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观在预防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护理中的应用

向常艳

关键词:整体护理观, 预防, 化疗, 口腔黏膜炎, 口腔护理液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整体护理观在预防化疗所致口腔黏腹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化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随机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整体护理观应用于化疗患者的口腔护理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和口腔黏腹炎的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2.90%,对照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14.7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持续时间平均为3.5±0.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0±0.5天,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观在预防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护理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降低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口腔黏膜炎持续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患沟通在肝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浅析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肝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至2013年间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12例施行个性化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在术前、术后和院外三个时段与患者及家属建立有效沟通.结果:1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天,出院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效调查问卷24份,回收20份.总体评价满意17份,较为满意者2份,不满意者1份,总满意率95%.结论:有效的护患沟通方式可以通过术前、术后和院外沟通实现,有利于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疗效,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验质量管理的初步分析

    形态学观察是检验胸腹水脱落细胞学中e为经典的一种检验手段,但是就管理而言,目前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验的质量管理较差,本文将初步对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验质量管理进行分析体会,主要从标本的质量管理;标本运送与保存;普通染色及其质量保证;镜检和报告质量管理;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质量管理;标本保存、室内读片、会诊和外借制度;建立区域性读片制度,加强室见质量评价活动;技术培训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作者:滕绪伟;王情情;丁艳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98例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输卵管不孕症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腔气囊管向子宫内推入造影剂76%泛影葡胺.结果:98例患者中,双侧输卵管中通畅8人(8.2%),部分梗阻43人(43.9%),完全梗阻47 人(47.9%),其中以伞端梗阻多.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操作简单,安全,快捷,对不孕症有诊断治疗作用.

    作者:谭速成;郜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进一步提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果:上述患者好转出院72例,植物生存10例,死亡18例.结论:积极给予患者全面的基础护理,病情护理,呼吸道护理,血压护理,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临床救治效果.

    作者:马凤萍;梅彩荣;贺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胆管结石病手术患者7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4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别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外科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74例患者中,显效6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74例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67.5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任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出血后C反应蛋白升高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发病后C反应蛋白升高对其病情和预后的影响,为脑出血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并且为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积累经验.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接收的、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周期接收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并分析其与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平均含量为5.9±1.2mg/L,阳性率3.33%;观察组为17.36±2.38mg/L、71.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随着患者病情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异常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血清C反应蛋白平均含量为10.6±1.7mg/L,异常率为47.37%;预后不良组为23.9±2.8mg/L、95.45%,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含量可以作为早期判断预后的一个临床指标,对于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增高的脑出血患者,应该加强监测,并且进行早期干预,为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

    作者:毕作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S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的应用

    5S管理是日本企业的一种独特管理方法,5S是5个日文的简称,其所对应的是整理SE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SO,修养SEITSUKE.指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时刻注意本身的语言,提高沟通技巧,把护理事业以品牌来经营,其终目的是提升医护人员的品质.

    作者:康琼丹;李晓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仪测定血糖的分析比较

    目的:探讨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测量的准确程度.方法:选择内分泌科糖尿病随访患者160例,同时采用便携式血糖仪和ADVIA2400进行血糖的测定.结果:便携式血糖仪所测16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为(9.6±0.34) mmol/L,ADVIA2400所测得同样的160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为(9.5±0.31)mmol/L,二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不显著;结论:ADVIA2400与便携式血糖仪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测定差异不显著.

    作者:李兴博;魏铃程;李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LT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LTR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6例LTR患者中,90例(94%)真性LTR需手术治疗,破裂程度较为悬殊,存在被膜撕裂至脾脏完全断裂,甚至粉碎.2例(2%)包膜下血肿、4例(4%)脾中央型破裂行保守治疗,超声诊断均正确,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诊断LTR的确性高,是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能为手术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徐州地区居民室内污染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居民室内污染认知情况,探讨有效举措提高居民认知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宣内污染状况.方法:抽样问卷调查徐州地区居民,共发放61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73份.结果:了解或听说过室内污染的人数为436人,采取过相应措施防治室内污染的人数为460人.95.5%的居民对室内污染了解程度较低,需要开展相关宣传活动.结论:目前徐州地区居民对室内污染认知停留在初级阶段,需要加强相关宣传,提高认知度,预防室内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

    作者:黄振遥;朱梓嫣;仝跃;吴辉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创术在胸外科的应用

    目的:了解微创术在胸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0例微创术病人临床资料,并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创术平均手术时间45min,并发症5例,中转开胸术1例,术中出血越65ML,术后胸腔平均引流量65±45.2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7天.结论:微创术应用于胸外科有助于明确诊断,且具有小创伤、快恢复、少并发症等优点,今后临床中特别是胸外科手术中应加大微创术的运用.

    作者:何富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和谐持续发展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边远山区的县医院注重结合自身实际培育特色医院文化,激发了职工责任感、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医院工作的全面发展.

    作者:邓燕琼;罗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门诊及住院的56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奥美拉唑相比,雷贝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起效快、缓解症状迅速,作用持久稳定,是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

    作者:尹志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分析进展

    经典的血清学试验均为手工操作,以定性或半定量报结果.近年来,先进的科技迅猛发展,电脑技术的介入,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的应用,使免疫学检验从过去的手工方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自动化微量分析时代.目前半自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化学发光仪在大中型医院检验科发挥了很好作用.

    作者:谢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BiPAP(统称: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医治COPD(统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08到2009-02,我院收诊呼吸衰竭与COPD同时伴随的病人49例,将49例呼吸衰竭与COPD同时伴随者随机分组:双水平组(24例)与日常组(25例).对日常组经常规诊治(氧疗、对症支持以及平喘、祛痰、抗感染).对双水平组经常规+ BiPAP诊治.随后,比较双水平组和日常组的疗效.结果:医治前,日常组和双水平组的PaCO2、PH以及PaO2无显著差异,P>0.05,医治5d后,日常组和双水平组的PaCO2、PH以及PaO2差异显著,双水平组的疗效比日常组好,P<0.05.结论:用BiPAP(统称: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医治COPD(统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极其显著,应当推广使用.

    作者:王凌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宫颈糜烂的发病率极高,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12例来源于妇科门诊及妇女普查发现的宫颈糜烂患者,年龄小的22岁,大的54岁,平均年龄38岁.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趋向年轻化.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收治的221例重症病人根据血糖结果给予胰岛素治疗,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对照组作为回顾性研究,观察组则作为前瞻性研究.在观察组中,要增加血糖的控制干预措施,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器官功能、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来得出结果.结论:血糖控制可以提高ICU重症护理的效果,有效的保护其器官功能,从而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贾晓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住院及手术患者预输血前梅毒抗体检测的意义

    本文应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TRUST)这两种血清学试验,对住院及手术前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筛查.预输血前住院患者梅毒抗体的检测,能预防因输血感染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预防医务人员在医疗诊治过程中的交叉感染,也可避免院内感染.

    作者:陶治洲;祁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临床护生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

    笔者在护理临床进行护理带教,发现护生在临床进行静脉穿刺时存在较多问题,导致穿刺失败次数较多,从而受挫,现将笔者的心得总结如下.1 心理准备不充分护生在进行静脉穿刺前心理方面表现为二种,一种为心理负担过重.对于穿刺结果考虑较多;另一种为过于草率,对自我评价过高.这两种心理都会增加静脉穿刺失败率.

    作者:吴冬伟;刘娟;叶荣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肿瘤科新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与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肿瘤科新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笔者结合自已作为肿瘤科新护士的临床工作体会,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分析出肿瘤科新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的原因.评价:提高肿瘤科新护士静脉穿刺时的心理素质及穿刺技巧,合理使用静脉,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可提高肿瘤科新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李媛;喻婷;张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