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玲
目的:对临床上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把我院在2009-2011年间收治的75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分为常规胃镜治疗组和无痛胃镜治疗组两组进行治疗,普通未经治疗组患者37例,无痛胃镜治疗组患者38例,根据患者异物种的类和不同形状选择治疗器械和治疗措施,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术中反应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胃镜组37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成功取出异物,占本组患者的94.60%,无痛胃镜治疗组38例患者中有37例成功取出异物,占到本组患者总人数的97.37%,两组患者成功率进行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无痛胃镜治疗组中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出血、呛咳等症状的患者8例占到本组患者总人数的21.05%,普通胃镜治疗组患者中有上述不良症状的患者21例,站本组患者总人数的56.76%;无痛胃镜治疗组患者中有咽炎、吸入性肺炎等术后并发症的患者4例,占本组患者的10.52%,普通胃镜治疗组中上述并发症的患者27例,占所有患者的72.9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性较大(P<0.0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中有1例常规胃镜治疗组患者因为病程比较长,并且症状有恶化倾向转为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在临床治疗当中,利用胃镜进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手术是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且在临床治疗中已经比较成熟,无痛胃镜取出异物治疗较常规胃镜治疗有着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依存性好等优点.
作者:王强;朱竹;徐利;魏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鼓室成形术主要是胆脂瘤型中耳炎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在彻底清除中耳乳突病灶,防止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基础上保留并重建中耳鼓室正常结构,提高中耳传音功能,恢复实用听力的耳显微外科手术.由于这种手术对术后的功能恢复要求较高,围手术期护理也较传统的乳突根治术有了新的变化,且越来越成为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明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保护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与效果.方法:以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8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脑保护剂依达拉奉,对组使用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4天及21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治疗21天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4天及21天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优于对照组,在治疗21天后,疗效由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有效保护脑梗死患者神经细胞功能,提高脑梗死患者预后水平.
作者:陈小兰;金肖;阮佳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有效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9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急救治疗,总结护理体会.结果:89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存活84例,存活率为94.4%,其中抢救无效死亡3例,2例致残.结论: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飞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探讨绞股蓝茶、加锌绞股蓝茶、加VC绞股蓝茶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SOD及MDA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健康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白酒模型对照组、绞股蓝茶组、绞股蓝茶加锌组和绞股蓝茶加VC组,用各自受试物饲养30天后,测定血清中SOD的活力和MDA的含量.结果:1.与白酒模型对照组相比,绞股蓝茶组,绞股蓝茶加锌组,绞股蓝茶加VC组,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绞股蓝茶组相比,绞股蓝茶加锌组和绞股蓝茶加VC组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绞股蓝茶组、绞股蓝茶加锌组和绞股蓝茶加VC组具有提高雌性小鼠血清SOD的活力和降低MDA含量的能力,具有保护小鼠肝脏的作用,且绞股蓝茶加锌组和绞股蓝茶加VC组比绞股蓝茶组作用强.
作者:沈丽君;许秀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艺术对终末期肾脏病(CKD5期)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36例CKD5期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将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投诉进行比较.结果:加强护患沟通后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服务质量检查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由加强前的21次减少到加强后的4次,前后比较差异明显.结论:护患沟通艺术的应用,能够提高CKD5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投诉,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操少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鼻腔疾患病种多,较为复杂,特别是鼻窦炎和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疾病之一.鼻内镜鼻窦手术是近年来鼻科领域中对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诊治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的鼻窦根治术相比具有术野清晰、手术彻底,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粘膜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使其生理功能得到恢复的功能性手术.我科长期开展鼻内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戴香;冯翠萍;黄小华;王建琼;谭秀茹;梁分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伸直性膝关节僵硬临床上比较多见,骨折是常见的原因.膝关节僵硬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对此类疾患,膝关节周围组织松解、股四头肌成形术是应用较多的术式.术后多依靠患者自身功能锻炼或辅以中药熏洗、按摩、手法扳动来巩固疗效.但因患者术后疼痛、膝关节和股四头肌重新粘连等因素的影响,膝关节功能虽有改善但并不十分满意.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持续被动活动)理念应用于临床以来,伸直性膝关节僵硬的治疗有了明显改观.分析我院2009.12-2010.12应用CPM机械辅助治疗的伸直性膝关节僵硬患者,证实疗效较好.
作者:张丽萍;阿米娜·具来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83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对期末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景教学对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显著意义.
作者:侯晨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外科监护病房患者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于2010年10月份到2010年9月份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例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预防,经检查有2例患者出现肺栓塞的情况,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肺栓塞在临床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发现后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预防.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很重要,如果发现患者有不明原因的胸闷、气促或者是咯血甚至晕厥的情况发生时,要尽快的按规定程序检查,并确诊,才可以降低肺栓塞的致死率.
作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导致的胆管损伤原因、预防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行胆囊切除术临床患者病例14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在实施的过程注重对Calot 三角的解剖操作,并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胆管损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过程中,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正确对Calot 三角实施解剖操作,能够有效预防胆管损伤,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毛国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思密达对于新生儿胃出血患儿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新生儿胃出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2.09%(31/43),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对于新生儿胃出血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的出血症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显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中的应用于相关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期间收治的于门诊注射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共500例,随机性分为2组,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具有稳定性、尊重性、技术性、语言艺术性的沟通方式,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沟通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同期两组患者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与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投诉率更低,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仅能使护理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服务,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随机应变能力,不仅使医院门诊注射室的窗口作用发挥更佳,还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应.
作者:张建琴;王屏;唐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急救治疗,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和护理后,治愈63例,治愈率为92.6%,死亡5例.3例患者出现造影剂过敏症状,其他患者未发现明显的过敏反应或脑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及时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正确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干预,对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房小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健康教育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期,减少疾病复发率、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但在实施过程中,有效的健康教育必须贯穿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全过程,否则实施计划就不能实现.1 对慢性病人健康教育患者因患病多年,大部分人出于自身经济状况考虑,到处打听老中医名号、广告等传言,试图找到一种既经济又便捷的治疗方法,不考虑游医有无医学常识和有无执业许可证,结果花钱不少,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健康意识淡漠,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维护自身健康的知识.
作者:查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仰卧位相比,头部抬高倾斜15°(俯卧位15°)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2009年6-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32例早产儿进行分组比较(两组),仰卧组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俯卧组头抬高15°偏向左或向右,仰卧或俯卧时间≥12h/ d,疗程5~7 d.观察期间若患儿出现呼吸暂停,给予托背、刺激足底,使其恢复自主呼吸,并经统计学比较.结果:俯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仰卧组,发生呼吸暂停次数少于仰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俯卧位辅助治疗呼吸暂停安全有效.
作者:郭灵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病人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05年8月份到2011年10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患者56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8例观察组(脑内血肿清除联合沟通脑室引流脑脊液治疗组)和28例对照组(单纯行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头颅CT检查,观察组患者显示脑内血肿已彻底清除,脑积水缓解;对照组12例患者CT显示扩张脑室术后较术前变小,并显示3、4脑室有部分畅通、脑积水缓解;另16例患者脑积水程度CT显示术前术后无变化,同时显示3、4脑室仍闭塞,经行脑室外引流术后脑积水方得到缓解.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了3个月的随访,按ADL分级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脑内血肿清除联合沟通脑室引流脑脊液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患者,可以取得脑内血肿清除彻底、有效缓解脑积水并能防止继发脑积水的治疗效果,并可以减少创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行脑内血肿清除术患者.
作者:罗东;何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间对SPV-SIMV模式下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SPV-SIMV联合模式下脱机患者分为简单脱机组和困难脱机组,进行SPV-SIMV联合模式下实际脱机成功率的比较,对SPV-SIMV联合模式下实际成功组和提示成功但实际脱机失败组的呼吸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SPV-SIMV联合模式下实际脱机成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V-SIMV模式下实际失败组的RR快,Vt、MIP等均显著低于实际成功组;RSBI各时间段等均高于SPV-SIMV联合模式下实际成功组(P<0.01).结论:SPV-SIMV联合模式应用于简单脱机准确率高,而对困难脱机、延迟脱机应用SPV-SIMV联合模式脱机准确性偏低,需结合MIP、RSBI 的动态变化以提高实际脱机成功率.
作者:刘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单用氯吡格雷和氯吡格雷联合泮托拉唑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加用泮托拉唑,观察两组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6.0%,观察组为8.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对照组为12.0%,观察组为4.0%,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泮托拉唑未增加冠心病不良心血管事件,因此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复发性多软骨炎(RP)是一种常见的累及耳、鼻、咽喉、气管和全身软骨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的进行性的,反复发作的多系统损害性疾病.该文报道了1例RP致气道狭窄的患者,表现为累及支气管、耳蜗(前庭)、眼色素膜的全身多个系统的非特异性炎症,免疫治疗有效.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