,多的时候使用缝针多达80颗之多.由于心脏手术大部分需在体外循环下实施,时间越短对术后越有益,对缝针进行有效的管理,我手术室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盛冬梅;郎颖;刘润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