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标本理论看《内经》体系式教学的意义

鞠宝兆

关键词:<内经>, 标本理论, 教学方法
摘要:标本具有矛盾的主次、本质与现象、前因与后果以及轻重缓急诸多关系,并依此阐明疾病变化的动态趋势,应结合<内经>多种标本含义及所表现的理论和应用,有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方能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目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常用中药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为加深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及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同时,也暴露了目前在中药应用及管理方面的某些问题.如何安全应用中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已成为摆在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不少人认为,服西药副作用较大,而服中药则完全无副作用,笔者之见,这种看法并非完全正确.如果服用中药对症,且剂量、用法适宜,则确实不会出现副作用,但若药不对症,或剂量、用法失宜,则很可能出现副作用.现将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副作用简介如下.

    作者:张忠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配合手拉滑车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1例

    自1998-2000年,笔者应用中药内服和熏洗,并配合患者手拉滑车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1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儿童难治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从新药应用、老药新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角度,综述近几年国内学者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的成果,分析各种疗法的利弊.根据目前情况,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为主治疗目的.

    作者:于绣红;曾章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从标本理论看《内经》体系式教学的意义

    标本具有矛盾的主次、本质与现象、前因与后果以及轻重缓急诸多关系,并依此阐明疾病变化的动态趋势,应结合<内经>多种标本含义及所表现的理论和应用,有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方能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鞠宝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对中药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及体会

    中药学是一门为基础和临床各科教学奠定之理论依据的专业基础学科,其内容大部分属于继承理论,缺乏发扬内容,而且过于条文化,枯燥乏味,这是现在教材的一大弱点.所以要想使中药学在广阔的领域向纵深发展,就必须对中药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作一些改革.

    作者:任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谈《医古文》的人文教育作用

    21世纪的医学,不是一门纯粹的生物科学,其研究范围将从生物拓展到社会、经济、伦理、心理、法律、哲学等各领域,它是内容广博,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多元文化体系.因此,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不仅系统掌握医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这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新目标.为了适应社会与医学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近年来,各医学院校正试图构建人文课程体系,增设相应的人文课程.笔者认为充分利用现有课程的人文教育内容,尽可能地发挥其巨大作用,也是一条更有效的途径.

    作者:谭素娟;赵鸿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淫羊藿临床活用偶拾

    以淫羊藿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哮喘、闭经等,阐述具体方药及机理.

    作者:赖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初探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第一门主干课程,初学者接受困难一直是困扰教学的一大难题.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整个中医学的知识框架,因此,通过该课程教学塑造出的认知结构,就能为其后各科课程的学习提供自我组织、同化的能力.笔者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工作,现就本课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下.

    作者:吕爱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根本病机为心气亏虚,胸阳痹阻,心脉瘀阻.故益气化瘀是根本治法.临床使用益气化瘀方药多为复方煎剂或丸散,种类较多,疗效各异,不利于统计和推广.目前临床使用的中药针剂多侧重于化瘀或益气,而刺五加注射液具有益气化瘀双重作用.我院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并与2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极化液治疗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凯;朱晓玲;戴玉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应强调中医自身的发展

    强调加强中医学自身的发展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中医学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风格;②目前形势下加强中医的发展才是我们的客观优势;③中医的现代化发展显示出的蓬勃生机.

    作者:陈高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壶天逸案(连载7)

    46叶天士巧用蛎壳叶天士的儿媳临产以后,交骨不合,投药不效.恰巧叶天士脚踩一物,弯腰拾之,乃是蛎壳,即令煎汤,服后即愈.盖蛎蛤之类其形皆两片相合,性本喜合不喜开,用治交骨不合,取其性也.事载清·青城子<志异续编>.

    作者:张存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双黄连口服液杀菌效果的实验研究

    纯中药制剂双黄连口服液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适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为了探讨双黄连口服液的杀菌作用,笔者对多种标准实验菌进行了杀菌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白瑞珍;宗润芝;陈荣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可调节控温药熏蒸床熏蒸治疗颈肩腰腿痛120例

    目的:观察用可调节控温药熏蒸床以中药熏蒸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患者按2:1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按病情将自拟熏蒸方药及适量置于熏蒸锅内加温煮沸,病人平卧熏蒸床上,调节时间,控制温度于45~52℃,1次熏蒸3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60例用蒸馏水,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经1年以上随访,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0%,结论:可调节控温药熏蒸床以中药熏蒸治疗颈肩腰腿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傅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管理与维修探析

    仪器设备是高校在教学实验、科学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物资基础和必要条件.随着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对仪器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对仪器设备现代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受装备技术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如何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高校设备管理的重要研究问题,只有大限度的管好、用好仪器设备,才能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完成.

    作者:田福珍;陈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喉源性咳嗽的辨证论治

    喉源性咳嗽的主要症状是咽痒,干咳无痰,甚者咳而作呕,轻者咳嗽不止,重者数月难愈,临床较为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根据发病原因,病程长短及病情的轻重,认为本病可分为邪滞肺经、肺阴不足、虚火上炎和和食滞内停4个证型,对于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疗效满意,现略述如下.

    作者:王晓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推拿教学体会

    从重视手法示范、练习及实验室建设,理论联系实际,现代化教学等方面探求提高推拿教学方法.

    作者:庄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丹芍汤对肝肾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炎血清TNF水平的影响

    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了30例肝肾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炎治疗前后血清TNF(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旨在探讨慢性肾炎患者血清TNF及中药丹芍汤对其影响.结果:肝肾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炎患者血清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后TNF水平明显降低(P<0.001),尿畸形红细胞明显减少(P<0.05),尿蛋白明显下降(P<0.001).表明TNF在慢性肾炎疾病发病中有重要意义,丹芍汤是治疗肝肾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詹林达;何训昌;缪灿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剂研制概况

    中医药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不但有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理论,中药也先后被制成数十种剂型应用于临床.然而受历史条件限制,直至建国以前,除了1938年由抗日根据地研制出的柴胡注射液外,中药制剂一直停留在丸、散、膏、丹水平.然而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不断创新,通过对人体组织结构、药物组成的深入研究,早就创制出了注射剂,并成为一种常用的大剂型.

    作者:焦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消痹药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91例

    采用消痹药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91例,结果临床治愈45例,显效32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5%.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本品有较好抗风湿、抗炎作用,具有生效快、疗效高、标本兼治、安全、副作用少的特点,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理想方药.

    作者:郑春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炮制学》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院校的一门重要学科.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辽宁中医学院炮制教研室的教师与教育技术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近一年来的开发和研制,完成了<中药炮制学>多媒体教材.并分别获得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中医药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医药教育技术研究会2001年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全国医学院校2001年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东北地区高校2001年优秀教学软件二等奖,辽宁省高校2001年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下面从设计思想,结构设计和制作及主要特点3个方面简要介绍该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作者:黄学军;李军;唐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