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国海;刘琴;罗奕
目的:研究健康的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选取300名体检人员,将他们随机分为健康组和常规组各150名,并分别采用健康体检路径模式和常规的体检模式,调查、记录并比较这两组的体检效果以及体检者对他们的护理人员的评价.结果:健康组的受检时间低于常规组;健康组的体检效率、体检可信度以及受检者的满意度要高于常规组;健康组中受检者对护理人员关于服务礼仪、沟通能力、健康宣教已经主动服务的评价要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康体检路径模式对体检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都有积极的作用,这次试验也证明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对患者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许少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BeAg定量动态变化对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选取4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分为A组和B组,A组治疗方法采用核苷类似物,B组治疗方法选用干扰素治疗.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期对患者的血清HBeAg定量进行检测,探究血清HBeAg定量动态变化对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经过48周的治疗之后,两个治疗组的血清HBeAg均明显下降.A组患者完全应答为3例,部分应答为14例,无应答为3例.B组患者完全应答为3例,部分应答为15例,无应答为2例.完全应答与非完全应答者血清HBeAg定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转率与HBeAg血清转换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及24周时血清HBeAg定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HBeAg定量动态变化预测治疗应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芳;李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便秘在老年人中非常多见,大多数便秘老年人采取自行选择药物,有的老年人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以致迁延成慢性、顽固性便秘,进而导致慢性肛肠疾病或大便失禁.我院通过对便秘实行辨证分型后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燕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并实践改良护理措施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龄>60岁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实验组在接受针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改良护理措施.对患者随访1年后,统计病情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肾功能维护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通过开展血糖护理、透析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整理护理改良,可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水平.
作者:曹振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代偿失调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生理特点为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细胞缺氧和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典型临床表现为神志淡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和酸中毒.故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去除原发病因、保护细胞和器官的功能、纠正酸中毒为积极治疗休克的主要原则.
作者:卢敏;党茂林;林文玉;杨梅;王玉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7年9月~2012年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根据失血性休克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进行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如吸氧、建立多条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处理原发病、心理护理等,对无法控制的子宫出血予以子宫切除.结果:81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76例在1h内得到纠正,5例进行了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结论:早期诊断,恰当的护理,对抢救后阴道仍出血不止者应果断切除子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门诊药房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医院为患者服务的重要平台,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关系着医院的形象和利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更加重视,也必然对医院的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门诊药房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门诊药房应从收据处方、检查处方,到调配药品,核对药剂,发放并交待和答复患者的询问等方面提升服务质量,整个服务过程都需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特别应当注重排查并杜绝因药品调剂差错而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作者:张梅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50例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且在短期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患者(因本院设备不够完善,无条件做此项目,故借鉴2007年本人在州级直属医院进修期间的病例为例,选患者50例),采用与自身对照比较的方式对阴道镜下活检以及病例的结果进行研究,并对浸润性宫颈癌的漏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5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诊断,诊断结果为30例符合(60%),20例不符合(40%),其中8例诊断不足(16%),12例诊断过度(24%).在本组患者当中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的患者为7例,漏诊率为14%.通过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以上者在阴道镜下活检时造成浸润性宫颈癌的漏诊发生几率明显高于低于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下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阴道镜直视下活检的诊断方式对于CIN来说尚未具有可靠性,对于浸润性宫颈癌的漏诊率较高,在对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时若结果为HSIL时要注意浸润性宫颈癌的漏诊可能性.
作者:牛正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需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19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硬外膜麻醉,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诱导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局麻药用量及黄麻碱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分级中,Ⅰ级和Ⅱ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手术高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分级中的Ⅰ级和Ⅱ级率,减少高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疼痛及不适感,局麻药用量与黄麻碱用量少,诱导时间较短,是一种安全、平稳、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傅佳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从环境因素、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分析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改进方式方法,有效地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结论:通过加强急诊室低年资护士的技术培训,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充分评估患者的静脉情况,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陈盈;王千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环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我院在2009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280例病患,进行危机管理前的140例病患为对照组,将应用危机管理方法后的140例病患纳入到观察组,分析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结果:对照组病患出现不良情况的为22例,抢救成功比率为九十个百分点,病历合格比率为九十三个百分点,病患对治疗的满意指数为九十一个百分点,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为2例,经抢救成功成功比率是9九十七个百分点,病历全部合格,病患的满意指数为九十八个百分点,两组之间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环节应用危机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抢救的成功比率及病患的满意指数.
作者:王旭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颈椎骨折伴脱位在临床常见,多由车祸、高处坠落等意外事故引起,属不稳定型骨折,常合并颈髓损伤.如不及早解除神经压迫,建立颈椎稳定性,就可能伤及颈部脊髓,导致高位瘫痪,甚至危及生命[1].常用手术方法为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方式,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06月~2013年06月早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配成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40例行全面综合护理措施,从老年患者并发症产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调查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三方面对比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在护理期间产生并发症概率13.75%(并发症11例),实验组产生并发症概率2.5%.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为88.75%小于实验组患者满意率98.75%.生活质量调查显示实验组组患者在睡眠质量、食欲、精神状态、等方面皆优秀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综合护理措施护理效果优秀于常规护理措施,值得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严玲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手足口病治疗的患儿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对照组为普通患儿,观察组为重症患儿,对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单因素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3岁)、血糖高于9mmol/L、白细胞数量超过2×109/L、体温达39℃及以上超过3天、神经反射异常、颈抵抗、精神不振、抽搐和意识障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3岁)、血糖高于9mmol/L、体温达39℃及以上超过3天、神经反射异常、精神不振.结论:患儿一旦出现神经反射异常、精神不振等症状时必须引起临床医生以及患儿家属的足够重视,及时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避免引发肺水肿、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以有效改善和优化患儿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熊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导诊工作中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进一步指导门诊导诊工作.方法:在我院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导诊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导诊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后,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导诊工作中应用和实施,有助于提高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门诊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庄素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东芳;陈昌珍;周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60例慢性盆腔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旨在总结出较为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经治疗后达显效人数较西药组多,多36.6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组经治疗后达显效的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达总有效人数较西药组多,多3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组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更易被广大医疗单位与患者所认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改革与实践.
作者:杜凤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以皮损多形性、瘙痒剧烈、易于渗出、反复发作和慢性化等为特点.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可泛发全身,又可局限于某些部位,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本试验共观察70例病例,2010年9月-2011年12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观察本疗法治疗顽固性扁平疣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丽萍;陈明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江阴市餐饮单位餐(饮)具的消毒效果,为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依据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用纸片法对2012年随机抽取的江阴市307家餐饮单位2194份经消毒的餐(饮)具(包括碗类、杯类、盘类及其他类)进行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的消毒餐(饮)具标准为大肠菌群(个/50cm2)不得检出.用χ2 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样品2194件,合格1985件,总合格率为90.47%.杯类合格率95.80%高,碗类87.58%低,不同类别消毒餐(饮)具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2012年第四季度合格率95.36%高,第三季度84.51%低,不同季度消毒餐(饮)具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综合性宾馆合格率97.71%高,饭店、餐厅合格率86.20%低,不同类别餐饮单位消毒餐(饮)具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市餐饮单位餐(饮)具的消毒效果仍须加强.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支气管哮喘予以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1例患支气管哮喘者分组:1呼吸系统组(41例)与2呼吸系统组(40例).对1呼吸系统组经孟鲁司特医治,对2呼吸系统组经孟鲁司特+沙美特罗医治.治疗后,比较1呼系统组与2呼吸系统组的疗效.结果:2呼吸系统组的疗效比1呼吸系统组好,P<0.05.结论:孟鲁司特与沙美特罗联合医诊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医疗价值大.
作者:向华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