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玲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其发生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患者由于暴饮暴食,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疼痛,受凉,过度劳累等诱因刺激,突然发生冠脉的某一支或数支阻塞,使心肌持续缺血而坏死,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疼痛,血压下降,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胃肠道症状,若不及早发现及处理,会导致病人死亡.通过用精细的专科护理技术服务于患者;严格监控,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抢救治疗是成功的关键,护理是唯一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个环节.重视各种指征分析,密切、耐心、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和心理护理.
作者:祖热古丽·吾麦尔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患者行术前后准备与术后专业护理后,用电子结肠内镜行大肠息肉摘除效果比较分析.方法:将我科240例大肠息肉患者在行肠镜下摘除术前随机分组,并采取术前后心理关顾,肠道准备,饮食指导等一系列专业护理与一般护理的比较.结果:专业组经运用专业术前准备及术后精心护理,心理状态良好达98.3%,成功完成息肉电切除术,无严重性并发症,成功率及满意度达100%.对照常规组心理状态良好达66.7%,并发症5%,满意度达47.5%.结论: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大肠息肉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内外微创手术,做良好的术前后专业准备,术后精心护理,保障微创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病人满意度.
作者:胡灵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考察大隐静脉曲的术前术后佳护理策略,并为今后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治疗的23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实施精心、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细致的护理,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5-10d后均痊愈出院,术后无静脉曲张复发和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无其他并发症状,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在积极治疗的前提下,给与全方位护理,从而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改善.方法:将160例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80例,治疗组80例,口服莫沙必利5mg/次,每日3次,加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片/次,每日3次,餐前30分钟服用,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腹胀、食欲不振、喛气、恶心、腹痛、腹泻、便秘等常见的临床症状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观察到严重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莫沙必利
作者:梁冬生;苏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封闭负性引流(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腿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我院2010年2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60例的开放性小腿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常规急诊清创后外固定支架治疗为对照组,30例行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为治疗组,后期未愈合创面均行清创植皮术,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一次植皮后创面愈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引流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一次植皮后创面愈合率高,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华贤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需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19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硬外膜麻醉,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诱导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局麻药用量及黄麻碱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分级中,Ⅰ级和Ⅱ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手术高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分级中的Ⅰ级和Ⅱ级率,减少高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疼痛及不适感,局麻药用量与黄麻碱用量少,诱导时间较短,是一种安全、平稳、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傅佳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院自2012~2013年共行小儿眼科手术58例,在手术护理配合中,我们除了按常规小儿全麻护理外,还根据不同的眼科手术及不同麻醉方法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无1例患儿发生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冯红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短冠牙的修复治疗中,高频电刀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07年01月~2013年0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短冠牙修复治疗的患者54例(78颗患牙),对他们采用高频电刀进行修复治疗,并对其临床修复和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分析显示,经过6个月~5年的修复后随访,54例患者(78颗患牙)中,有52例患者的修复体的固位良好、边缘密合、咀嚼功能良好,没有出现松动、脱落、牙龈红肿等问题,有效率达到了96.29%.有1例患者在1年后其烤瓷冠引发牙龈炎,在重新进行制作、戴用后症状消失;有1例患者产生创伤牙合性疼痛,在重新进行制作、调整后已经痊愈.结论:在短冠牙的临床修复治疗过程中,采用高频电刀进行治疗,其固位性好、有效率高,不良反应低,因此,是一种理想、安全的短冠牙修复方法.
作者:刘云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肥胖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为主的护理举措后的效果,为推广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来本院治疗的肥胖高血压患者并等分成研究A组和对照B组,对研究A组实施一系列肥胖护理措施,对照B组采用一般教育即可,同时将开始护理治疗和2年后结束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体重超标、肥胖及HBP情况比较,对比其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结束治疗时肥胖占总数的比例明显比入院登记治疗时低、血压也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健康宣教为主导的系统护理对肥胖和高血压有一定效果,可以在医院甚至预防保健等相关部门推广宣传.
作者:尹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体针加以电针配合治疗,每次20min、2次/日、五天一疗程,再同时予胃管内注入清胰汤100ml后闭管1h、3次/天,胃管内注入后1h予清胰汤100ml灌肠治疗、3次/天.结果:治疗组观察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T检验:P<0.05.结论:清胰汤及针灸均能加强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各项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辉;兑丹华;蔡治方;雷文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药物流产是女性受孕后常选用的一种流产方法,简便、有效、无创伤,避免了进宫腔操作可能造成的并发症,痛苦小,效果可靠,成功率达93%.但笔者发现流产后15天,患有卵巢囊肿,占5.52%,应用宫瘤清片配合金刚藤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卵巢囊肿,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凤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简称肾炎,是发生在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40% 的病人首先发现血尿而求医;90% 的病例出现水肿[1],轻者晨起后见眼睑浮肿,重者水肿延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出现气急和腹胀,部分病人血压升高且有头痛,小便化验几乎都含有蛋白质.现阶段,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式仍是静脉注射和大剂量服用类固醇激素,但是该治疗方式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鉴于肾小球炎产生局部免疫反应的原理,现使用局部肾脂肪囊内给药对肾小球炎进行治疗的方法已受到了逐步的重视[2].为了完善肾小球炎的治疗方式,笔者选取了 2010 年 3 月至 2012 年 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42 例肾小球炎患者,并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宗江;刘彦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内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中药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患者痊愈,4例患者治疗显效,20例患者治疗有效,25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2患者痊愈,7例患者治疗显效,32例患者治疗有效,9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作者:王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风险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各项管理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7.67%和79.06%,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以及消毒隔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旭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急诊护士的自身原因和护患关系方面分析急诊护士的压力来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姚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是鼻外科学崛起的一项新技术,为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迈出了新的一步.鼻内镜手术是鼻部的微创手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可使鼻窦炎、鼻息肉的一次性治愈率达90%以上.主要用于经药物保守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的鼻窦炎、鼻息肉等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此外还可用于治疗顽固性鼻出血、鼻中隔偏曲矫正等.
作者:杨艳丽;万方丽;覃登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一例姐妹俩的病例讨论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病因以及不同的临床表现.
作者:刘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针对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结合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所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于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在心里以及身体方面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身体、心里以及舒适度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很好的提高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韩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与常规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就诊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采用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吸入异氟醚为主的常规静吸复合麻醉(每分钟泵入剂量为0.2μg/kg)进行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及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的苏醒时间(4.7±2.1)min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11.0±1.7)min.结论:应用瑞芬太尼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明显,麻醉后苏醒时间缩短,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肖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食道癌根治术后的临床观察以及护理要点.方法:对40位食道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结果:40位患者术后病情明显减轻,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照顾,32例患者已经痊愈出院,而且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食道癌患者手术后,比较容易产生咳嗽症状,此时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精心的照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帮助患者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病魔,争取早日康复.
作者:蒋成丽;金菊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