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目的: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探析孕足月胎儿窘迫的临床诊疗效果,为以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可借鉴的地方.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接受的50例孕足月胎儿窘迫的患儿,对他们实施一个完整、系统的诊疗分析.结果:发生窒息的患儿有7例,占到总数的14%;符合一项胎儿窘迫的诊断的项目有30例,其中发生窒息的患儿有1例,发生率占总数的3.3%;符合两项胎儿窘迫的诊断的项目的有20例,其中发生窒息的患儿有4例,发生率为20%.50例新生儿Apgar评分中,0~3分的有2例,占到总数的4%;4~7分为6例,占总数12%;8~10分为42例,占总数的84%.15例发生在第1产程潜伏期,占总数30%;30例发生于活跃期,占到总数的60%;5例发生在第2产程潜伏期,占到总数的10%.结论:临床发现,当诊断发现符合胎儿的窘迫诊断的项目越多时,新生儿窒息率也就会越来越高,为此,临床医生就应当针对这些胎儿实施整体性的分析,以此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陈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期妊娠引产是指怀孕13~27周之间终止妊娠的方法,是人为终止妊娠的一项措施.此法对受术者心理和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不予采用,但由于某些疾病或某些社会、家庭原因选择引产,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婚先孕、婚外孕及意外妊娠等本身及社会多种原因,仍有部分中期妊娠者需要终止妊娠.引产不但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加重其心理负担.我科通过责任护士掌握引产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患者恐惧担心的问题,在尊重理解患者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的指导和心理护理.
作者:苟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患者,分别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其PVP和PKP治疗.结果:PKP组术后2周及1年病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率均高于PVP组,且1年后两组有效率均无较大差异.结论:PKP与PVP相比,其效果类似但价格更高,而PVP则以低廉易操作为优势,故在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
作者:杨补;陈艳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在临床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优质护理在门诊小儿患者输液中临床应用效果,为以后的门诊小儿患者输液护理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在2013年7月份收治的100例输液治疗的患儿中,按照1∶1的比例将这些患儿划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性的优质服务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特殊性优质护理服务,具体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在患儿合作率上,实验组为96%,对照组为6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上,实验组为98%,对照组为74%(P<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实验组为100%,对照组为80%(P<0.05).结论:门诊输液时,患儿心理情绪不稳定,对他们进行特殊优质护理服务,让患儿感受到家的温暖,患儿会主动配合医院的治疗,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刘普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肥胖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为主的护理举措后的效果,为推广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来本院治疗的肥胖高血压患者并等分成研究A组和对照B组,对研究A组实施一系列肥胖护理措施,对照B组采用一般教育即可,同时将开始护理治疗和2年后结束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体重超标、肥胖及HBP情况比较,对比其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结束治疗时肥胖占总数的比例明显比入院登记治疗时低、血压也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健康宣教为主导的系统护理对肥胖和高血压有一定效果,可以在医院甚至预防保健等相关部门推广宣传.
作者:尹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病人120例,采取随机抽取的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传统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均康复出院,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焦虑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使病人不良情绪给予消除,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王明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产科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感染预防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预防和护理,4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占4%,2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感染,占2%,1例患者出现肠胃感染,占1%,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占1%.结论:对产科患者采取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使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在医院呼吸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在全院展开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优质护理实施前后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分析其调查结果.结果:优质护理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开展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服务是融洽医患关系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提高医院信誉的有效保障,值得重视.
作者:王丽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随着优质护理工作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年轻护士成为临床护理的主力军,为保证优质护理工作质量,探讨对年轻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的带教与培训工作.方法:通过转变观念、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等落实带教培训工作.结果:改变年轻护士对优质护理的错误观念,全面提升年轻护士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结论:在优质护理工作中对年轻护士全方位的培训与带教可以使年轻护士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获得很大的提升,确保优质护理工作不断深化和延伸.
作者:潘萃枝;王玉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儿童颅脑损伤总结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40例儿童颅脑损伤的护理.结果:护理方法得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作者:靳美玲;胡玉兰;赵芳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析我院手足口病临床用药特点,加强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手足口病患者32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特点、药物使用情况和疗效等.结果:治愈251例,占比78.4%;好转53例,占比16.6%;转诊16例,占比5%;静脉药物的使用以热毒宁药物为主,此外联合处方(喜炎平+炎琥宁+头孢类抗生素+维生素)使用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以中成药静脉给药为主,头孢类抗生素使用也较多,应根据患儿临床情况加强合理用药.
作者:许梅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其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数明显均优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随访的Harri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的方法,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郑大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前,在我国医疗机构改革不断深化的浪潮中,社区卫生服务及全科医学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能够有效地改善看病难、看病贵及小病大看的社会问题,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整体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有助于针对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科学化、持续性的医疗服务,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陈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为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小切口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总结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开腹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8.57%,小切口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开腹治疗组治疗胆囊炎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小切口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进行手术成功率较高,且患者所受痛苦较小,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手术对身体各项机能以及内环境影响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邓华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临床上采用不同方式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28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例.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显效率和显效时间.结果:实验组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64.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显效时间为(4.6±1.5)d,对照组显效时间为(7.3±3.2)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纯西医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论述了学生参与高职学院图书馆管理的意义,并提出了高职学院图书馆实施学生参与管理的策略.
作者:李亚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简称肾炎,是发生在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40% 的病人首先发现血尿而求医;90% 的病例出现水肿[1],轻者晨起后见眼睑浮肿,重者水肿延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出现气急和腹胀,部分病人血压升高且有头痛,小便化验几乎都含有蛋白质.现阶段,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式仍是静脉注射和大剂量服用类固醇激素,但是该治疗方式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鉴于肾小球炎产生局部免疫反应的原理,现使用局部肾脂肪囊内给药对肾小球炎进行治疗的方法已受到了逐步的重视[2].为了完善肾小球炎的治疗方式,笔者选取了 2010 年 3 月至 2012 年 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42 例肾小球炎患者,并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宗江;刘彦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ICU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析、识别、评价及处理,持续寻觅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探索风险管理对于ICU护理工作所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估量出其可以有效回避的护理风险,不断改善护理的质量.全科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潜在风险识别的知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相关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辨别风险事故的临场应变能力,从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为患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这样才能通过ICU护理风险事故的分析与防范,树立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并加强风险监控力度,落实好护理仪器的监控以及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进而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雷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头孢噻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治疗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曲松进行相关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选择使用头孢噻肟进行相关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分析、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结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1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治疗显效率和总治疗有效率依次为65.8%和92.1%;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3例,11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治疗显效率和总治疗有效率依次为35.1%和64.9%,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以上数据,发现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头孢噻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好,安全可靠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软肝方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方法为将72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疗程24周;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健脾化湿软肝汤治疗,水煎取汁400ml,日1剂,疗程24周.观察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乏力、腹胀、皮肤瘙痒等;生化指标,包括ALT、AST、GGT、ALP、TBIL、CHO、BS等;影像学检查,包括肝胆B超、CT及胃镜检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以及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2组经12周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0%.结论:健脾化湿软肝方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疗效显著.
作者:钟锐;刘自谦;贾歆;高鹏;李雪巧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