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养阴法治疗Ⅱ型糖尿病12例

邓志强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 益气养阴法, 中医药治疗
摘要: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消渴病范畴.笔者自1993年以来,运用益气养阴法,以自拟方治疗本病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祛石汤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观察

    以软坚祛瘀通淋消石法组成祛石汤治疗尿路结石50例,并设排石冲剂对照组25例.结果,祛石汤对尿路结石的总有效率为84%,排石冲剂为56%,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疗效对比分析表明,祛石汤对直径在0.5~1cm的结石疗效优于排石冲剂,直径在1cm以上的结石无明显疗效.虽然祛石汤对肾结石疗效优于排石冲剂,但仍限于输尿管结石.

    作者:王亿平;曹恩泽;吕勇;刘家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胃优康颗粒剂中人参皂甙Rg1含量

    胃优康颗粒剂由人参、延胡索等十余味药组成,具有补气、止痛作用.方中人参为君药,为其活性成分之一.为此,本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人参皂甙Rg1含量,方法可靠,重现性良好,为控制本品及其它含人参制剂的内在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徐晶;赫敏;曹爱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临床观察

    我院于1999年应用参麦注射液和酚妥拉明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心衰),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均为住院患者,依据1977年全国第2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确诊为肺心病并心衰.其中男35例,女43例;年龄38~82岁;病程6~24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原发病及病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吴海涛;孟庆杰;樊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胃舒胶囊中盐酸小蘖硷的含量

    以薄层扫描法测定胃舒胶囊中盐酸小蘖硷的含量.经采用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净化,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回收率为98.2%、RSD为1.8%,为胃舒胶囊质量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作者:林秀玉;安丽君;郎英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浅谈《金匮要略》中妇人三篇与妇科临床的关系

    《金匮要略·妇人三篇》是我国早妇科专著.其内容包括了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等诸多病症.其理、法、方、药悉备,内治外治俱全.设方30余首,丸、散、膏、丹俱在.其中狼牙汤沥阴中,蛇床子散纳阴中,开创了妇科外洗药的先河,从此使中医妇科产生了很大的飞跃.迄今为止1700年过去了,这部医学著作仍然与今日的妇产科实践紧密相连.临床中每遇问题时,展开医家的书卷,都会找到相应解决问题的答案.

    作者:孟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世纪加强中医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

    人类正处在从工业化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重要时期,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由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改变现有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而且,需要改变现有的管理手段和决策方法.高等院校是知识生产、使用和扩散的主体,对于在这个主体中直接担负着组织、指导、协调和决策重任的科研管理部门来说,更需要转变观念,调整对策,更新管理手段和决策方法.故笔者针对中医院校科研部门如何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略叙管见,仅供参考.

    作者:张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仝士颖治疗癌症骨转移经验

    癌症骨转移,系恶性肿瘤晚期的表现.正气大亏、癌毒肆虐、气血壅滞是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治疗上当扶正祛邪.以补益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补骨脂与五加皮配伍是治疗癌症骨转移的佳药对,善用虫蚁药解毒攻癌,故而疗效显著.

    作者:郝现军;王冠民;赵红涛;孙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味治杂症验案四则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法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组成,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作用;四逆散源于《伤寒论》,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组成,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作用.两方相伍,共奏理气解郁化痰、疏泄肝胆和胃之功.

    作者:李广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胆心宁汤治疗胆心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观察胆心宁汤对胆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33例观察临床疗效,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75.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胆心宁汤对胆心综合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祁宏;许定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论述了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其主要有自体骨膜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钻孔术、组织工程学、中医药对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及应用,其中尤以组织工程学修复关节软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秀华;田万斌;刘元禄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凉血解毒方对小鼠巨噬细胞生成NO的影响

    以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NO2--量间接反映巨噬细胞的NO生成量.结果,中药冲剂低浓度(0.1mg/ml、0.05mg/ml及0.025mg/ml)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2-有抑制作用.结论,调节巨噬细胞释放NO可能是凉血解毒方保肝的途径之一.

    作者:杨智军;周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及实验观察

    应用中药煎剂消疣灵及激光综合治疗尖锐湿疣,消疣灵方剂由大青叶、板蓝根、黄芪、甘草、苦参、薏苡仁、生牡蛎、白花蛇舌草等组成,通过临床及实验室观察显示消疣灵对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防止单纯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后的疣体复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陶真;韩福生;卓煜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脑血栓后遗症168例临床观察

    脑血栓,多由血管腔狭窄形成,血液成分的改变以及血流缓慢所致.常有动脉硬化及糖尿病史.属中医学中风范畴.笔者自1990-1998年以针灸治疗168例脑血栓形成,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8例,男101例,女67例;年龄小40岁,大86岁;病程8天~4年.

    作者:谢振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手法和内服中药辨治梨状肌损伤128例

    梨状肌损伤是以腰臀部及下肢疼痛为主的病症,由于急慢性损伤使梨状肌发生充血、水肿、痉挛及粘连,而产生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在临床上常将梨状肌损伤误诊为坐骨神经痛或其它病症.笔者自1995-1998年,收治128例梨状肌损伤患者,用手法和内服中药治疗,取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郭永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平肝潜阳熄风清热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探析

    在分析急性出血性中风病机特点的基础上,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回顾了近10年来以平肝潜阳、熄风清热为主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研究现状.

    作者:朱兆洪;丁柱;刘茂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国葎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中国葎草属植物包括两种、一变种[1],为葎草、忽布及其变种华忽布.葎草来源于被子植物桑科葎草属,为桑科植物Humulus scandens(Lour.)Merr.的全草.葎草始载于《唐本草》[2],具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用于肺结核潮热、胃肠炎、痢疾、淋症、痔疮等证.忽布H.lupulus L.来源于欧洲,未成熟果穗具健胃消食、安神利尿、抗结核等功效,用于消化不良、浮肿、小便淋痛、失眠、痨病等症.华忽布H.lupulus.var.cordifolia(Miq)Maxim的花具健胃消食、利尿抗痨等功效,用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失眠、痨病等症.[3]

    作者:尹海波;王颖;郑太坤;王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五子汤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观察

    将155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相同的抗生素基础治疗条件下,治疗组加用五子汤,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而疗程也明显缩短(P<0.01).

    作者:赵宇;高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大白鼠实验性高血糖躯体神经病变观察

    以1.5%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水溶液1ml/200g体重剂量尾静脉注射,致大白鼠高血糖,取血糖达11.11mmol/L以上者观察8周后取坐骨神经病理制片观察,结果有末梢神经炎者达65.85%.血糖轻度增高者(11.11~16.66mmol/L)发病率达50.00%,中度增高者(16.67~22.21mmol/L)发病率为68.75%.血糖高度增高者(22.22mmol/L~以上)发病率为76.92%,躯体神经发病程度与血糖浓度成正比关系.其病因可能是由于血糖增高导致代射障碍,血管壁脂质沉积,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水肿、增生、肿大,进一步导致微循环障碍所致.

    作者:刘文艳;李淑玲;赵金茹;张永志;王玉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的症候群,具有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等共同特征.现代医学认为是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对长期大量蛋白尿进行自身调节的结果.中医学把它归属于水肿范畴.目前,西医治疗上仍主张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或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物等.笔者自1990年1月至1999年8月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方勇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37例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术后自发腰腿痛的经验,对采用骨盆牵引、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及骶管封闭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发腰腿痛37例分析,结果,除1例推管内肿瘤术前误诊外,余36例,有效率88.9%.

    作者:韩元龙;黄兰菊;张维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