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付路花

关键词:阿莫西林, 左氧氟沙星, 奥美拉唑
摘要:目的:对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150例于2010年至2012年间于我院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治疗,治疗时间应持续4周,一个疗程持续1周,停药之后4周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治疗组有54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占患者总数的72%,有12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占患者总数的16%,有9例患者经过治疗病情没有任何变化,占患者总数的12%,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36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占患者总数的48%,有15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占患者总数的20%,有24例患者经过治疗病情没有任何变化,占患者总数的32%,总有效率为68%.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被推广应用到临床中.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检测中的应用和诊断

    心律失常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症状,鉴于其伴有症状的偶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动态心电图来及时抓捕和记录信息.本文从临床实践出发对常见的几种心律失常诊断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李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颈椎病康复护理体会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所到脊髓、脊神经根、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受累引起的临床表现[1],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约为10%.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治疗方法繁多,临床治疗颈椎病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但复发率高.因此应加强颈椎病专科护理工作,积极进行健康教育,预防复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我科对颈椎病患者采用科学康复护理,效果良好,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规范管理对高血压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对盘龙区社区3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取规范化管理方式,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相较干预前,高血压患者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均有明显下降,P<0.01;SBP水平下降12.6mmHg,DBP水平下降2.52mmHg;26例基线血压异常者SBP下降16.85mmHg,血压控制率由44.03%(155/352)升至67.04%(236/352),血压判断标准掌握率由干预前24.43%(86/358)升至64.77%(228/352),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采用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居民高血压知识控制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减少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作者:毛志鹏;罗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二根龙蛭汤对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p-CaMKⅡ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根龙蛭汤对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p-CaMKⅡ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区脑组织CaMKⅡ磷酸化的程度,观察对海马区神经元信息传递能力的影响.结果:二根龙蛭汤使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海马组织CaMKⅡ活性增强,与模型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根龙蛭汤对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可能与海马区脑组织CaMKⅡ磷酸化的程度有关.

    作者:逯莉;范小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病人120例,采取随机抽取的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传统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均康复出院,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焦虑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使病人不良情绪给予消除,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王明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层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探索

    目的:分析基层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具体内容,同时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工作,专注于提高孕产妇的系统管理质量,有效的降低孕产妇的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5294例建立母子保健手册的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对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建立档案,每月统一将信息进行反馈,以便及时进行管理和随访.结果:通过对所选的孕妇按照当地省市级手册高危标分准进行分析,出现高危妊娠的几率为55.62%人数2945人(一人多因素).本文对其中11种重要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分析,高危妊娠几率为25.31%人数1340人(一人多因素),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为99.09%,未见有高危孕产妇死亡的现象,围产儿死亡率2010年是11.39‰,2011年是14.56‰,2012年是7.92‰.结论:提高孕产妇对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指导其合理饮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高危因素,早期进行治疗,可有效的降低妊娠期合并症的出现,有效的提升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大限度的保证了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陈国清;张萍;李永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104 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 例阑尾炎患者中,术后诊断:单纯性阑尾炎49 例,化脓性阑尾炎41 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6 例,阑尾周围脓肿8 例.术前超声检查提示阑尾炎96例,未检出8例,符合率92%.结论:超声检查对于急性阑尾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超声检查还具有经济、无创等特点.故而超声检查可作为急性阑尾炎术前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礼宪;岳馨;杨通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

    高血压患者除了入院进行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入院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多种非药物护理方法,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效的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本文就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做出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作者:魏秀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应具有的法律意识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常识[1],而与之相比,护士的法律意识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对护理的要求,护士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法律问题[2].尤其是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患者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工作实践中,很明显地感觉到投诉和付诸于法律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 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法津法规学习,提高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杜绝护理纠纷及差错事故的发生,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临床护士面临的新问题,手术室作为患者进行治疗的特殊场所在护理工作中有几个法律问题应得到足够重视.

    作者:郑颖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经鼻内镜鼻窦手术进行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的治疗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加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了2009年5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慢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患者在钩突前部进行纵形切开,将中鼻道粘膜分离,将钩突切除,开放筛泡进行筛房、眶上筛房的清理,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用油纱条将鼻腔填塞.结果:患者,61例治愈,占63.50%,24例好转,占25.0%,11例患者无效,占11.50%,总体有效率是88.50%.手术之后的并发症,主要是鼻腔黏连和窦口堵塞.结论:内镜下鼻窦鼻腔手术出血量少,创伤小,治疗效果比较让人满意.自从鼻内镜手术开展以来,在对于慢性上颌窦炎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一次性治愈率,而且降低了疾病的复发.鼻内镜手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邹贤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将危及生命.在患者从消化道出血到疾病治愈过程中,临床护理与观察是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陶萍;张桂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标本不合格率季度统计

    目的:为提高实验室分析前质量,需要制定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并定期监测这些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方法:通过每季度统计标本不合格率,监测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2012年第一、二、三季度标本不合格率呈递减趋势,所占比例同样呈递减趋势.结论:通过贯彻落实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标本不合格率,从而提高了分析前质量.

    作者:李娜;高文波;周玉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黄疸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了新生儿黄疸的肝功能检查结果情况.方法:选择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黄疸病历,以生理组和病理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病理组总胆红素为301.04±24.11μmol/L,而生理组的总胆红素为190.25±23.11μmol/L,病理组的情况比生理组的情况之间存在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理组的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较高,检测新生儿黄疸的肝功能指标,对于及时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秀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病理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无米索前列醇在病理妊娠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病理妊娠患者6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无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对照组采用利凡诺进行引产,观察两组的宫缩发动时间、产后的出血量、引产成功率、软产道损伤以及总产程.结论:观察组的宫缩发动时间和总产程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之后的引产成功率上,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软产道损伤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病理妊娠当中,运用米非司酮配无米索前列醇的疗效显著,安全方便,价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红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分析体检中心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体检中心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6例在体检中心发生突发事件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11例患者为晕针,10例患者为低血糖,4例患者为心动过速,6例患者为晕血,9例患者为高血压急症,1例患者为跌倒,5例患者为针刺伤,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均未出现生命危险及医疗纠纷.结论:体检护理要加强对老年受检者、伴有基础病及特异体制等受检患者的重视,并给予其系统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宋于文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住院的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给予保守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中除2例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经手术治愈外,余36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1.5 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大部分经保守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治疗应首选.

    作者:向黎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升降出入理论与消化系统疾病

    升降出入理论认为升降运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脏腑为人体升降运动的核心,升降失调系百病之渊薮,细审升降是辨证的准绳,燮理升降乃治疗的纲要.从升降出入运动机理的角度来认识脾胃疾病,有利于洞悉其病因病机,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宋越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6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的2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中,18例采用MTX静脉给药结合清宫术保守治疗,5例患者采用动脉栓塞联合局部MTX治疗,2例采用剖腹切口瘢痕妊娠切除术,均治疗成功,疗效满意.结论: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可通过超声诊断等方法作出早期诊断,确诊后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式用于剖宫产手术临床效果,分析佳麻醉剂量,为临床上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100例剖宫产产妇手术时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式,50例产妇采用0.625%罗哌卡因1.4ml硬膜外麻醉,设为研究组;50例产妇采用0.625%罗哌卡因2.0ml进行硬膜外麻醉,设为对照组.分别从感觉阻滞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产妇的生命体征的基本指标变化情况和出现低血压与心动过缓的具体情况等方面评价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分析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式在临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差异以及佳麻醉剂量.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前、用药后30min以及术后,产妇在MAP、HR、SpO2以及RR几个方面,两组剖宫产产妇均能保持较稳定的状态,浮动较小,对照组产妇在MAP、HR两项指标上,相对出现更大程度的浮动,较之研究组受药物的影响更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对引发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进行具体比较,研究组组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的硬外膜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两组麻醉效果相当,1.4ml,0.625%左罗哌卡因起效迅速,并不比1.4ml,0.625%左罗哌卡因起效慢.但研究组稍低剂量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破宫产产妇术后的运动恢复较快,身体的各项指标浮动变化较小,不良反应稍,安全性更高,对将来婴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治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症护理中的预见性护理模式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降低和控制我院ICU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率,本文就ICU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症护理中的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0例实施气管插管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120)和对照组(n=120),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行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诊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83%,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ICU患者气管插管临床护理期间所取得的效果十分理想,有效提高了患者康复率,值得推广.

    作者:胡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