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汉同
随着新药物的广泛应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RD)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国内有报道,因ARD而导致死亡病例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7%[1].我院是小的综合医院,门诊输液室主要病员为儿科、内科病人,其他科室病员相对较少.每日输液,肌肉注射合计在50-80人次.近几年来,也发生过数起较严重的ARD.为了更好地对ARD进行及时处理,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笔者对于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加强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胡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腺性膀胱炎(CG)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SABC)检测了12例膀胱普通炎症组织[B组],25例腺性膀胱炎组织[C组]EGFR的表达,并以16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为对照,运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和比较.结果:EGFR在A、B、C三组中的表达,统计表明与A组B组相比,B组变化无差异(P>0.05),C组表达明显增高,A组与C组、B组与C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EGFR在腺性膀胱炎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CG可能是癌前病变的一种形式,而且在CG中,如果高表达的EGFR可能预示着复发.
作者:伍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护患沟通技巧.方法:根据实际工作,总结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护患沟通技巧.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减少纠纷,提高满意度,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
作者:仇艳;封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论: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该合理、正确的选择患者及手术时机.
作者:王彦成;李坤;丁志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至今仍然是个迷,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分析和大量的生物实验,发现与癌症发生关系密切的内外因素,从而给予有效预防.结果:心理因素占比例大,约50%,根据科学家目前的研究,原因主要是不良情绪能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功能,其次是生活习惯等.结论:调整心理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癌症.
作者:张凤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电治疗胃结肠息肉的治疗效果和优势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到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内镜下检查的消化道息肉患者168例,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在内镜下行微波烧灼、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切电凝、粘膜下切除等多种不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68例患者,供发现345枚息肉,单一息肉(单发病灶)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就痊愈,多发息肉的患者一次多切除12枚.患者在手术中明显出血的患者1例,使用金属钛夹夹闭且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进行止血.术后肠道出血患者2例,1例患者乙状结肠息肉患者在术后病理检查可见核大的异形细胞疑为早期癌变,再行手术治疗,患者出现的轻度腹胀或者微疼在术后2~8h消失.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为发现复发患者.结论: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采用肠镜下合适的切除方法治疗胃结肠息肉,对于保证成功切除和预防烧伤、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种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
作者:武崇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由于血小板制品具有显著而难以替代的止血疗效,因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既便如此,血小板制品在临床上仍长期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况,未来的供需矛盾还会更加突出.从全血中手工分离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方法有富含血小板血浆法(PRP法)和去白膜法(BC法[1]).欧洲各国应用白膜法分离制备汇集血小板[2,3].目前国内制备浓缩血小板的2种方法都在应用.下面就血小板的保存作一综述.
作者:黄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的防治效果分析.方法:对我社区收治13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降血压药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规范化的管理.管理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疾病知晓率、管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不断完善高血压规范管理,能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健康发展.
作者: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且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也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老年痴呆现象也逐渐增多,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老年痴呆病患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减少患者的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其的生活质量,更好地提高我国的护理水平.
作者:郭建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儿感冒宁糖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1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为81.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感冒宁糖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光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又俗称煤气.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几乎任何燃烧设备都可产生一氧化碳,不注意环境通风,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可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常导致全身组织缺氧,脑组织对缺氧耐受性差,易产生神经系统严重损伤,甚至造成死亡.
作者:李让丰;丁乃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肛肠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肛肠患者75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38例和常规护理组37例,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患者满意度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在对于缩短肛肠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以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蔚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网状结构功能高度抑制的结果.昏迷病人的运动和感觉完全丧失,任何刺激都不能唤醒.昏迷按程度可分为深昏迷和浅昏迷.在昏速状态下,可产生许多并发症,有些并发症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如果不注意加强观察和护理,直接会影响到治疗的成功与失败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经膀胱镜壳入路治疗膀胱结石的护理.方法:对182例用F21膀胱镜进入膀胱,输尿管镜通过膀胱镜壳进入膀胱碎石,负压吸引球吸出碎石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本组182例均一次碎石成功,无并发症,手术时间一般在20-40分钟.结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及术后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院作为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机构,与人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医疗机构与患者的纠纷却屡见不鲜,而脑颅外科患者与护士的纠纷极易引发.纠纷一旦发生将阻碍医院正常工作的开展,也影响医院的声誉.解决脑颅外科患者与护士的纠纷,已迫在眉睫,需要护士,管理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
作者:黄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龙氏正骨手法是康复科的一种治疗方法,银质针导热治疗则是目前疼痛科治疗软组织疼痛的常用方法,我院疼痛科创新性地把两种方法结合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这其中医生的综合知识固然重要,优质高效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诊疗质量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陆薇;肖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卡托普利对AS的逆转作用或消退作用.方法:随机抽取超声证实的原发性高血压并AS病变患者80例,其中实验组、对照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取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这一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施贵宝公司生产卡托普利12.5mg,tid,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6和12个月之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病变类型、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IMT降低,血管内径增加效果更明显,而对照组却无相应变化;实验组治疗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没有.结论: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显著,对AS病变具有良好的消退作用.
作者:王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大蒜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使得其作为预防保健和治疗用药,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应用.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大蒜或大蒜制品,可以降低癌症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在动物和细胞培养模型中所做的实验研究发现,大蒜及其衍生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的作用.目前认为,含硫化合物是大蒜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本综述就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成分抗肿瘤的机制进行总结.
作者:李汇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胸腺肽a1(Tal,日达仙)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在肿瘤的生物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Tal对口腔恶性肿瘤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现状做简要综述.
作者:王蕴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以提高检验质量.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检验过程中引起误差的因素.结果:通过对研究样本进行检测,并与患者病历比较,分析出血常规检验过程误差因素:包括患者的自身原因、试剂原因、仪器原因、方法原因、检查人员原因等方面.结论:通过针对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合理对策,防止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能够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鉴别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章国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