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飞
目的:对超声诊断胆道梗阻这种疾病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男性患者180例,女性患者150例,年龄在12岁至80岁之间,患者中往往是以黄疸以及上腹部疼痛而进院就诊.采用仪器为LOGIQ7型,ACUSONX300型.结果:对33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经过手术以及病理而证实的患者有300例,负荷率达到了90.9%.结论:引起胆道梗阻病的原因有很多,利用超声对其进行诊断有着很大的价值性.
作者:尹敏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谈论产科护理中,以家庭为护理中心的模式的积极意义.方法:在我院产科,共选择3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家庭组提供优质的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普通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家庭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新生儿的护理等知识掌握度以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普通组.结论:在临床中,应提倡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为新生儿和母亲提供高品质服务.
作者:周凤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腰腿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5岁以上的老年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老年腰腿痛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汇总.结果:本组病例中引发老年腰腿痛的病因有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老年腰腿痛为常见的致病原因,占42.42%.根据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经治疗132例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通过系统、准确的诊断找到真正的致病原因,给予对症治疗以获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将ICU急危重症患者因无创血压监测导致压力性紫癜的发生率将至低.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科室共收入198例急危重症监护患者,护士在提高自身对疾病防范观念的原则上,采取正确的方法使用设备,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皮肤变化,预防性的加大皮肤护理工作等方式减少患者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结果: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因无创血压监测导致的压力性紫癜.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压力性紫癜的认识程度,加强其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是降低压力性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徐会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抓好基层医院传染病规范化管理,预防和控制疫情漏报.方法: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的规定,以法律形式强化对传染病的监管,提高各科防治传染病的意识.采取督导与核查相结合的办法.结果:通过抓医院传染病规范化管理,健全了传染病报告制度,改善了疫情漏报情况,完善了医院环境和更新消毒设施,规范了传染病疫情上报程序,提高了传染病防治水平.结论:强化对传染病的管理是预防传染病发生、传播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传染病资料的有序管理,做到一目了然,避免过去管理无序,防止漏报、重报,查寻麻烦和资料易丢失的弊端,便于进行统计分析及掌握传染病疫情状况提出控制措施.
作者:姚广明;崇雨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进行眼科手术的患者154例,平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对性的眼科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从患者的满意度、配合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主动配合度分别为98.7%、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5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科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清如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护患沟通培训前后神经外科护患沟通的情况.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2011年1~6月对住院时间≥6d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培训,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明显减少;护士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方法,护患关系和谐率由50%上升至65%;患者满意度由90%上升至95.6%.结论:有针对性的护患沟通对提高神经外科护士沟通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云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逐渐被患者及家属认可,在临床上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儿科,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更能被家属接受,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不易穿破血管,在静脉内放置时间长,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也有利于保护外周静脉,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现将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体会,做如下几点总结,以供参考讨论.
作者:应敏超;袁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它不仅减少了对病人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了痛苦,保护了静脉血管,提高了疗效,而且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相关问题.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我科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及时地发现安全隐患,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对2009年l1月一2011年3月180例静脉留置针病人实施临床安全护理管理,大限度地发挥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作者:牛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应用西米替丁,治疗70例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组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五个月-1岁36例,1岁-5岁34例.对照组7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五个月-1岁40例,1岁-5岁30例,140例年龄4个月-5岁,起病均在2日内.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绿色稀水样或蛋黄样便,不含脓血及粘液,每日5-20次不等.呕吐,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脱水,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细胞,偶见少量白细胞,无红细胞及脓细胞,大便潜血阴性,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1.2 治疗方法:除常规治疗外,观察组西米替丁10-15mg·kg/d加入等渗液或10%溶液中静滴,连用3天,再改同样量口服,每日3次,连服2天.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口服,1岁以内每日3次,每次1/3包,1-2岁每日3次,每次1/2包,2-5岁每日3次,每次1包,5天一疗程.
作者:詹莉;翟会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幽闭恐惧症患者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PET/CT)全身肿瘤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而使相应患者解除恐惧,顺利完成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11月PET/CT全身肿瘤检查患者中的8例幽闭恐惧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过程,对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8例患者通过工作人员的心理护理或由家属、医务人员陪同、同时采取分散注意等措施后,均完成了预定检查.结论:应用适当的心理护理方法,对幽闭恐惧症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检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充足的信息.
作者:王治国;张国旭;王立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糖尿病危害人类健康,其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开展社区糖尿病人群健康教育,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提高了社区糖尿病人群的生活质量.方法:对糖尿病人群进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禁烟、戒酒、保持心理平衡、正确药物治疗、规范化管理等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对社区糖尿病人群进行及时咨询及正确的指导,提高了社区糖尿病人群的生活质量.结论:糖尿病发病率猛增与健康教育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对社区糖尿病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使尽可能多的人受到健康教育,让人们重视并参与到糖尿病的防治中,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田玉丰;于沛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一套扎治疗术和套扎加硬化治疗术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试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一套扎治疗术,观察组采用套扎加硬化治疗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随访1年的再出血率、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套扎加硬化治疗术治疗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较好.
作者:罗亮;唐蓉辉;李桂烟;郭宏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形态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胃炎胃镜标本并进行镜下观察,比较不同病理变化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慢性胃炎、肠化现象、中性粒细胞分布部位与HP感染具有相关性.
作者:杨直;张洪生;高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患者,男,69岁,因渐进性声音嘶哑伴吞咽疼痛2月,于2012年6月13日入院,喉镜检查: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会厌缘光滑,右侧声带前联合1/3处可见一个灰白色新生物,约1.5cm×1.3cm×1cm,表面光滑,呈隆起型.
作者:张遵红;丁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替米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10例1-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组各5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口服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降压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低于治疗前,替米沙坦对日间血压变异性有较好的控制,而氨氯地平对夜间血压变异性控制较好.结论: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均可有效控制老年患者血压,二者对血压变异性影响各不相同.
作者:买合菲热提·吾米提;周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声像图特征.方法:运用高频超声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因外伤(炮崩伤12眼、车祸碰伤2眼、棍击伤4眼、拳击伤5眼、石块击伤7眼)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观察晶状体脱位的各种声像图表现.结果:30例(30眼)均手术结果证实.其中晶状体完全性脱位12眼(40%),不完全性脱位18眼(60%).结论:外伤性晶体脱位声像有特征表现:悬韧带回声线不连续;前房深度异常;晶状体回声缺如;晶状体各象限悬韧带不等长.用高频率超声在晶状脱位的诊断中具有很高实用价值,为临床诊断不同类型晶体脱位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何利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消毒供应中心被列为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其工作管理的重点环节是消毒和灭菌.规范再生医疗器械使用后进行彻底的清洁,去除附着在上面的血液、粘液、体液等有机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如果清洁不彻底,医疗器械上残留的任何的有机物都会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妨碍消毒灭菌因子与微生物的接触或延迟其作用,从而妨碍消毒与灭菌效果,为达到灭菌要求,必须执行严格的清洗规程.
作者:周宏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结果的真实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凝血检验的患者20例,对凝血检验APTT存在异常的患者给予再次采血复查,并对前后两次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比凝血标本APTT在复查前后的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讨论:凝血检验中,标本采集的及时性与充分摇匀等因素对检验结果有较大影响,结果异常应当进行复查.
作者:朱晓明;徐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的急性肺炎患者48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发热、罗音、X线胸片各项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讨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肺炎起效迅速,疗程较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潘宝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