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蔷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后环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培养护理实习生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动手能力的第一步[1].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跨入临床工作岗位的桥梁,是成为一名合格护士或助产士的关键阶段.产科是助产专业临床中必不可少的科室,还要接受护理专业实习生,且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因此,在实习生带教方面,应因人施教,进行阶梯式带教.本文就如何做好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工作,谈谈带教体会.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重度子痫前期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常见且为妊娠特发,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全身各系统靶器官血流灌注减少而造成损害,出现脑、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1].
作者:吴淑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是总结交流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本文通过术前和术后护理二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术前护理从加强护患沟通,心理护理和特殊患者的护理来说明其重要性;而术后护理从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说明,从而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余桐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常规超声及弹性超声成像两种超声成像对于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乳头溢液患者109例,术前均采用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两种超声对乳房进行扫描成像,且术后的病理标本保留送检,与超声成像所得的病因诊断作对比.回顾性地探究两种超声成像诊断乳头溢液病因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种超声成像在乳头溢液患者的病因诊断中,准确率达到了87.16%,其中对于乳管扩张、乳管炎、乳管内乳头状瘤以及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00%、81.08%、88.10%以及100.00%.结论:两种超声成像对于乳头溢液患者的病因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该法具有方便、快捷及无创伤等优点,临床上可以使用该法诊断乳头溢液病因.
作者:蓝志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术访视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手术访视记录单,术前访视,术中安抚与鼓励,术后随访与评价的方法,获得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吴景瑜;胡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程度及临床特点,探讨与之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将30例窒息新生儿按孕周、体重、窒息程度、宫内窘迫、体温多因素进行分组研究,并将各器官的功能损害分为轻度与重度加以分析.结果: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率为86.8%,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55.6%.窒息后器官损伤占首位的是大脑,其次为肾脏、心脏、电解质、胃肠、代谢、肺脏、肝脏.多器官损害随脏器损害个数的增加重度器官损害发生率逐渐升高,且死亡率亦升高.结论:器官损害发生率及程度与孕周、体重、窒息程度、低体温有相关性.注意保暖,减少冷损伤,提高医护人员复苏水平,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器官损害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陈静;周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其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患者思想压力大,怕传染给别人,怕受人歧视,易产生自卑、恐惧、焦虑、忧郁、悲观厌世等情绪.由于经济及工作等原因,多数患者强化期治疗结束以后,自觉症状稍有好转就不再坚持治疗,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因此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美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新药的开发与研究的必经阶段之一就是临床试验,而药物临床试验的主要作用就是评估新药的疗效和检验新药对正常健康人是否有毒性或其他害处.药物临床试验的规范性、安全性、数据真实性、试验能否换来人类生命健康是广大人民和药品监管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就我院在新药I期临床试验中对对实验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作如下阐述.
作者:余立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38例有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行肝动脉插管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硬化肝血管瘤体,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瘤体供血动脉.结果:栓塞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肿瘤平均缩小45%、75.0%、80.9%.所有患者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坤前;李发旺;朱恩全;郭颢;李文良;曹勇;段静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胃肠减压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更是普外科患者非常重要的诊疗措施,在普外科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引流胃肠液或气体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重点是置管前和置管后的护理.
作者:韩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调查表明,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有症状需要治疗的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多万.为此,注重乙肝疾病的检测,以便及时预防与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郭和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急诊现有和潜在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是有组织、系统消除或减少造成风险事件发生,大限度地化解和降低风险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实现大安全保障.作为医院的高风险科室,急诊室护理具有风险水平高、不确定性强、复杂多变以及后果严重等特点,护理风险始终隐含在护理操作各环节和过程中,因此,必须重视与加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
作者:付绍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孕妇头盆不称情况进行判断,研究其可能的基本方法.方法:采用阴道检查和B超检查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孕妇进行初步检查,并探究其发病的基本原因.结果:决定孕妇分娩是否顺利的主要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相互影响,四者协调又无常可顺利经阴道分娩.结论:头盆不称是引起难产的常见也是首要的原因,难产时如果处理不妥当,将给母婴带来严重危害.
作者:战亚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静脉用药是临床上主要治疗措施,包括静脉推注和静脉输液,二者都是将大量无菌溶液和药液直接滴入静脉,以达到补充能量和水分,维持水和电解质碳碱平衡,增加血容量,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在临床上,反复的穿刺及穿刺在视觉痛觉上的反应易导致患者的耐受力降低,同时输液微粒堵塞毛细血管,使血流不畅而出现栓塞.这就要求对传统静脉用药技术进行改进,避免并发症.
作者:段庆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手段,多通过药物治疗加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加以控制,因此只有综合合理的治疗,才能有效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云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作者分析了我国护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和人本管理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供大家参考借鉴.
作者:孙庆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就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探讨其在医学保健中的具体作用.方法:采用回顾型分析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62例病患患者进行药学心理学的治疗并进行观察,根据观察所得的资料总结出其在医学保健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效果.并且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在医学保健的领域中取得更好的服务成绩.结果:通过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应用,我院162例患者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舒缓,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身体健康指数上升,幸福指数上升.结论: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应用,能够获得更佳的药效效果,为我国医疗机构的用药管理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医疗保健的质量.
作者:孙亚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增服曲美他嗪)和对照组(未服用曲美他嗪),两组患者分别在用药前以及在用药12周后对其进行检查,并评价患者心肌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与治疗前以及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心肌功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振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对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以本辖区内90名脑卒中后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项目,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及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S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发生卒中后抑郁的危险,提高其康复水平.
作者:高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自2011年03月-2012年02月采用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共40个椎间盘.结果:本组病例取得良好疗效,优良率达90.6%.结论:PLDD是一个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比较安全,并发症少,经费较廉等优点.
作者:柴智;郭培刚;张国保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