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八珍汤治疗心悸80例

刘德芬

关键词:心悸, 加味八珍汤
摘要:笔者以自拟加味八珍汤治疗心悸80例,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开办针灸专业日语班的探索与实践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的合作与交流,1984年,辽宁中医学院在国内率先开办了针灸专业日语班.至今,已毕业184人,在读本科生166人,毕业生遍布于省内外及日本的教学、医疗、科研单位,深受用人单位及日本同行的好评.经过15年的实践,在培养外向型人才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外语班的教学质量,拓宽外语班教学思路,现将在开办针灸专业日语班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经验以及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裴景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张锡纯热病善后调理诸法探析

    张锡纯一生善治伤寒、温病与各类急证,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尤精于热病的善后调理,究其辨证立法的本质内涵而言,仍不离辨证施治的主旨.所论调理措施主要有药物调理、饮食调理、精神调理3个方面.

    作者:汪自源;徐良生;陈松;徐重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郁证望诊心得

    中医内科所指郁证类疾病,主要是因神情拂郁导致气机郁滞为主要病机的郁证.多与心神情志有关,涉及心、脾、肝、胆等脏腑.患者多有情志不舒的病史或个性心理特征,病情常随着情绪的改变而进退.部分患者可合并器质性病变,其特点是临床症状与病情程度不相符.由于本病查体常无形质异常,且患者又多不愿主动展现其心理特征,这给准确地辨证带来一定困难.笔者先师萧珙教授,毕生致力于四诊研究,多有建树.在内科杂证诊治中,独创郁证的望诊法,望眼皮颤动.笔者随师侍诊多年,对此望诊法颇有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鲁扬;李光华;赵玉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医辅修班内科临床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中医内科辅修临床课是指以中医药专业为主,而非中医内科为主修课的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在完成本专业主修课的学习,成绩合格,并有能力和精力从事辅修课学习而开设的课程.在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辅修课的对象主要是中药、针灸、推拿、骨伤专业的在校学生.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到中医临床的桥梁,是中医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临床学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学好了中医内科学,既扩大了就业面,又促进了本专业的提高,因此,中医内科辅修课从一开始就很受学生的重视.

    作者:李琦;尹亚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不同中医证类的疗效.将冠心病心绞痛按诊断标准分为心气虚损证等中医6型.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法,观察各组的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各种证类的总有效率,心绞痛和心电图分别为:心气虚损证70.83%及41.76%;心阴不足证78.38%及59.49%;心阳不振证64.70%及35.29%;痰浊闭塞证86.36%及63.64%;心血瘀阻证92.86%及69.05%;寒凝气滞证66.67%及38.89%.各组之间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属于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之疗效有显著差别,其原因可能是冠心病心绞痛在不同中医证类之间有轻重之分.

    作者:谢春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药有效成份和抗原性成份在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中的非线性关系

    目前,关于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多有报道,但研究多侧重于将中药作为一种治疗药物,观察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而关于中药抗原性对实验的影响鲜有提及.为此,从理论免疫学角度探讨了中药的抗原性在免疫实验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并提出,在观察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过程中,其抗原性所造成的影响应当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方案.

    作者:李建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信息时代中医院校的情报教育

    21世纪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社会活动的信息化和信息活动的社会化使中医药信息用户的情报教育需求明显增强.与10年前相比,文献检索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无论是医药信息人员,还是医药科技人员,都面临更高层次的情报教育需求.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内经》对人各年龄段的认识

    <内经>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观察和归纳出人生各年龄段的一些约数,对认识整个生命过程,各年龄段的脏腑气血变化,养生防病,辨证用药等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试分析如下.

    作者:徐成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初探与体会

    21世纪是生物研究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适应下世纪科学发展的需要,医学生必须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此,本院对1999年硕士研究生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初步尝试,现谈谈教学体会.

    作者:赵金茹;林庶茹;夏淑杰;才丽平;李秋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略论《内经》的形神兼养理论及意义

    形神兼养理论是中医养生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经>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试从辨证的形神一体观和具体的形神兼养大法两个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全面的探讨和总结,使之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并阐述了它的现实意义.为医学模式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为现代心身医学的建立和养生保健提供宝贵经验和理论指导.

    作者:贺松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药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变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缩窄而发病.中医认为,哮喘是痰饮久伏、触遇诱因而发,痰阻气道、宣降失常而为病.中药穴位敷贴,通过穴位皮肤吸收而达到化痰、降气、平喘作用.疗效肯定、简便易行,不良反应少等.现就近10年来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翁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糖尿康汤治疗Ⅱ型糖尿病286例

    采用自拟方糖尿康汤治疗Ⅱ型糖尿病268例,治愈率86.9%,总有效率100%.提示本病由于先天不足或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使肺脾肾等脏阳气虚损为其之本,以益气健脾运化水湿、补肾固津之法,以达温运其阳疗其病之目的.

    作者:尤学文;陈炜;郭永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爱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9例

    观察爱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对39例中晚期恶性肿瘤采用爱迪注射液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检测LBT、NK细胞活性和IL-Ⅱ.结果,PR为23.1%,NC为48.7%,治疗后免疫指标均有明显提高(P<0.01).观察结果表明,爱迪注射液是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有效药物.

    作者:古宏晖;李永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治验举隅

    补中益气汤,具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等功用,主治脾胃气虚和气虚下陷所致的诸多疾病,临床上用之得当,每获捷效.用此方治愈便秘、眩晕、血精、胎漏等不同疾病数例,盖方虽同,运用之妙,唯在辨证.

    作者:赵苍;王华云;刑作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温病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经典理论学科之一,从此学说的诞生就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温病学也是中医学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根据目前温病学教学实际,温病课的教学也亟待改革,但温病学教学改革的实质应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综合性改革,尤其应从根本即教材上动手.绝非是把<温病学>的编次、标题的重新安排和证型的来回搬动;更不应是争论其是基础课还是临床课;应设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基于以上,笔者对温病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作者:李海波;王瑞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鱼腥草注射液等中药治疗晚期肺癌16例

    笔者对晚期肺癌患者给予中药鱼腥草注射液配合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使带瘤生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延长了生存期,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小青;王彩路;曲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综合一体疗法临床应用观察

    把中医的针刺、熨疗、温热、按摩、中药透入与现代医学的离子透入、透热疗法和电刺激等理疗方法融为一体,集中于一个治疗探头上,用于身体局部可同时体现出多种治疗方法.在时间上,空间上彼此相互协同,增强作用,其疗效远远超过其中任一单一疗法的疗效.

    作者:刘凡;陈学惠;张联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国医学史学习浅论

    论述了学习中国医学史重要性,阐述了医史学习与发展中医事业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医史学习中注意把握的问题.

    作者:李巨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试论准备活动在体育专项训练课中的意义

    笔者试图阐明如何科学地安排体育训练课中准备活动,使其在高校训练课中发挥更合理及更大的作用,以供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参考.

    作者:李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梗塞性痴呆疗效观察

    梗塞性痴呆,是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伴有多数大、小梗塞或腔梗所致的痴呆综合征.其病程以跳跃性加剧和不完全性缓解相交替的所谓阶梯性恶化为特点,目前治疗无特效疗法.笔者自1996年以来,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西药治疗梗塞性痴呆30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艳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