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包虫囊肿99例诊治体会

常锁

关键词:肝包虫囊肿, 诊断, 治疗, 胆瘘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诊断肝包虫囊肿的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本院1991年~2010年收治的99例肝包虫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72例,术中确定诊断19例,术后病理确诊8例;3例因残腔感染,6例因胆瘘再次手术,本组99例均治愈,无复发.残腔感染、胆瘘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人犬接触史在诊断本病中有重要的价值,明确诊断对术中的损伤及并发症的预防有指导意义.残腔大网填塞、低位置管预防感染,胆道置管能及时发现也能预防胆瘘.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嘉鱼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嘉鱼县2011年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嘉鱼县医疗机构消毒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影响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因素,为指导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医院感染事故的发生.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1]对嘉鱼县119家各级医疗机构的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医疗用品、和医护人员手进行采样,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2]对样品进行判定.结果:共检测医疗机构样品684份,合格率为69.74%.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个体诊所样品合格率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x2=5.374,P<0.01).结论:检测样品中乡镇医院及个体诊所样品合格率较低,检测项目中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低,今后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的监督,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技术指导和培训.

    作者:廉祖和;陈贞文;金霓虹;周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安全输血中进行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安全输血问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输血作为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医学治疗中起着重要性,而输血也可能引发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因而安全输血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另外保证血液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避免输血问题引起的医疗纠纷,提高健全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显得至关重要,检验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的整体水平.做好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可提高输血的安全性,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发展,要想提高安全输血的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加快落实质量控制错值得实施.如保证基础质量管理工作、重视血液检测环节的质量控制、处理好废弃物、做好防护工作均对安全输血中进行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彭先果;汪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论绩效比差在医院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针对医院药房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论述了绩效比差作为不同部门之间具有可比性的绩效参数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实现奖酬的公平分配,有利于医院药房建立客观合理的奖酬分配模式,激励员工奋发进取,增加医院药房的效益.

    作者:金旭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浅析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方法.方法:选取收治的一些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性化护理方法.结果: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效果.结论:依照临床妇产科具体工作要求及患者个性化差异,合理应用有效的护理沟通方式及各种相关技巧,努力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于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邢月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内科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并观察相应的内科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份至2010年4月份收治的11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病的诱因.我院采取的护理方法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干预与病情观察护理,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患者心血管疾病出现的诱因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情绪快速变化、气候变动、运动量短时间内大幅增加、胆固醇上升.符合上述四项诱因的患者分别有46例、11例、34例、27例.在护理服务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对病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提升,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复发风险,护理成效十分良好.结论:心血管疾病的常见诱因主要包括情绪的快速变化、气候变动、短时间内运动量大幅增加、胆固醇上升.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干预与病情观察护理在内的内科护理手段,可以有效改善疾病体征,增进保健意识,取得积极的应用效果.

    作者:曾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静脉输注甘露醇外渗的护理

    目的:讨论静脉输注甘露醇出现外渗后的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接受静脉输注甘露醇并出现外渗的30例患者为例,通过回顾有关处理措施总结甘露醇外渗的护理.结果:患者出现外渗后其穿刺处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的红肿.采用湿敷以及相关处理后,27名患者1-2d红肿消失.2名患者在3d后消肿.1名高龄患者(81岁)在处理4d后红肿消失.未出现软组织坏死病例.结论:甘露醇外渗经过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消除外渗的负面影响.同时为了减少外渗发生几率,需要做好预防护理.

    作者:张凤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病人的护理

    探究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及时有效的内科护理方法.总结分析对21例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急救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法.通过及时准确到位的护理,有效的预防了出血再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及时有效的内科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赵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氦氖激光治愈孕妇急性湿疹的一例报告

    氦氖激光波长632.8mm,是可见的红光,输出功率为10-40mw.原理: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组织愈合,消除炎症,加强吸收,减轻炎症区域充血和水肿,提高局部免疫功能.

    作者:王建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眼外伤手术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眼外伤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2011年1月间进行心理疏导处理的眼外伤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经过对其临床心理特征分析得知,眼外伤手术患者通常具有恐惧、害怕;紧张、担心;忧虑、沉默;消极、失望等不良心理,基于此对改组患者针对性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心理疏导.结果:125例患者均积极配合完成手术治疗,为日后的治疗愈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心理护理是依靠心理学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种知识和技能,它可以让帮助患者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帮助提升手术质量,将心理护理与眼外伤手术有效的结合,可显著减少患者心理问题,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杜雪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B超检查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B超在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中检查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患者158例,进行B超检查,比较B超诊断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学的诊断检查结果.结果:B超检查诊断出现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病理的诊断符合患者129例,诊断符合率为81.6%,出现误诊和漏诊的29例,误诊、漏诊率为18.4%.结论:B超检查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患者病理诊断符合率高,又由于B超存在检查过程所需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无副作用等优势,临床意义重要,值得在今后的诊断检查中推广使用.

    作者:赖小灿;苗德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螺纹钢筋贯穿人体胸腔1例成功救治拾掇

    2010年10月17日上午10时36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0急救中心接求救电话,在离城区约8公里一工厂内,一根直经约5mm的螺纹钢筋从患者李某某右肺上叶、前胸壁剌入,经左胸后壁穿出,露出体外的几公分长的钢筋沾满血迹.

    作者:徐先早;胡玲波;田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腹手术治疗138例贲门癌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经腹手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38例贲门癌患者分为腹组(68例)、胸腹组(23例)以及经胸组(47例)进行对比手术治疗分析.结果:经腹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几方面均优于胸腹组和经胸组(P<0.05),术后复发情况略微逊色.结论:经腹手术在配合吻合器使用的情况下,对贲门癌的治疗效果良好,尤其对扩散相对较轻的贲门癌患者来说,是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闫崇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液细胞全自动分析仪在白细胞分析时的影响因素及处理办法

    目的:了解血液全自动分析仪在白细胞计数时的影响因素及处理办法.方法:对常见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阐述项目的处理办法.结果:影响血液分析仪的主要因素有:疾病、药物、电压、磁场、声波、堵孔、工作人员的技术等.结论:白细胞计数报告应该进行审核,排除干扰后,再发出报告.医师要正确辨认异常结果的临床有效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叶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卒中的观察及系统护理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卒中的患者25例,观察患者各个阶段的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的变化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康复护理、饮食护理.结果:经过临床的系统治疗及护理,其中有22例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3例患者因病情危重而转往上级医院治疗.结论:脑卒中病程较长,治疗及护理起效慢,需要医护工作者的长时间的治疗及系统护理.通过系统、全面的护理,可以增强患者恢复的信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陆静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尿液常规检查是临床基础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临床各种疾病检查中常用的过筛检查手段之一;是评沽和治疗肾胜疾病常用的和不可取代的首选检验项目之一.尿液分析仪是测定尿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自动化仪器,此种仪器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一般包括酸碱度、亚硝酸盐、蛋白质、尿比重、红细胞、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酮体、白细胞、维生素C等化学成分.操作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原理、性能、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应该充分的了解,正确地使用自动化仪器,这样才能使尿液分析仪得出的结果更可靠、准确.

    作者:师红彪;陈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5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与1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好.

    作者:王奎;朱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症诊治探讨

    焦虑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障碍.其患病率较高,在普通人群中,其患病率为4.1%-6.6%.而在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当中,其患病率可达到50%以上.由此可见焦虑症和慢性心血管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治等方面,探讨慢性心血管疾病与焦虑之间的关系.说明对于慢性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的患者,抗焦虑治疗和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是同等重要的.

    作者:蔡丽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文件书写的常见缺陷与对策

    护理文书是患者病情变化及其治疗过程的客观反映,是护士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的具体体现及凭证[1],它真实全面地记载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护理和治疗措施[2].护理文书不仅反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文化素质、思维方式、知识范围和工作能力,也体现着医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之一.

    作者:田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夹板固定结合中药治疗桡骨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73例桡骨骨折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施治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8周后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73例患者中治愈者45例,有效者23例,无效者5例,总有效率93.15%,无一例发生筋膜室综合征.结论:中药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骨折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利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联苯苄唑乳膏治疗单纯糠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苯苄唑乳膏治疗单纯糠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科于2009年4月份至2010年4月份门诊诊治的56例单纯糠疹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我科采取的治疗手段,研究其临床疗效.我科应用联苯苄唑软膏进行对症治疗,要求患者将药膏涂抹在面部皮肤损伤处,并按摩片刻,直至吸收.每日涂抹一次.治疗期间停止其他外用药物的使用.治疗后,依据无效、有效、显效、康复的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56例患者中,12例无效,比例为21.4%.4例有效,比例为7.1%,17例显效,比例为30.4%,23例康复,比例为41.1%.总的来说,治疗总有效率为78.6%.治疗期间,无一例出现显著皮肤不良反应,预后效果良好;结论:针对单纯糠疹,应用联苯苄唑乳膏,可以有效治愈或者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同时不易造成皮肤不良刺激,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适于在治疗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尹雪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