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尘螨过敏患者免疫治疗和护理

李庆

关键词:过敏, 尘螨, 免疫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方法:对114 例免疫治疗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完全依从者100 例,占总数的87.7%;不完全依从者14 例,占总数的12.3%.怀疑治疗效果为不完全依从的主要原因,占29%;对治疗了解不足为次要原因,占21.4%.结论:完善规范护理措施,如:主动与患者沟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开展健康教育等,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积极的影响.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高血压患者420例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缬沙坦,疗程6周.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都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中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改善程度更好.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有效果的有201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5.7%;而对照组中治疗效果有效果的有178例,无效患者32例,有效率为84.8%,低于观察组.结果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显著.

    作者:葛小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点是切除组织多、手术范围大、患者思想负担过重,因此,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列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它是人类危害性大的疾病之一,也是近年来发病率极高的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及各种并发症,给患者的心理上带很大的压力,很容易产生忧虑、恐惧、烦躁、悲观等情绪.而且这些不良的情绪直接影响病情和治疗.通过我们对122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到了以下几方面对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有效的.

    作者:郝晓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

    目的:探讨医院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状况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调查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及一般规律,探索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观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运用问卷调查法,抽取某院在岗临床护理人员120名为调查对象.调查项目有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方法包含描述性统计方法、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整体较高,护士的职业价值观中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声望地位、发展因素、保健因素.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声望地位、发展因素、护龄、科室、职称等,其中护士长的自我效能感一般高.护士职业价值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学历、科室、职称、护龄、职务、月夜班数等,不同科室和不同月收入的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有所不同.而且研究发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声望地位、发展因素和保健因素呈正相关.讨论:临床护士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职业价值观的声望地位和发展因素认同偏高,月平均夜班数多的护士更注重保健因素;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会随着工龄和职务的增加而增强;职业价值观的声望地位、发展因素、护龄、科室月夜班数等是影响护士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

    作者:朱才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进展和个人的工作经验与体会.注意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彰显了管理水平.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受到病人各种形式的好评,护患关系融洽了.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内涵的理解;也能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真正达到了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

    作者:易汉娥;许妮娜;盛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8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临床上采用不同方式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28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例.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显效率和显效时间.结果:实验组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64.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显效时间为(4.6±1.5)d,对照组显效时间为(7.3±3.2)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纯西医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抚触的临床体会

    本文从国内外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新生儿抚触这一医疗新技术在临床中的作用.针对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忽视对新生儿进行抚触的现象,希望能够为当代父母们提供实际有用的建议,为新生儿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医学论证.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指征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是衡量医院的产科质量及对孕妇责任感的重要标志,现就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0月一年半1080例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创伤面积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梁厚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析儿科护理过程中医患关系的优化方式和技巧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隐患,探讨医患关系的方式和技巧,创造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132名儿科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父母对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疑虑.结论:一方面可以针对患儿父母提出的合理建议进行改正,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自我检查,优化护理方式,缓和医患关系.

    作者:徐兴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氧驱雾化吸入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氧驱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3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博利康尼氧驱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异丙托溴胺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大呼气流量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暑26例现场救治体会

    自2010年7月以来,我们现场救治中暑病人26例,均救治成功,无后遗症.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性25名,女性1名;年龄18~23岁,平均21岁.发病前均体健,无急慢性病史,在强化体能训练5公里武装越野赛时发生.训练时天气处于亚高温(室外温度30~34℃)环境下12例,在高温天气训练时13例、因用保鲜膜裹住腹部及双腿进行减肥运动1例.根据有关诊断标准分型[1],轻度21例(81%),中度4例(15%),重度1例(4%).发病后在现场就地救治,病情稳定后送医院治疗.

    作者:费慧敏;陈拥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共39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疾病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老年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短期死亡率提高与以下因素有关联:低蛋白血症、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分数Ⅱ(APACHEⅡ)、酸碱与电解质失衡等;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的独立因素有:恶性疾病以及APACHEⅡ相关疾病.结论:老年症状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出现相关高危因素患者应该进行密切观察,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健康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蜀昆;温林俏;袁开芬;赵国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腰麻布比卡因不同配方的比较

    目的:不同配方术后残余麻药对下肢的影响.方法:选择腰麻下行择期肛肠科手术600例,.年龄20~60岁,ASA1~2级.身高155~175.体重45~85公斤.分成二组:第一组:0.375%布比7.5毫克等比重侧卧位;第二组:0.375%布比7.5毫克重比重侧卧位,GS浓度小于8%,术中麻醉效果1级,生命体征平稳.观察:等比重侧卧位,术后双下肢运动恢复快,平均3~4小时完全恢复,患者舒适.重比重患者下肢恢复情况与体位明显有关.侧卧位方下肢恢复3~6小时不等,结论:在常规的肛肠手术中,等比重术后恢复快,患者舒适,小剂量对生命体征影响小,安全有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肺部弥漫小结节病变的CT诊断

    目的:分析研究CT对2肺部弥漫小结节发生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收取近三年在我院采用CT诊断并确诊为肺部弥漫小结节患者80例.结果: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随机抽取肺部小叶中心分布34例、小结节31例、轴心间质附近以及外部周围的质表明小结节15例.结果:相关检测人员一定要仔细的研究通过CT扫描以后肺部弥漫小结节的特征以及形状,之后在结合试验室检测和表面症状能够精准有效的对肺部弥漫小结节给以判定.

    作者:夏泽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66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占急性胰腺炎病例的10%~15%[1],发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复杂,处理相当棘手.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死亡率约为18%~40%[2].2009-05~2012-06,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6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会涛;邵长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128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128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计128例,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A组:口服甲硝唑;B组:口服替硝唑;C组:甲硝唑栓剂;D组:替硝唑栓剂.疗程都为7d.比较治疗结束后四组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并且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四组的总有效率为:A组93%,B组96%,C组49%,D组50%.结果表明A组、B组同C组、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甲硝唑组与口服替硝唑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栓剂组同替硝唑栓剂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C组、D组较高,A组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患者几乎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替硝唑和甲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甲硝唑栓剂和替硝唑栓剂局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不推荐临床上局部运用甲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进行治疗.

    作者:徐奕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服务在慢性泪囊炎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泪囊炎住院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采取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0例,其中20例为实施整体护理前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定为对照组,另20例为实施整体护理服务后的患者定为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开展整体护理后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8%,对照组85%,干预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泪囊炎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晓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酒精性肝硬化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对酒精性肝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的5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护理回顾和分析.结果:其中38例患者出现腹水和(或)胸水,22例患者出现肝性脑病,10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6例患者出现酒精戒断.其中25例生活不能或不完全能自理.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既有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又有酒精性肝病特点,加大护理难度,需临床护理实践中细心观察病情,耐心的护理和教育,使临床治疗能够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

    作者:韩军军;时淑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刍议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推行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后所开展的手术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未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手术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通过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就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进行总结与评价.结果:观察组显著减少了医患纠纷,病患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室日常护理中完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大大提高护理的实效性,防范护理所引致的医疗事故.

    作者:伍仲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