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肝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及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楼健花

关键词:外伤性肝破裂, 失血性休克,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方法和在整个住院期间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子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期间诊断为外伤性出血的患者的抢救方法和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结果:根据我院至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的患者住院的情况来看,经抢救后死于肝破裂伴失血性休克的比较比较高,总的来说占到了17.64%.结论:外伤性肝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临床上死亡率较,经手术治疗成功的患者经过围手术期一般都可以治愈出院.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路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模式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宣教,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宣教.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满意度分别为85.5%和96.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进行宣教能使患者得到及时、规范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整个治疗过程顺利完成,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克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4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无死亡病例和术后并发症,且无一例患者转为开腹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讨论: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术后康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汪育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凯时外周静脉给药引起静脉炎的观察和护理

    凯时是前列地尔注射液的商品名,是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静脉注射用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制剂.本品主要适用于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脏器移植术后抗栓治疗、缓解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低氧血症以及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等.凯时外周静脉给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静脉炎,而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静脉炎的预防及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住ICU的197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头高位、按需密闭式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加强口咽部护理、避免质子泵抑制剂等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期血象、体温、胸部X线片及痰培养.结果:采取集束化护理后,患者VA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入住ICU时间缩短.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减少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机会.

    作者:刘建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验方治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

    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哺乳期妇女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初产妇.病因中主要由于乳汁淤积和细菌的入侵所引起,治疗方法众多.笔者自2006年采用乳腺炎方治疗45例取的了良好效果.

    作者:吕新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相关研讨

    中、老年中常见的疾病脑卒中在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下,虽然病死率明显下降,但70%的致残率依然很高.康复治疗和护理在近几年得到发展,并且在解决这种发病快,恢复慢的疾病患者预后恢复中效果明显.要从不同方面、不同类型对脑卒中康复护理进行相关分析.

    作者:景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摘取我院剖宫产产妇11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对开奶时间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开奶时间为51.92±7.44h,对照组平均开奶时间为57.41±8.21h,两组对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第3d两组的泌乳量对比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产妇的泌乳量,并有效减少开奶时间,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王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运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对其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7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12±44.23)min,术中平均出血(56.19±15.9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79±1.52)d,平均住院费用(4102.21±531.40)元.本组78例患者均为首次施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其中发生暂时性一侧喉返神经损伤3例,发生率为3.85%;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发生率为1.28%;经过2周到额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首次手术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彻底去除了病变组织,避免了残余组织的复发,降低了再手术率,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但需在术中精细操作.

    作者:梅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研究

    本文通过对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鉴别和诊断、治疗用药以及护理的综述,为医护人员快速全面掌握该种疾病知识,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沈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及其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护理对产后抑郁妇女的影响,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法,给予A组(n=60)产后抑郁症妇女一般护理,给予B组(n=60)产后抑郁症妇女社区护理干预,产后随访3个月观察心理状况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的心理评估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3个月后B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护理前,且优于A组护理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产后抑郁症妇女的心理状况,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琴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汗血症一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血汗症(hematidrosis):是指在无破损的皮肤黏膜表面有发作性血液溢出,也包括无鼻腔、泪腺上皮细胞破损所致的血泪症(hemolacria).血汗症(hematidrosis)是十分罕见的汗腺功能性疾病,病因未明,曾有人猜测血管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是血汗症重要病因.本文就住院患儿一系列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进行讨论.

    作者:刘倩;朱庆龄;陈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E)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1-2012年来发生的8例UE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UEE主要与患者不能耐受、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ICU患者UEE发生率.

    作者:楼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观察十五味尔赛斗丸治疗胆结石的疗效

    目的:探讨十五味尔赛斗丸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十五味赛斗丸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胆石清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以及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肝肾功能以及血尿便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十五味尔赛斗丸治疗胆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晋江;程杰;郝育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和护理措施及其疗效观察.方法:根据对我院的4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我院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手术治疗后进行功能性评估,其中有32例患者的功能恢复达到优化效果,有4例恢复良好,2例恢复较好,只有2例患者恢复情况较差.结论:经过我院的科学、全面的手术后护理,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基本上恢复良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是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作者:徐邵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颈椎病中医护理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可靠性,为本病症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86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中医护理193例和常规护理19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住院治疗.中医护理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要进行中药熏蒸、按摩、捏脊等辅助治疗.结果:中医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9.47%;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是72.01%.结论:中医护理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张早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静脉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

    目的:血常规检测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显得越发重要.由于大多数血球计数仪要求采用静脉血,末梢血需要放置3-5min后测定,因此有必要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血常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2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用两种不同方法采血送检做血常规,其检测结果、标本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例血常规用两种方法采血送检,血细胞检测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静脉采血重复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末梢采血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静脉采血标本合格率为97%,手指采血标本合格率为90%.结论:为保证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建议在血细胞检测时皆应使用静脉抗凝血.

    作者:杜国梅;贺玉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通过分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总结正确的诊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典型肺心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和405例单纯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症的临床特点,记录患者临床检验结果.结果:对于肺心病患者,当出现心绞痛、左心增大、心肌梗死、左心力衰竭以及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其可能合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治疗方式主要应围绕平喘、抗感染、氧疗、纠正血压和心律失常以上症状开展.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均较复杂,仍需要进一步实践和研究.

    作者:杨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了53例严重多发伤后的急救与护理.分别从病情判断,创伤后处理,防治休克以及主要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快速、准确、熟练的急救措施对严重多发伤后的抢救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刘建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痛经原因及中西医护理浅淡

    痛经一词源于希腊文,dys意指疼痛,meno意指月,rrhea意指流血,痛经(dys-menprrhea)指月经期出现的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伴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腿痛等.正常月经期妇女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仅当疼痛严重到足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临床才诊断为痛经.

    作者:王瑞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1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内服六味地黄(丸)散加味和优降糖,对照组口服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两组有效率,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既发挥西药降糖效果又取中医药整体调节之长,有效减少了优降糖对肝肾损害等副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济方便,可随症加减,提高了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莉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