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
目的:研究SOD在防、治放疗、化疗综合症的特别功效.方法:口服不剂量人源SOD对受辐射24小时小鼠畸变率的检测报告,另外对中老年癌症患者防、治放疗、化疗中的口服效果进行跟踪、检测确定疗效.结论:采用SOD制剂减轻放射治疗肿瘤病人的放射化疗病综合症,具有特殊疗效,对病人治疗奠定好基础.
作者:张英;尚丽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为了探索病毒性肝炎在榆中县的发病规律,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对榆中县2010年-2011年发生的1237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资料整理与分析.对象与方法:统计2010年和2011年榆中县病毒性肝炎疫情报告卡片,并逐一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登记、统计.结果:了解清楚了全县1237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并给予的一定的预防措施和见意.
作者:赵黎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通过二种不同的空气消毒法对比选取更适合本医院的消毒法.
作者:焦明洁;包红;许荣莉;郁贤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检查申请单是重要的医疗文书,其质量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还关系到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临床实践中检查申请单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医技科室造成困扰,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申请单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讨论,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英英;赵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浅静脉留置针在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临床82例患者采用一次性浅静脉留置针实施静脉化疗的应用,一针穿刺成功77例,二针穿刺成功4例,1例穿刺失败.其中发生顺铂渗漏1例,渗漏率1.2%,是病人上厕所后渗出,经冰敷6h后局部无不适.静脉炎3例,发生率为3.6%.,经外敷土豆片及50%硫酸镁湿敷后症状均缓解.结论:临床上运用静脉留置针可保护血管,减少穿刺疼痛,减轻了病人病痛,提高了工作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融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的患者,在其围手术期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察其护理前后患者生理和心理变化.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配合度、不良心理、对疾病认识度等均有明显改善,明显提高骨折愈合率.结论:对四肢骨折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作者:徐萍;王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疾病过程中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发生率及与剂量用药时间,躯体情况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随机所分的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5年内利培酮组TD的发生率稍低于氟哌啶醇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5-10年间利培酮组T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P<0.01),小剂量用药时利培酮组TD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P<0.01)而大剂量时利培酮组TD的发生率也低于氟哌啶醇组但不很明显(P<0.05).在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中TD的发生率两组均高于无躯体疾病者.而利培酮组在合并躯体疾病患者中TD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结论:利培酮在小剂量、长期应用及治疗合并躯体疾病患者过程中TD发生率均低于氟哌啶醇组.
作者:范汉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区2011年1-10月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对本区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166例本地户口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从1月份的82%降至10月份的52%,尤其是2011年6月开展分娩镇痛后,剖宫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通过新技术的开展、产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行政干预,本地区的剖宫产率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开展分娩镇痛后,剖宫产率显著下降,有效控制了无指征剖宫产,基本杜绝了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王东红;陈善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为提高临床诊断率,探索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了解不同影像学检查对老年腰椎间盘退变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明确腰、腿部疼痛病因患者中58例被MRI检查证实有椎间盘退变疾病的患者,回顾分析DR腰椎平片检查结果、MRI检查及改良Pfirrmann分级结果,对照分析MRI检查与椎间盘造影对引起腰疼病变椎节诊断结果.结果:58例患者中,DR腰椎平片提示正常者23例,提示椎间盘退变者35例.DR腰椎平片检查阳性者,MRI检查均有椎间盘退变疾病;DR腰椎平片检查阴性者,经MRI检查有椎间盘退变疾病者23例.MRI检查与椎间盘造影对引起腰疼病变椎节诊断结果对照显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检查能较早且较为准确的诊断老年腰椎间盘退变疾病,而椎间盘造影在确定引起腰疼的椎间盘退变椎节诊断中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健;庞丹阳;王敏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增服曲美他嗪)和对照组(未服用曲美他嗪),两组患者分别在用药前以及在用药12周后对其进行检查,并评价患者心肌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与治疗前以及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心肌功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振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肌梗塞合并高脂血症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60例患有心肌梗塞合并高脂血的患者对其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即为生脉治疗组.测定左心室的射血分数、肌酸磷酸酶、血清肌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血清低密度蛋白胆固醇.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两周之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生脉治疗组的患者其LVEF提高,P<0.05.而两组患者其TC、LDL-C、TG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24小时之后,患有心肌酶检测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其CK、LDH、CK-MB均降低,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可以提高心肌梗塞合并高血压患者其LVEF,不断降低血清LDH、CK-MB、CK,能够改善心肌的功能,对血脂没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结安胶囊在治疗乳腺增生病中的疗效.方法:将我科门诊2010年6~12月313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8例,口服消结安胶囊治疗;对照组135例,应用乳宁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乳房疼痛缓解和乳房肿块明显缩小,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结安胶囊在治疗乳腺增生病中的疗效较乳宁颗粒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侯祥芳;邢志伟;宋爱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社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奕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从诱发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出发,对目前社区高血压病的日常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实践进行综述,使高血压病得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刘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上海地铁员工的精神卫生知识、信念和行为状况,为开展职工精神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整层随机抽取上海轨道交通3号、4号线300人,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其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状况.结果:地铁职工精神卫生知识信念与行为的正确率总体水平较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职工精神卫生知识、信念与行为的正确率有所不同.结论:地铁职工精神卫生知识、信念较缺乏,心理健康行为也较差,应加强职工的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
作者:龚春丽;倪凤娣;冯柳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83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对期末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景教学对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显著意义.
作者:侯晨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例盆腔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的临床资料,讨论炎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结果:盆腔术后炎性肠梗阻一般经保守治疗有效.结论:盆腔手术前尽量控制炎症,一旦发生尽量保守治疗.
作者:谭爱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的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能.方法:用药第一天,早上患者口服米非司酮50mg,用药12小时后再次口服先前剂量的一半,第二天用药与第一天相同,两天合计药量为150mg.用药第3天开始配合米索前列醇,剂量为600μg.结果:120例患者自身孕囊整体向下排出体外,临床表现为患者平均出血时间为6天左右;孕囊在原始位置破裂开,先将绒毛组织排出,而后,蜕膜逐渐脱落排出体外,此类患者21人,前后患者平均出血时间为12天.有7例患者在口服完米非司酮药物后孕囊自然排出体外.有2例患者无明显药效,为患者实施清宫手术使患者妊娠结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无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药物流产成功率高.
作者:沈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的晚期产后大出血产妇共68例(院外分娩40例,我院分娩28例);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6岁;初产妇42例,经产妇26例;68例均为足月妊娠,剖宫产60例,顺产8例;68例中发生重度贫血的18例(26.5%),休克5例(7.4%).
作者:赵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关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2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西药的情况下,进行中医的辩证疗法,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2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有良好的缓解,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症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并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应华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