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然
目的: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探讨完全静脉营养在胃肠肿瘤术后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中的效果,并对其应用中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法对我院自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利用随机分析法将患者打乱,按照顺序以十为单位进行抽取,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病患,治疗组100例病患,对治疗组的患者应用完全静脉营养,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平常的临床护理,即患者护理时常用的静脉分批输液营养,通过资料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经过护理过后的相关指标异同来显示其护理过程中的优势.结果:治疗组的100例病患经过完全静脉在胃肠肿瘤术后进行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患者的满意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并发症状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0名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我院对200名患者进行完全静脉营养护理以及常规静脉分批营养护理的对比分析,充分体现了应用全静脉营养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是一种十分人性化的做法.
作者:周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下肢动脉检查结果为对照标准,探讨MSCT的CTA检查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中对不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病变类型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临床及(或超声)提示有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病例72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21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5.3±6.8岁.所有患者行64排CT直接去骨CTA(DE-BR-CTA)检查,获取容积再现及大密度投影图像,2周内行DSA检查,并将结果与DSA结果进行对照.使用Kappa分析的统计方法分别进行DSA与CTA的一致性评估.结果:大腿段主要血管的DSA和CTA比较,Kappa值为0.912.小腿段主要血管比较,Kappa值为0.862.足部主要血管比较,Kappa值0.692.结论:MSCTA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中,大腿段,小腿段主要血管的狭窄闭塞判断与DSA结果比较一致性良好,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有重要诊断价值;对足部血管的一致性较差.
作者:郑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周期性麻痹(周麻)系一组以反复发作性软瘫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以低钾型常见,多与钾盐代谢障碍有关.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TPP)主要分布在亚洲国家,尤其在我国和日本发生率较高,为甲亢患者的1.8%~8.8%,男、女之比约为70:1.本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TPP患者68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陆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当归芍药散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从门诊病人处方中筛查和发现;结果:当归芍药散是一首简、便、验、廉、妇科临床应用较多,加减灵活,而且效果较好的一首经方;结论:对此方在治疗姙娠腹痛、月经不调、痛经、姙娠高血压、庚年期综合证,具有较好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郑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金双岐联合泮托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在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经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给予泮托拉唑40mg qd、阿莫西林1.0g bid、甲硝唑0.4 bid,金双岐1.5g po bid,与抗菌药物间隔2h服用,疗程10天.对照组47例给予泮托拉唑40mg qd、阿莫西林1.0g bid、甲硝唑0.4 bid,疗程10天.4周后复查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比较两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53例,根除46例,根除率86.8%,对照组47例,根除30例,根除率6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金双岐联合泮托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在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付劼;鲁红利;侯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创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2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按制定的标准评价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0%.经X2检验,两组患者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俊;罗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对PICC贴膜夏季过敏患者用0.5%活力碘无菌纱布换药处理,在做好无菌操作的基础上,妥善固定PICC导管,加强心理护理,详细健康教育,患者皮肤过敏好转直至治愈出院.
作者:赵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讨论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36例患者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7min,失血19ml.随访3个月至2年,原手术部位无囊肿复发.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好方法,患者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左步清;周小军;徐发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求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期间,对来我院60例骨伤患者进行VSD治疗;先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填充,之后持续负压吸引治疗7天,观察其效果.结果:病人经过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伤口完全治愈的32例,有显著效果的21例,无效4例,总治疗有效率达到95%,没见感染现象发生.结论:对骨科创伤病人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能排出渗出液和坏死组织,避免细菌感染,因为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志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院感染在现在医学中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如何避免院内感染给病人带来痛苦和医务人员如何提高自我防护来减少不必要的职业暴露所带来的危害,转变成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在口腔科的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医疗器械与患者的唾液,血液直接接触并刺破口腔组织,如HBV,HIV,HCV等病毒,可通过血液污染的器械经手传播而造成院内感染,因局部麻醉,口腔科的护理工作较比其他科室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要大,加上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飞沫,粉尘,有毒气体,使得口腔科护理工作的职业暴露与防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结合本人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口腔科护理工作的职业防护进行论述.
作者:尚德慧;丛娟;倪洪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也逐渐增多.目的:探讨高龄输尿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术前指导以及术后护理.方法:总结 50例高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充分进行呼吸道及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效果良好,均未发生尿路感染及肺部并发症.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呼吸道、胃肠道准备及术后加强对尿管护理和针对老年患者的疼痛护理,对减少高龄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强化公共卫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获得了更多人的赞誉和认可,但是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难点和问题.本文首先较为详细的分析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然后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和建议,对以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更好展开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作者:于海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气管切开手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生命支持治疗手段,气管切开为紧急抢救创造了条件和争取了时间.然而这种有创性人工气道失去正常气道温暖、湿润气体和阻止细菌侵入功能,且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极易引起下呼吸道并发症而加重病情[1],气管内套管进入人体体腔后会附着大量的有机物,不彻底的清洗干净,会在气管内壁形成一层生物薄膜,阻止消毒剂穿透,将微生物包裹在其内,若清洗不当,导致局部和肺部感染而加重病情,故金属气管内套管消毒是预防局部感染和肺部并发症的关键,现将三种清洗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游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文章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就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就像阐述.
作者:林小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院作为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机构,与人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医疗机构与患者的纠纷却屡见不鲜,而脑颅外科患者与护士的纠纷极易引发.纠纷一旦发生将阻碍医院正常工作的开展,也影响医院的声誉.解决脑颅外科患者与护士的纠纷,已迫在眉睫,需要护士,管理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
作者:黄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小儿急性喉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好发于6个月-3岁的儿童,以声嘶﹑犬样咳嗽,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及发热﹑烦躁,严重时出现三凹征等临床特征,其特点是起病较急且病情发展快.同时由于小儿喉部粘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时易发生肿胀,而引起喉梗阻,导致严重缺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全身衰竭而死亡.
作者:徐晓丽;冉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疗及护理.方法:对本院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年收治的29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证实29例均有脾破裂,6例合并有肝破裂.行脾切除29例,肝修补术5例,1例肝右后叶破裂修补困难,行纱布条填满,1周后分段拔出,29例全部行手术治疗痊愈.结论:早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关键.合理的院外急救和围术期护理,在外伤性脾破裂的救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崔连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论: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该合理、正确的选择患者及手术时机.
作者:王彦成;李坤;丁志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总结20例胎盘早剥的护理.强化高危妊娠的管理,重视有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的孕妇:严密观察病情,重视不典型症状,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迹象,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母婴死亡率,本组20例患者11例发生子宫胎盘卒中,9例发生产后出血,5例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合并肾功能衰竭,因发现、处理及时,均痊愈出院.
作者:刘德华;曹成铁;张艳萍;潘淑梅;宫雪;符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5年5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63例新生儿NEC患儿作为研究组,按照1:2比例选取同期住院的非NEC患儿126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找出与新生儿NEC发病有关的相关因素,再将这些单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NE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口服消炎痛、口服维生素E、加奶速度过快、母乳喂养、发病前合并呼吸暂停、败血症、贫血、动脉导管未闭、休克共11项因素,与NEC发生有关联.结论:NEC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早产儿、败血症、加奶速度过快是新生儿NE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对NEC的发病起保护作用.
作者:陶源;姜毅;晁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