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访视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的体会

董艳云;张玉凤;杜婧;马风珍

关键词:术前访视, 肝胆手术患者, 手术室整体护理, 心理疏导, 社会医学模式, 肝胆外科疾病, 手术前病人, 手术室护理, 心理负担, 临床, 护理干预, 肝胆疾病, 负性情绪, 不良心理, 组成, 治疗, 应用, 生物
摘要:前言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体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近年来,临床肝胆疾病病人逐年增加,而手术是治疗肝胆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前病人心理负担重,常出现孤独、多疑、恐惧等负性情绪,有研究认为,术前访视时并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能显著缓解病人的不良心理[2],我院手术室对肝胆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为探讨有效的术前访视等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检测血清脂蛋白(a)与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分析检测血清脂蛋白(a)和C反应蛋白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尿毒症血液透析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脂蛋白(a)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跟健康对照组(52例正常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组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和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密切监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的血清脂蛋白(a)与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可以有益于及早发现病人是否存在微炎症状态,能够降低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发生率.

    作者:郑群;纪东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试论如何加强医院科室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及医护质量.而在其提高的过程中,医院科室图书室的建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室图书室不仅将医院图书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同时还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在此,本文针对医院科室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的相关问题,做以下论述.

    作者:胡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栓通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血栓通联合丹参注射液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1∶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丹参注射液治疗方案;观察组2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丹参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可显著改善患者微循环,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范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上腹部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

    目的:探讨上腹部全身麻醉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5例临床资料.结果:125例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01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4例,感染发生率19.2%,病原体检出率54.2 %(13/24),细菌7例,细菌合并真菌 3例,真菌感染3例,其中细菌 8例次为多重耐药菌,以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G-杆菌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病原体不明11例.年龄≥60岁、肿瘤、存在合并症、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入住ICU在两组资料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杂的危险因素较多,病原体以多重耐药细菌、真菌为主.

    作者:程向阳;陈杰;徐利平;孙广正;涂良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文关怀对新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探讨新护士的人文关怀需求,探索有效提高新护士自评、同事他评、管理者评价、病人评价四个维度满意度均提高的培训策略,为新护士培训提供合理化建议.

    作者:邹洪亮;何琼;陈雅;陈巧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石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并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2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院方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结石患者加强临床期间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查家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述《伤寒论》之半夏泻心汤方病机

    半夏泻心汤方首见张仲景《伤寒论》,方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共七味组成,半夏泻心汤方证乃素体脾虚之人少阳证误行泻下而成,病机实为脾寒胃热,气机郁滞.方用人参、大枣、炙甘草健脾益气,辅以干姜温阳祛寒,黄芩、黄连苦寒性泄热,中阳既足,邪热亦清,则痞满自除.故该方实有脾胃同治,寒温并调之功,除痞止呕乃其用.其取效之关键,必须以辩证为脾寒胃热,中焦气机郁滞者为宜.

    作者:苏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咸阳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

    目的:细致分析和探讨咸阳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个案资料,采用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规律.结果:咸阳市2005~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0375例,年均发病率为24.28/10万;平均发病年龄(11.44±8.70)岁,男性发病年龄低于女性,病例以儿童和学生为主;6月和12月为发病高峰.结论:我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应继续加强组织管理,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工作,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居民主动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意识,提高我市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水平.

    作者:李凤英;张荣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如何做好母婴同室新护士安全带教工作体会

    母婴同室是重要的临床实习基地.母婴同室也是高风险、高压力的科室,孕产妇、胎婴儿的观察及护理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入岗的护士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弱.本文就如何做好母要同室的带教工作展开讨论.

    作者:鲁迷娜;李雅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完全离断伤断指再植患者术后镇痛泵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完全伤断指对再植患者手术之后的镇痛泵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自本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之间的60例伤断指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进行手术之后采用镇痛泵进行护理,以此来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护理,对患者术前术后的不适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按照VAS对其进行镇痛效果进行评价,对患者进行不同时间点的监测,以及患者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从其血管危象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VAS的评分进行比较,在60例的患者中,分别时其进行12h、48h 监测评分,并且还要对其进行血运情况进行比较,60例患者在术后正常患者占48例,占据80%,出现异常血运患者为12例,占据20%,术后采用镇痛泵进行护理之后,在12h其VAS分数为(1.7±1.2)分,48h之后的患者VAS分数为(0.8±1.1)分,则其t=4.282,而且其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完全伤断指进行再植采用术后镇痛泵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后,其治疗效果很好,而且恢复效果上也很乐观,值得科学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娟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5例阑尾炎患者术后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阑尾炎患者术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0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手术的阑尾炎患者55例,所有患者无其他重大脏器或基础性疾病,所有患者术后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5d,术后切口感染1例,无肺部感染、内出血等现象发生.对护理效果满意患者54例,满意率为98.18%.结论:阑尾炎术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令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芒硝冷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静脉输液是临床用药的主要方法,而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为常见并发症.液体外渗后若处理不及时,常可致局部红肿、灼痛甚至形成溃疡,严重时可局部感染、败血症等,从而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易引起医疗纠纷[1].有报道称芒硝冰袋冷敷可以减轻创伤肿痛[2,3].为减轻因外渗而引起的静脉炎,减轻疼痛,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近年来,我们在发生输液外渗部位采用芒硝冷敷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秀云;王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防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注射波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防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4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预防和治疗,观察两组肺透明膜病患儿治愈率、未患肺透明膜病患儿后续发病率、合并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40例早产儿中共发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2例,观察组发生5例,入院确诊4例,后续发病1例,对照组发生7例,入院确诊4例,后续发病3例;观察组肺透明膜病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未患肺透明膜病患儿后续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防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起效快,用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脾虚湿蕴与大肠息肉关系密切

    大肠息肉(结、直肠息肉),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高出于大肠粘膜的赘生物的疾病,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发病率约为40%,其中腺瘤占大肠息肉的70%~80%.腺瘤性息肉是恶性潜能较强的癌前病变,据报道,50%~80%的大肠癌在腺瘤性息肉基础上发生.因此,积极治疗大肠息肉,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目前,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外科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大肠息肉常用且有效的措施,但并不降低其复发率和再发率,术后复发率为30%~50%,国内外有报道经肠镜治疗后2年内累计复发率高达75.5%[1].中医中药在治疗大肠息肉,预防息肉复发及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和广阔前景[2].本文从中医学角度,着眼于“脾虚、湿蕴”,探讨其与大肠息肉的关系,为进一步防治大肠息肉提供依据.

    作者:陈星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的院感控制与管理

    总结我科20例老年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的院感控制管理经验.气管切开后做好常规护理及个体化护理;重视手卫生、病室及床单消毒制度、医疗护理操作的无菌观念;并发症的预防;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都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

    作者:徐文艳;李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分泌科糖尿病临床带教体会

    耱尿病是内分泌科的临床教学重点.由于糖尿病发病机制及病生、病理过程复杂且常用降糖药物分类及特性繁多,临床实习学生普遍有畏难情绪.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病种.笔者总结自己的临床教学实践,浅谈内分泌科耱尿病临床带教体会.

    作者:岳文婧;陈利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盆腔脓肿105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为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盆腔脓肿患儿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5月~2013年5月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盆腔脓肿患儿105例,男50例,女55例,年龄3~13岁不等,根据患儿的病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或剖腹探查术治疗.结果:105例患儿均全部治愈,其中药物保守治疗80例(76.19%),剖腹探查术25例(23.81%).结论:为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盆腔脓肿患儿进行综合治疗,可使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提高其生存质量,在临床上为此类患儿应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昌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建立手术室护理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终能够将护理管理质量有效提高.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20所医院护理质量管理领域的专家95名作为咨询的具体对象,之后合理利用德尔菲法建立评价体系并进行相关论证.结果:在进行过程评价指标的确定时,主要有8个一级指标.将一级与二级指标的谐系数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大于后者明显(P<0.05),并且谐系数全部存在显著性.结论:通过创新手术室护理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充分反映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在明显提高.

    作者:曹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给手术病人带来的好处

    目的:分析和研究手术室优质护理给手术病人带来的好处.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手术患者118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前的心率、血压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通过术前访视、术中缜密配合、术后随访等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与满足,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杨玉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胸部体检低剂量分析

    目的:针对多层螺旋CT胸部体检进行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10月-2012年12月间参加健康体检的人员240例,将其分成4小组并编号,将A组设为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低剂量,B-D作为研究组,分别给与不同更低剂量,通过双盲法来阅片评分(即主观法)和图像噪声法(客观法)对结果进行评价,将不同辐射剂量结果进行对比、结合图像噪声法进行统计分析,在图像中,位于胸膜下的中心动脉与其组成分支图像能够被清楚显示,表明是否符合诊断要求.结果:在所有分组中,B-D组相比于A组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降幅在40%;B、D中图像噪声未显示出明显增加,可以清晰体现胸膜下的中心动脉与其组成分支对于诊断要求的满足情况.结论:低剂量的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广泛用于胸检.

    作者:贺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