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玉玲
矽肺是尘肺中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尤其是在天气骤然变冷时矽肺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高龄矽肺患者在各种不适宜的情况下肺部感染症状会加重.在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后,必要的健康指导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李巧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药流终止早期妊娠的效果较好[1],但对大月份中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报道较少.笔者联合使用两种药物对52例中期妊娠孕妇的引产效果与常规使用利凡诺的引产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阮彩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指大手术后或者大创伤、应激后(尤其是存在消化道瘘、发热、长期禁食等患者)出现胃管内吸出鲜血、呕血、便血,确诊应激性溃疡需胃镜检查.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是外科术后常见危重并发症症之一,来势凶猛,严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现对我科2011年11月4日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敏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白芍、赤芍、防风、白术等四味药均为临床上常用药材以及中药制剂中常用原料药,对其显微特征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出药材和常见伪品的显微鉴别特征和区别点,从而进一步补充了以上四味药的粉末显微鉴别要点.
作者:孙慧峰;刘凤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减少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方法:通过文献查询,搜集整理中药和西药不合理配伍的相关知识.结果:中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应用,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毒副作用,降低药物的疗效,导致药源性疾病.结论:研究中西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锦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X线透视在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影像诊断证实的100例肋骨骨折患者(男64例,女36例,年龄25-73岁),回顾性分析X线DR摄影与透视相结合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的阳性率.结果:在100例患者中,胸部DR正斜位片发现骨折的患者65例(约占65%),胸部DR正斜位片疑似骨折,透视下明确骨折的患者11例,胸部DR正斜位片未发现骨折,而透视下发现骨折的患者9例.结论:运用多体位DR摄影与X线透视相结合可以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阳性率和降低漏诊率.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后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手段.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与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例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病例中治愈63例,治愈率为92.6%,死亡5例,占比7.4%.68例病例中行经皮胆管穿刺引流(PTCD)的共12例,占比17.6%,成功10例,成功率为83.3%.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时,病情危急,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相对高,在治疗过程中积极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必要时实施PTCD可以有效的提高生存率.
作者:拉毛才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复发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12月确诊为胃溃疡复发的病例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给予单独奥美拉唑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4%和85.7%,Hp根除率分别为75%和60.7%;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2.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者联合使用对治疗胃溃疡复发的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兴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方法:随机采集2011年1月-2011年10月门诊患者60例,住院部患者280例来进行血凝试验,对检验结果有可疑的患者,主管医生以及护理相关人员,检验人员进行回访调查.结果: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有样本的采集和处理,检验试剂以及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的检验步骤的规范性.结论:为了确保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必须确保有可能影响检验结果中检验环节的控制.
作者:车方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30mg/天,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次,每日2次,静脉滴注,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7天.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两组止血时间及上腹痛消失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与传统奥美拉唑疗效相当,安全性较好,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利凡诺湿敷联合百多邦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的疗效.方法:20例PICC穿刺点感染化脓患者用利凡诺湿纱布湿敷穿刺点后外涂百多邦软膏.结果:本组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化脓治愈有效率达100%.结论:利凡诺湿敷联合百多邦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有显著效果.
作者:侯冬娇;沈超君;陈姬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102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影响疗效的不同因素.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基础疾病情况、血清白蛋白、肺叶受累情况的不同.结果:共有76例患者的治疗为有效,所占比例为74.51%,平均年龄为67.78岁.共有26例患者的治疗为无效,所占比例为25.49%,其平均年龄为82.19岁.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多为无因乏力、气急、咳嗽等.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有基础性疾病的32有例,血清白蛋白偏低的有26例,肺叶受累的有18例.而无效组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有13例,血清白蛋白偏低的有8例,肺叶受累的有5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的总体治愈率较高,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情况、血清学蛋白含量、肺叶受累情况等也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患者一旦出现乏力、气促、咳嗽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诊.
作者:龚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诊断和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Roux-en-Y胃转流术(RYGBP)治疗,B组患者给予改良的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治疗;检测入院时以及术后1、3、6和12周空腹血糖,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入院时比较,术后各时间段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术后12周A组和B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96.3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YGBP和BPDDS具有相似的降糖作用,但BPDDS临床疗效明显优于RYGBP.
作者:王正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催产素又被称为缩宫素其主要作用为加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临床上广泛用于催产和引产,催产素引产虽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其也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应该科学合理的使用催产素.现将一例催产素引产致子宫破裂的案例及受到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车焕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我科室通过提高护理风险的管理水平,对护理中的各类风险进行了有效的防范与处理.
作者:符亚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与胰液反流、胆汁淤滞、结石形成、胆管良性肿瘤恶变、肝脏干细胞的肿瘤样分化有关.均可造成对胆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刺激,进而诱发胆管癌.
作者:孙莹;杨伟平;郭学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远程放射学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基层医院疑难病症的诊断提供有利参考.方法:根据我院远程放射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对远程放射系统的关键技术、效益及优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探讨远程放射学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结果:远程放射学在基层医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结论:远程放射系统可以完全弥补基层医院因缺乏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生而限制医疗水平的问题,并在影像教学和远程会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必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由于疫苗因素、使用因素和受种者个体因素,部分儿童在接受免疫接种后会出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杜绝人为的接种事故和接种纠纷,必须实施安全接种.近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及二类疫苗在基层接种单位的推广,预防接种门诊疫苗达到 10 多种.但其预防接种门诊的安全接种应值得我们非常重视.
作者:余丽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血常规检测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显得越发重要.由于大多数血球计数仪要求采用静脉血,末梢血需要放置3-5min后测定,因此有必要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血常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2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用两种不同方法采血送检做血常规,其检测结果、标本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例血常规用两种方法采血送检,血细胞检测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静脉采血重复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末梢采血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静脉采血标本合格率为97%,手指采血标本合格率为90%.结论:为保证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建议在血细胞检测时皆应使用静脉抗凝血.
作者:杜国梅;贺玉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针对我国目前执业药剂师资格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医药发展趋势,借鉴国外药剂师管理的经验,分析我国执业药剂师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新时期我国执业药剂师发展对策,以促进执业药剂师队伍建设,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
作者:程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