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病人的护理

赵凤

关键词:肝硬化,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大出血
摘要:探究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及时有效的内科护理方法.总结分析对21例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急救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法.通过及时准确到位的护理,有效的预防了出血再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及时有效的内科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安全性,观察其应用效果,为临床中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的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份至2011年8月份收治的46例患有缺氧缺血脑损伤的新生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含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与72小时之后在血与尿β微球蛋白、肌钙蛋白T、肝功、D-二聚体这些相关指标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时,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心律失常、呼吸暂停、硬肿、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在血与尿β微球蛋白、肌钙蛋白T、肝功、D-二聚体这些相关指标上,对比出生后的24小时与72小时这两个时间点,对照组出现明显变化,观察组同样出现了显著变化,证明治疗有效.在出生后72小时,对照组与研究组在上述指标上的比较差异P均>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患者,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的心脏、肺脏、肝肾等无明显负面影响,不会损害机体代谢,有着看可靠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有效保护神经,有着积极的应用效果,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石延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探讨

    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所致.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随着年龄增长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运动功能减少和体内脂肪沉积,老年患者常有一些传统而又固执的不良饮食习惯,喜欢与年轻时攀比[1],因此老年人较易发病.目前我国约有2000多万2型糖尿病患者[2].而且患病率呈继续上升趋势,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胰岛素能促进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糖原分解的异生,是DM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段亚玲;田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并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降低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及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治疗组、中期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非手术)组.结果:早期手术组(P=0.030)及保守治疗组(P=0.011)的平均APACHE-Ⅱ评分均低于中转手术组.保守治疗组的死亡率均低于早期手术组(校正χ2=6.58,P<0.01)和中转手术组(校正χ2=4.98,P<0.05).结论:应积极应用和推广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指征合理确定SAP治疗方案是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唐海静;顾超;龙胜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探析

    在老年人群中多见的慢性心力衰竭多表现为心室充盈或射血的能力受损,由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的损害所引起的,这种病症常易并发心律失常,由于恶性的心律失常而发生的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在早期的时候,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者早中期的干预与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就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阳永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其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患者思想压力大,怕传染给别人,怕受人歧视,易产生自卑、恐惧、焦虑、忧郁、悲观厌世等情绪.由于经济及工作等原因,多数患者强化期治疗结束以后,自觉症状稍有好转就不再坚持治疗,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因此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美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31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结安胶囊在治疗乳腺增生病中的疗效.方法:将我科门诊2010年6~12月313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8例,口服消结安胶囊治疗;对照组135例,应用乳宁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乳房疼痛缓解和乳房肿块明显缩小,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结安胶囊在治疗乳腺增生病中的疗效较乳宁颗粒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侯祥芳;邢志伟;宋爱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58例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在临床应用及并发症预防方面均获成功.结论: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应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护士具备熟练的穿刺技术,患者输液期间护士要认真巡查,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

    作者:李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膝关节疾患晚期的常规手术之一,通过安全的功能重建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是安全的临床手术之一,具有风险低,成功率高的特点,90%以上的的患者术后症状减轻,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TKA可有效缓解终末期膝关节病变患者的疼痛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被誉为骨科领域成功的手术方法之一,这是近几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手术中各部分的配合就显得很重要.

    作者:陈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性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专家研究认为:可能与早婚、早孕、多产、卫生习惯不良、性生活开始早,性伙伴多,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在18岁以前就开始性生活的女性.其发病年龄以35~39岁和60~69岁的妇女,20岁以前少见.近几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原因与女性生活习惯的改变、婚前性行为呈低龄化趋势关系密切.据文献报道,我国青少年目前性成熟年龄普遍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3~5岁,在20岁的年轻人中,80%有过婚前性行为.故对性成熟期女性进行宫颈癌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孙瑞菊;王梅;杨恒艳;田秀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30例二次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二次瓣膜置换手术病人为什么会有较高的病死率,总结心脏外科瓣膜置换的治疗经验及方法.方法:研究二次瓣膜置换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瓣周漏(16例),瓣膜损坏(4例),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血栓及内皮增生(2例);术前心功能分级:Ⅱ级5例,Ⅲ级22例,Ⅳ级3例.结果:30例病人中死亡4例,病死率为13.33%.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其中低心排综合征2例,肾功能衰竭1例,呼吸衰竭1例.结论:术前患者的心功能与再次瓣膜置换的病死率密切相关,因此术前心功能不好的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白雷;姜博;马彦敏;顾继伟;方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皮下出血与按压时间的研究

    目的:探讨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时间与注射点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把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后按压5-10秒,对照组注射后按压5分钟.结果:采用χ2检验,结果显示P=0.247>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5-10秒即可有效地预防皮下淤血,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宣小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20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并分别接受单纯穿孔修复术和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B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单纯穿孔修复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陈久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10年-2011年安阳县学校饮用水微生物检查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对2010年-2011年安阳县学校饮用水微生物检查结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按GB/T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2010年-2011年安阳县所在学校的392份水样标本进行检测,并以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统计得知,本次研究中的392份标本中水样总体合格256份,合格率为65.31%.微生物检测合格345份,合格率为88.01%.安阳县学校的饮用水质量相对良好,但有关部门还应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水样合格率,减少水体污染,提高居民特别是学生的饮水质量.

    作者:杨长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关注护生需求,创新带教工作

    目的:实习初期护生状况及需求,为护生创造更有利的实习条件,轻松、愉快的完成实习计划.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完善带教方法.结果:护生满意度大于96%,4%的护生不喜欢提问式.结论:良好的实习环境及完善的带教计划能让护生较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作者:左兰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目的:加强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方法:风险管理与护理质量管理相结合,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使护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常规化.结果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增强.结论:只有加强风险管理,才能消灭不安全因素,保证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陈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1例围产期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为9.4%,多数病例表现为妊娠期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及时观察和护理能有效降低其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发生.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

    目的:观察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治疗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血清中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不良反应3例,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6例,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为73.9%,两组疗效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血清中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崔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肾小球病引起的具有以下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大量蛋白尿(≥3.5g/d)、高脂血症、水肿、血浆蛋白低(≤30g/L),病情严重者会有胸膜腔积液、无尿表现,其中前两项为诊断所必须.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本病的首选药物,该药是通过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影响肾小球基膜通透性而达到治疗作用.应用激素时必须注意:起始用量要足,撤减药要慢,维持用药要久.完善护理措施,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目的.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卡托普利对AS的逆转作用或消退作用.方法:随机抽取超声证实的原发性高血压并AS病变患者80例,其中实验组、对照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取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这一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施贵宝公司生产卡托普利12.5mg,tid,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6和12个月之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病变类型、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IMT降低,血管内径增加效果更明显,而对照组却无相应变化;实验组治疗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没有.结论: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显著,对AS病变具有良好的消退作用.

    作者:王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胫前闭合性挫伤致皮下软组织坏死2例治疗心得

    本文报告了2例胫前闭合性挫伤致皮下组织坏死的治疗心得,认为胫前闭合性损伤后,疏忽大意,未能及时处置,才是导致皮下组织大面积坏死的关键因素.

    作者:李福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