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中药不良反应及对策

王庆喜

关键词:中药, 不良反反应, 应对措施
摘要:在我国中药的发现、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药物的来源丰富,中药在民间广泛流传,其组成的方剂是临床的传统剂型,能体现中医的辩证施治,可随证加减,具有服用方便、易吸收、副作用小等优点.毒性是早总结出的中药药性内容之一,主要用以概括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正确认识中药毒性,对指导临床有效治疗,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浅析心理护理在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分娩的200例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所有分娩孕妇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孕妇分娩期常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而这些心理反应可能影响分娩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产妇的恐惧心理,顺利完成分娩,助产人员应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使产妇增加分娩的信心.逐步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顺利完成分娩.

    作者:高建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PUS-2018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的作使用体会

    PUS-2018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利用光电比色法,配合体外诊断生化试剂进行检验的仪器,仪器工作时先检测标准液及待测样本液的吸光度,然后经过分析计算,测定出样本中待测物质的含量状态.本仪器由恒温吸收池装置、光电检测系统、微电脑控制系统以及打印机组成.主要应用于血液标本的生化检测.仪器采用中文操作系统,开机时可自行检测系统有无故障,并在液晶显示屏上提示用户,进行及时处理.每次检测结果可自动保存,多能储存200个检测结果.

    作者:蔡伟;郭继英;李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护患纠纷中的作用

    随着广大患者和家属的健康观念、经济意识、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和期望值就越来越高,护患纠纷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是有效缓解护患纠纷的根本保证.

    作者:万由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农村高血压社区管理现状与对策

    高血压病(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的疾病.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

    作者:孙德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凝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血凝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治疗的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相关检验指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疾病,患者使用的药物以及血凝样本本身.结论:在分析患者血凝试验结果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病情治疗进展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方跃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成功救治罕见的孕6月阔韧带妊娠一例的护理

    阔韧带妊娠又称腹膜外妊娠,妊娠物在两层阔韧带之间生长发育,胚囊与盆腔脏器的关系,外侧为骨盆壁,内侧为子宫,底部是肛提肌,上面是输卵管.阔韧带内妊娠极为少见,各家估计的发生率也不一.据文献报道,1983年以来仅有两例报道,而且妊娠6月的病例仅有我科目前收治的一例,其他两例报道的病例均为早期妊娠患者,更加说明了我科收治的这一病例更加具有难度和复杂性,我科对这一病例成功进行了救治,使患者痊愈出院,也说明我科在诊治罕见的异位妊娠方面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作者:张晓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与分析60例慢性盆腔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旨在总结出较为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经治疗后达显效人数较西药组多,多36.6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组经治疗后达显效的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达总有效人数较西药组多,多3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组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更易被广大医疗单位与患者所认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改革与实践.

    作者:杜凤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绍兴市乡镇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初探

    随着生育次数降低,探讨避孕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在提供合适的计生技术服务、促进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上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方法:通过对300名育龄妇女开展避孕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调查,初步探讨了年龄、生育子女数、职业、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等因素对育龄妇女选择避孕方式的影响,还研究了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识来源、避孕方式变更原因和避孕失败的原因,就相关职能部门提供避孕节育指导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金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病人心理护理分析

    脑卒中是一类发生急骤、致死致残率高的急性脑血管病,在卒中突然发生后,患者处于急性心理应激状态,因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均与生物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必须了解和理解卒中病人的心理特点,以促进良好预后.

    作者:朱宗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2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两大部分.结果:全部患者经过多种方式护理后得以治愈,没有出现不良症状.结论: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前后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小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房肿物门诊术后的健康教育

    乳房肿物是各种乳房病变常见的体征,多见于25-40岁之间妇女.年过30-35岁的妇女应该定期(3-6个月检查自我的乳房,发现可疑的肿块就需立即去医院就诊.门诊医生根据患者年龄,乳房病变的肿块部位、数目、大小、硬度、有无淋巴结肿大等,作出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病情等情况,对于可以进行门诊手术治疗者,可以选择进行门诊手术解决.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错原因及对策研究

    目的:门诊药房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医院为患者服务的重要平台,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关系着医院的形象和利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更加重视,也必然对医院的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门诊药房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门诊药房应从收据处方、检查处方,到调配药品,核对药剂,发放并交待和答复患者的询问等方面提升服务质量,整个服务过程都需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特别应当注重排查并杜绝因药品调剂差错而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作者:张梅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

    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强调的是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应重视过程的持续改进,因为质量是靠过程控制维持的,持续改进的基本活动包括:测量分析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解决方法,实施解决办法,测量实施结果.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一诊断.妥善保管和正确处理手术切除的标本,可以为病理诊断提供材料,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故手术标本管理是手术室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若标本管理不当,会给临床诊断及病人带来严重损失,我科从2005年起,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室病理标本进行管理,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谈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疫荧光法在微生物学快速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疫荧光法在微生物学快速检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疫荧光法快速检验的500例病患,年龄在25岁至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对这些患者均采用疫荧光法进行检验.结果:疫荧光法是对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和真菌等进行快速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细菌学、微生物学的检验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生物素&亲和素的疫荧光技术、荧光A蛋白免疫技术、荧光菌球术等的检验,实现了对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而准确的检验.

    作者:乔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评估骨科护理风险中评判性思维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风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0名创伤骨科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名,包括主管护师8名,护师11名,护士7名,助理护士4名(本科14名,大专10名,中专6名).对实验组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训,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思维培训,培训6周后陆续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接收的130名骨科患者分别进行护理,通过一系列评估内容,例护士与家属、患者的沟通能力与服务态度及患者的主动配合度等,评估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护士更能有效规避一些骨科护理中的风险,且患者及家属的主动配合度增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结论: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风险中具有积极有效的临床价值.

    作者:焦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患者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加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以及再出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安全高效,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正常分娩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正常分娩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0例住院计划分娩的孕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各30例,按心理综合护理法实施,观察孕产妇正常分娩的效果.结果:与未接受心理综合护理的产妇相比,接受心理护理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缩短初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并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新女;宁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5例患者,行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54例,行胺碘酮药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房内径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一年半,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6个月、12个月、18个月)心律维持情况,总结患者治疗后的长期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房内径与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均发生了变化,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一年后心律维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于观察组,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左心房内径的扩大趋势,对于维持患者窦性心律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肖云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高职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到了包括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作为专门培养医学人才的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具备一定的计算应用能力的医学人才,是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分析研究了高职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思路,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作者:梁爱萍;吴宏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不良事件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的落实在预防跌倒坠床自伤方面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干预措施的实施在预防跌倒坠床自伤方面的效果分析,并对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我院于2009年01月~2011年01月住院患者因发生坠床或跌倒事件上报病例数和2011年05月~2013年05月我院对住院患者采取干预措施之后跌倒坠床自伤病例数,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结果:2011年05月~2013年05月我院对住院患者采取干预措施之后跌倒坠床自伤病例数显著下降,运用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据数据统计跌倒坠床自伤相关因素中其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医护人员防范意识淡薄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并实施在预防跌倒坠床自伤方面的效果明显,更能确保住院患者的人身安全.

    作者:谭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