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华
护理文书是患者病情变化及其治疗过程的客观反映,是护士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的具体体现及凭证[1],它真实全面地记载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护理和治疗措施[2].护理文书不仅反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文化素质、思维方式、知识范围和工作能力,也体现着医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之一.
作者:田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院护理人员是患者用药的直接执行者,又是药品使用终把关人.护理人员给药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保证医院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对护理人员从医嘱的处理到给药的执行工作链中,对可能出现的给药安全问题进行了浅析,并就如何规范性、合理性的提高临床给药提出了防范措施和护理对策.
作者:黄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顺尔宁)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的影响.方法:80例2~13岁的MPP患儿随机分为顺尔宁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综合治疗,顺尔宁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口服.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中CysLTs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MPP患儿CysLT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同时CysLTs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顺尔宁可缩短病程,降低MPP患儿血清中CysLTs水平.
作者:魏洪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内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干预的结果分析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个社区内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共142例.统计这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然后对于这些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药物使用的指导以及心理辅导.经过一年时间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重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为期一年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在治愈率、正确服药、自我监测、定期检查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遵医情况,从而帮助患者控制血压.
作者:陈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进行相关的研究.方法:本院主要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进展进行相关分析,主要针对2010年到2012年到本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结果: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可以使糖尿病得以有效的控制.
作者:刘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交场合的增多、生活的不规律、运动量的减少,导致中国糖尿病人数成对数上升,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20年中上升了4倍,2007年全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为3980万,仅次于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第二大国.这也促使中国人开始考虑并认识糖尿病了.
作者:蒋厚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当患者出现胃内积液或胃肠内出现积气的状况时,通常要进行胃肠减压术以缓解腹胀病情.本文针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简要分析.方法:本院从2006年9月至2011年8月共有78例患者接受胃肠减压术治疗,并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结果:给予患者精心护理之后,病患减压效果十分显著.结论:对腹胀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术时,采取合理的插管深度和良好的护理工作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从而降低患者受到的痛苦.
作者:黄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对照两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疗效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疗效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是减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手段,临床应该加以重视并推广应用.
作者:沈佳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腹泻中小剂量的山莨菪碱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经病史询问、临床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小儿腹泻的72例患儿的资料,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山莨菪碱联用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则只用蒙脱石散对症处理.结果:研究组的显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所有治疗有效果所占例数进行比较,研究组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小剂量山莨菪碱联用蒙脱石散治疗能较快速而有效的减轻腹泻症状.
作者:吕燕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在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接受诊治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40例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对比分析两组的血压、LVEF、心率、LVDd、电解质和尿常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记录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LVEF上升,LVdd、血压及心率则降低.实验组的变化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33例,有效率82.5%;实验组:有效38例,有效率9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可以高效的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突发事件、易感人群、应激状态的增多,饮食结构、娱乐情调的改变,各种急慢性刺激及病损因子诱发消化道溃疡、出血病患者聚增,合理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应激的干预在临床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1~~4月本院急诊科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应激易感患者与已患消化道溃疡合并急性出血病例56例,男47例,女9例,年龄19~`30岁,32例;31岁~`50岁,12例;51岁以上级12例.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控制脊柱损伤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脊柱手术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成常规组及观察组各63例,常规组采取常规脊柱手术治疗与围术期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住院日期也比常规组减少(p<0.05),但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脊柱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脊柱围术期患者的并发症,并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罗丽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卒中的患者25例,观察患者各个阶段的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的变化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康复护理、饮食护理.结果:经过临床的系统治疗及护理,其中有22例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3例患者因病情危重而转往上级医院治疗.结论:脑卒中病程较长,治疗及护理起效慢,需要医护工作者的长时间的治疗及系统护理.通过系统、全面的护理,可以增强患者恢复的信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陆静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单用氯吡格雷和氯吡格雷联合泮托拉唑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加用泮托拉唑,观察两组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6.0%,观察组为8.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对照组为12.0%,观察组为4.0%,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泮托拉唑未增加冠心病不良心血管事件,因此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臀大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的临床疗效及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烧伤整形科的2例臀大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患者,对其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肌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肌皮瓣骶尾部巨大褥疮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等,有利于消除患者恐惧感,减少并发症发生有良好疗效.
作者:邓晶莹;陈连珍;陈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感染科是收治各类感染性疾病的特殊科室,由于工作特点,护士易直接暴露于细菌和病毒之中.感染科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相应增加.如何避免护士的职业暴露,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是感染科管理者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周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基层医院在诊治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方面的差距.方法:选取2009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期间因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在基层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两组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和肿瘤标记物检测进行分析比较,以及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检出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再出血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医院与三级甲等医院在诊治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方面的差距主要为: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肿瘤标记物检查;药物治疗几方面.
作者:刘烈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区2011年1-10月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对本区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166例本地户口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从1月份的82%降至10月份的52%,尤其是2011年6月开展分娩镇痛后,剖宫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通过新技术的开展、产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行政干预,本地区的剖宫产率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开展分娩镇痛后,剖宫产率显著下降,有效控制了无指征剖宫产,基本杜绝了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王东红;陈善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护理查房是护理工作中基本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够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疑点,是提高护士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评价护理质量,全面考核护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六年来,我科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查房,使护理查房逐渐规范化,常规化,使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吴爱娟;丁金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对128例GCS评分低于8分的病人进行手术救治.结果:128例病人中,根据GCS评分结果确定恢复良好有72例(56.25),轻残8例(6.25%),中残6例(4.70%),重残5例(3.90%),植物状态5例(3.90%),病人死亡32例(2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必须争取时间,及早诊断,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保证脑组织的氧气供应,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尽量控制继发性脑损伤,方能有效保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生存率,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张岩军;赵凤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