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角膜异物剔除术的操作技巧及体会

龙民春

关键词:角膜异物, 剔除术, 操作技巧, 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了角膜异物剔除术的操作技巧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行角膜异物剔除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6例患者均配合治疗,其中1例因金属异物存留时间较长,异物较深,形成锈环经3次剔除后留有角膜云翳,未出现眼内严重感染或角膜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发生角膜异物后应给予积极治疗,应该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另外还要注重滴眼液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为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刀治疗和针刺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针刀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5.0%,采用针刺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5.0%;采用针刀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优良率为90.0%,采用针刺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优良率为60.0%,观察组患者远期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颈椎病患者,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无副作用,能给患者降低费用,是一项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资阳市雁江区居民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资阳市雁江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知识知晓及行为形成的因素,为加强和改进居民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抽取社区居民、农村居民及学校学生共800人进行健康知识知晓及行为形成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7.94%,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4.48%.调查对象对“健康的定义”知晓率低,为42.5%;做到“不乱丢、不乱倒、不乱吐、讲卫生、讲公德”行为的比例为56.75%.影响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性别、年龄和农村、城市地城差别.

    作者:魏丽君;何平;温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98例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输卵管不孕症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腔气囊管向子宫内推入造影剂76%泛影葡胺.结果:98例患者中,双侧输卵管中通畅8人(8.2%),部分梗阻43人(43.9%),完全梗阻47 人(47.9%),其中以伞端梗阻多.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操作简单,安全,快捷,对不孕症有诊断治疗作用.

    作者:谭速成;郜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黄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采用黄芪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儿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激素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加用黄芪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观察组)预后进行比较,回顾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用药前24h尿蛋白定量指标、ALB指标、APTT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24h尿蛋白定量、ALB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APTT指标组间变化无差异(P>0.05).两组血脂、肾功能指标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脂下降,肾功能指标无变化,观察组均显著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选取病例总缓解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84%;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7.4±3.4),明显少于对照组(13.5±5.5),均有统计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采用黄芪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可降脂、消肿利尿,保护肾功能,使血液高凝状态、血循环改善,具较高安全性,使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赵凤华;谢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胸部体检低剂量分析

    目的:针对多层螺旋CT胸部体检进行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10月-2012年12月间参加健康体检的人员240例,将其分成4小组并编号,将A组设为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低剂量,B-D作为研究组,分别给与不同更低剂量,通过双盲法来阅片评分(即主观法)和图像噪声法(客观法)对结果进行评价,将不同辐射剂量结果进行对比、结合图像噪声法进行统计分析,在图像中,位于胸膜下的中心动脉与其组成分支图像能够被清楚显示,表明是否符合诊断要求.结果:在所有分组中,B-D组相比于A组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降幅在40%;B、D中图像噪声未显示出明显增加,可以清晰体现胸膜下的中心动脉与其组成分支对于诊断要求的满足情况.结论:低剂量的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广泛用于胸检.

    作者:贺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3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95例需要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痛胃镜检查的操作时间在3~6分钟之间,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了无痛胃镜检查,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心动过缓症状患者占1例,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治疗后恢复正常,一过性血氧饱和度患者占2例,加大氧流量、抬高下颌后恢复正常.结论:无痛胃镜检查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汤治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护理体会

    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对9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采取介人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96例,男性68例,女性28例.年龄35~75岁,平均45岁.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腹胀、乏力、消瘦,其中43例病人有明显的黄疸表现,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均大于400 ng/ml,肝功能检查中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增高显著.

    作者:徐闻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为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一般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新生儿分娩时情况、喂养方式、用药情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其分娩时发生窒息、出现肺炎、低钙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败血症、低钠血症、分娩后实施牛奶喂养、产妇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新生儿分娩后实施吸氧、高胆红素血症等情况有关,且P<0.05,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新生儿分娩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产妇产前用药情况、新生儿分娩后喂养情况以及服用益生菌情况,从而及时掌握新生儿全面临床资料,若新生儿具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危险因素,应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并积极做好患儿发病时的应对措施准备工作,终保障新生儿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近10年消化性溃疡治疗研究概述

    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进展,药物治疗上传统药物及新型药物的联合使用,中医辨证与辨病施治相结合以及针灸、心理等非药物疗法的运用,虽使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研究前景乐观,但通过纵观近10年来文献,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为今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指明了方向.

    作者:季承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使用office软件快速建立医学检验报告系统

    目的:探索应用Office软件构建医学检验报告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以Office Access 2010为主体软件,采用界面与数据分离技术,用链表方式实现数据的分离保存;用Access2010自主的设计器制作各种模板,输出各种报告单;用Access2010自身的查询生成器完成数据筛选和查询.结果:Access 2010操作简便,开发成本低、周期短,后期维护费用低,程序简便,临床应用满意率高.结论:由Office软件所构建的数据库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维护便捷,更容易为多数医院所接受,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炎;魏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亲情护理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术前亲切访视,术中亲情护理,术后的温馨随访.结果:医患关系融洽,患者的满意率显著提升.结论:实施亲情护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和投诉,打造了医院服务品牌.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症的预防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之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患者2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患者.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具有比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作者:李淑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运用体会

    目的:倡导产科护理中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方法:500例孕产妇在入院前、入院时、分娩时、新生儿护理时、出院后,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进行护理;结果:更好地满足孕产妇的需求,提升产科护理质量,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到产科护理工作中去,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戴荣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为女婴留取尿标本的护理

    尿液检验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尿液检验为无创性,取材方便.在疾病筛选、诊断和健康体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种不同的尿液测试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女性新生儿尿道短、会阴亦短[1],排出尿液的随意性大,因此,做好留尿护理,提高尿液留取质量和成功率[2],在临床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白福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妊娠

    目的:探讨与分析宫腔境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甲氨蝶呤(MTX)治疗观察组,运用甲氨蝶呤肌注口服米非司酮+中药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之后的血β-HCG水平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之后,附件包块均得到了减少,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妊娠,尤其是注入甲氨蝶呤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时间短,有着非常小的毒副作用.同时,此方式的治疗费用低,手术不留瘢痕,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头孢替唑肌注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喉痛消失时间、浓点消失时间、食欲精神恢复时间、扁桃体肿大、充血消退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维护

    目的:总结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PICC管的维护体会.方法:3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置管治疗,对置管期间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并对PICC管的维护进行总结.结果:本组一次置管成功28例,二次置管成功2例.留管期间经严格精心护理,除1例导管堵塞外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周期,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PICC置管化疗可以更好地保证药液准确输入,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而正确的导管置入和精心护理是保证PICC导管成功留置的保证.

    作者:崔莉;何云霞;窦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特征,探析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并分析其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6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不同程度改善(P<0.05),干预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作者:吴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中健康教育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90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健康教育,就开展关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前为80%,术后为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S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加强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玉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缝合内口切除瘘管保留肛管完整性治疗单纯性非急性期肛瘘14例

    目的:为了探索更好的肛瘘治疗方法,比较缝合内口切除瘘管和隧道式拖线术治疗肛瘘,保留肛管完整性,研究新方法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采用缝合内口切除瘘管保留肛管完整性治疗单纯性非急性期肛瘘14例(实验组);采用隧道式拖线术治疗肛瘘20例(对照组),术前和术后采用相同护理和用药.结果:实验组治愈率100%,无任何并发症;对照组有6例术后并发症,1例治疗失败.结论:采用缝合内口切除瘘管治疗单纯性非急性期治疗肛瘘的方法具有保留肛管完整性、操作简单、痛苦小、病程短、治愈率高、无复发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有待推广.

    作者:李湖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