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薄层扫描法测定胃舒胶囊中盐酸小蘖硷的含量

林秀玉;安丽君;郎英芹

关键词:薄层扫描, 盐酸小蘖硷, 含量测定
摘要:以薄层扫描法测定胃舒胶囊中盐酸小蘖硷的含量.经采用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净化,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回收率为98.2%、RSD为1.8%,为胃舒胶囊质量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金匮要略》中妇人三篇与妇科临床的关系

    《金匮要略·妇人三篇》是我国早妇科专著.其内容包括了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等诸多病症.其理、法、方、药悉备,内治外治俱全.设方30余首,丸、散、膏、丹俱在.其中狼牙汤沥阴中,蛇床子散纳阴中,开创了妇科外洗药的先河,从此使中医妇科产生了很大的飞跃.迄今为止1700年过去了,这部医学著作仍然与今日的妇产科实践紧密相连.临床中每遇问题时,展开医家的书卷,都会找到相应解决问题的答案.

    作者:孟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及实验观察

    应用中药煎剂消疣灵及激光综合治疗尖锐湿疣,消疣灵方剂由大青叶、板蓝根、黄芪、甘草、苦参、薏苡仁、生牡蛎、白花蛇舌草等组成,通过临床及实验室观察显示消疣灵对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防止单纯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后的疣体复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陶真;韩福生;卓煜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胃舒胶囊中盐酸小蘖硷的含量

    以薄层扫描法测定胃舒胶囊中盐酸小蘖硷的含量.经采用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净化,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回收率为98.2%、RSD为1.8%,为胃舒胶囊质量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作者:林秀玉;安丽君;郎英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祛石汤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观察

    以软坚祛瘀通淋消石法组成祛石汤治疗尿路结石50例,并设排石冲剂对照组25例.结果,祛石汤对尿路结石的总有效率为84%,排石冲剂为56%,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疗效对比分析表明,祛石汤对直径在0.5~1cm的结石疗效优于排石冲剂,直径在1cm以上的结石无明显疗效.虽然祛石汤对肾结石疗效优于排石冲剂,但仍限于输尿管结石.

    作者:王亿平;曹恩泽;吕勇;刘家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风患者的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是护士对即将出院患者所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意义的出院指导,可以减少及预防其疾病的反复发作,将疾病的发作率降到低限度.中风患者病情刚刚好转,素体虚弱,外邪易乘虚而入,本着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的原则,先以预防为主,使患者的复发率降到低.根据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将中风患者的出院指导内容总结如下.

    作者:高敬佩;李莉;梁秀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几组处方名易混中药材的来源功用辨析

    一些中药材由于名称相近,在处方中使用时常易混淆,然而它们的原植物来源和临床功用却往往不尽相同,现列举几组以利医药工作者区别使用.

    作者:袁汀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平肝潜阳熄风清热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探析

    在分析急性出血性中风病机特点的基础上,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回顾了近10年来以平肝潜阳、熄风清热为主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研究现状.

    作者:朱兆洪;丁柱;刘茂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的症候群,具有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等共同特征.现代医学认为是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对长期大量蛋白尿进行自身调节的结果.中医学把它归属于水肿范畴.目前,西医治疗上仍主张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或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物等.笔者自1990年1月至1999年8月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方勇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大白鼠实验性高血糖躯体神经病变观察

    以1.5%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水溶液1ml/200g体重剂量尾静脉注射,致大白鼠高血糖,取血糖达11.11mmol/L以上者观察8周后取坐骨神经病理制片观察,结果有末梢神经炎者达65.85%.血糖轻度增高者(11.11~16.66mmol/L)发病率达50.00%,中度增高者(16.67~22.21mmol/L)发病率为68.75%.血糖高度增高者(22.22mmol/L~以上)发病率为76.92%,躯体神经发病程度与血糖浓度成正比关系.其病因可能是由于血糖增高导致代射障碍,血管壁脂质沉积,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水肿、增生、肿大,进一步导致微循环障碍所致.

    作者:刘文艳;李淑玲;赵金茹;张永志;王玉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五联针穴位注射加补阳求偶散治疗阳萎196例

    目的:观察自拟五联针加自拟补阳求偶散治疗功能性阳萎的疗效.方法:196例患者以五联针曲骨穴注射治疗,同时口服补阳求偶散,适当配合心理疗法.结果:经1~2疗程治疗观察,近期治愈率达60.71%,总有效率达96.94%,疗效稍高于以往理疗加补阳求偶散治疗的56%和96%.结论:本疗法克服了理疗需不间断的每日进行之缺点,具有简便、经济、易于掌握、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徐生荣;王涛;徐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胃优康颗粒剂中人参皂甙Rg1含量

    胃优康颗粒剂由人参、延胡索等十余味药组成,具有补气、止痛作用.方中人参为君药,为其活性成分之一.为此,本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人参皂甙Rg1含量,方法可靠,重现性良好,为控制本品及其它含人参制剂的内在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徐晶;赫敏;曹爱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三棱莪术话肝病

    慢性肝病特别是发展到肝硬化阶段,常见面色晦滞、神疲纳少、脘胁刺痛等正气亏虚伴气滞血瘀的虚实夹杂证候.气滞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但此时常伴凝血功能减退或门脉高压.因此,在对活血化瘀药的选择上往往投鼠忌器,担心因使用不当而导致出血,若用一些轻描淡写之品又难以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金生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论先天禀赋性体质与神经症

    先天禀赋性体质对情志因素之易感易伤性,及神经症易发之倾向性,在情志因素影响下,促成神经症发病.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焦虑症、癔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怖症、强迫症等.这些不同之神经症,系由不同之禀赋性体质及该神经症易发之倾向性,在情志因素影响下而形成.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经络理论基础初探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本病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方法:分析、总结中医经络理论中经络的循行、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的理论与脑(头)、心(胸)的关系.结果;为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结论: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是有理论依据的.

    作者:沈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升白汤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以中药升白汤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52例,用药后有47例恢复正常,有效率为90.5%;对照组50例用药后有27例恢复正常,有效率为54.0%.血象恢复时间,治疗组为7.5天,对照组为(18.3±1.7)天,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方对白细胞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并能缩短血象恢复时间,该方并有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作用.

    作者:何健飞;侯琼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味治杂症验案四则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法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组成,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作用;四逆散源于《伤寒论》,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组成,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作用.两方相伍,共奏理气解郁化痰、疏泄肝胆和胃之功.

    作者:李广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论述了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其主要有自体骨膜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钻孔术、组织工程学、中医药对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及应用,其中尤以组织工程学修复关节软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秀华;田万斌;刘元禄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确保病案质量促进医疗保险事业

    医疗保险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不论是社会医疗保险还是商业医疗保险,都需要科学地确定赔偿金额,而对保险部门来说,赔付医疗费的依据就是病案.以下就几年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作一粗浅的总结.

    作者:卢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临床观察

    我院于1999年应用参麦注射液和酚妥拉明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心衰),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均为住院患者,依据1977年全国第2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确诊为肺心病并心衰.其中男35例,女43例;年龄38~82岁;病程6~24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原发病及病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吴海涛;孟庆杰;樊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37例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术后自发腰腿痛的经验,对采用骨盆牵引、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及骶管封闭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发腰腿痛37例分析,结果,除1例推管内肿瘤术前误诊外,余36例,有效率88.9%.

    作者:韩元龙;黄兰菊;张维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