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张岩军;赵凤杰

关键词:手术救治,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对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对128例GCS评分低于8分的病人进行手术救治.结果:128例病人中,根据GCS评分结果确定恢复良好有72例(56.25),轻残8例(6.25%),中残6例(4.70%),重残5例(3.90%),植物状态5例(3.90%),病人死亡32例(2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必须争取时间,及早诊断,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保证脑组织的氧气供应,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尽量控制继发性脑损伤,方能有效保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生存率,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实习护士ICU专门化护理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ICU专科护理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参加ICU专科护理培训的专科实习护士65例,按实习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ICU出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师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ICU出科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应用于实习护士ICU专科护理培训有助于拓展实习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杜清;杜广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分阶段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8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分阶段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38例(38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虹膜氪激光光凝后,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随访3~12月,期间YAG激光一次或分次完成全视网膜光凝,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结膜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38只眼均顺利完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术后无严重前房出血,虹膜周边切口开放、无血凝块形成;术后1周、1月及3月平均眼压为(12.3±3.2)mmHg,(15.3±3.0)mmHg及(17.1±3.5)mmHg,较术前平均眼压(41.78±7.80)mmHg均有显著性的降低;随访期间,13只眼视力提高,19只眼维持术前视力;32只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占84.2%;术后早期3只眼(7.9%)发生浅前房,经药物等治疗后恢复正常,无滤过泡渗漏及眼球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分阶段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达到良好降低眼压目的,还能改善了视网膜缺血、缺氧,使新生血管退化,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赵小红;张加华;麻张伟;管涛;伍海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降低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作用探讨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降低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作用.方法:选取上一级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收治消化道手术患者184例,随即分为两组,甲组患者94例,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乙组患者9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对手术切口感染几率的影响.结果:甲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显著缩短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及几率,能有效的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减少住院治疗时间,显著减轻患者身体及经济负担,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手术室作为一个专业科室,工作繁重,是一个高危区,其特殊的工作环境,无时无刻对护士造成着各种各样的危害,然而大部分护理人员都不重视自身防护,预防工作做的很少.为维护护士的健康,医院相关管理科室应做到人性化管理,改进工作环境,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培训,增强防护意识,强化防护技能训练,从预防入手,把职业危害降到低.

    作者:储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PM机在骨科下肢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下肢损伤后的患者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康复训练始终贯穿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它直接关系到患者肢体及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上,CPM机自上世纪70年代初即被广泛应用于肢体的功能锻炼[1],要想提高CPM机的使用效果,应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2例诊断为高血压、38例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饮食情况、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服药、自我监测等行为方面的情况.并对健康教育前后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100例慢性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明显提高,心理状态有所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行为明显改变.结论: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形成健康意识和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对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知识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马美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检验分析前标本的质量管理

    检验分析前是指从医师选择检验项目提出检验申请到将检验标本送至实验室这一阶段.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及室内质量控制意识和检验工作者素质的大幅度提高,使实验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误差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临床医师对某些检验结果仍有不满意的情况,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标本引起的,因此分析前阶段质量管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

    作者:王宝英;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辛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在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观察组联合口服辛伐他汀与美托洛尔,观察两组用药后心肌酶含量与心源性事件的发生频次.结果:①两组患者心肌酶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②对照组服药中心1周心绞痛发生频次及心肌梗死例数均高于观察组,且前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与美托洛尔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与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阿丽娅·艾依提;古丽班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放射科在感染中的特殊性及防范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放射科成为医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放射科具有人流量大、病种复杂等特点,若不加强对放射科的管理,感染问题就会发生.因此,做好医院的感染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放射科具备的特殊性、放射科感染的防范措施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作者:靳如友;张红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婴幼儿喂养指数与婴幼儿进食技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应用喂养指数评价6~24个月龄婴幼儿进食技能,从而探讨喂养指数与婴儿进食技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十堰城区720名正常足月6~24个月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赖建强提出的喂养指数评分标准对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自制的婴幼儿进食技能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喂养指数与婴幼儿的进食能力有显著关系,成正相关.十堰地区婴幼儿进食技能有不同程度的落后.结论:喂养指数与进食技能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一项综合评估儿童喂养实践并指导科学喂养.

    作者:王昊;刘芳;但艳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手术体位和排便体位的练习,备皮,教会病人功能锻炼方法.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仔细根据临床做好各种不同的护理,对特殊并发症及时发现处理,早期指导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恢复快,平均卧床2周~3周,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一般病人2个月~1年即可完全恢复正常生活.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护士在术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田从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配伍的研究进展

    中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自古以来在我国医学界上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中药配伍在中药治疗上起到重要作用.合理配伍能加强疗效,不合理的配伍反而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研究中药的配伍,是中药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吴小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所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所引起的出血.常见的出血病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道溃疡、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等这些病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以上.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以上或循环出血量的20%是临床常见的急诊,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因此对该患者及时而有效的救治与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熟练而准确的操作以及精心的护理是分不开的.现将我院的9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护理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胡敬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疗效对比

    目的:对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6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腹腔镜治疗(腹腔镜组),35例采用开腹治疗(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安全可靠,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可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用爱心责任心提升消毒供应室的优质服务理念

    虽然,我们闻不到病床前的血腥味、也听不到病房里病人痛苦的呻呤;但是,我们能感觉到自己的工作与病人的安危是紧密相连的.为了保证临床各项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常年坚持执行有效的下收下送制度,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优质系统服务及坚实的安全保障.供应室是临床的后勤保障部门,我们每天用自己的双手回收清洗一批批污染器械及物品,按规范执行有效的回收、清洗、消毒流程.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确保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作者:段黎清;方朝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原发性腹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对70例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腹膜炎,其中36例给予静脉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1次/q12h,对照组34例给予静脉注射头孢曲松(2.0g,一日两次)联合左氧氟沙星(0.4g每日).结果:治疗两周后评价疗效,36例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患者有33例腹胀腹痛症状缓解,腹水明显消退,3例治疗后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改善不明显而分别换用其他抗生素.34例给予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左氧氟沙星患者,有25例腹胀腹痛症状缓解,腹水明显消退,9例感染控制不理想而换用其他抗生素.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疗效确切,且消化道症状及肝损害、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孙健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康复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治疗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显效39例(75.00%),有效10例(19.23%),无效3例(5.77%),总有效率达94.23%(49/52);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不仅有效降低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次数,还能控制住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变化,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活动耐力,调整了其呼吸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徐碧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胸腹腔引流术后应用及护理

    目的:从我科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介入临床中治疗恶性胸腹水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共60例患者,其中肝癌15例,肠癌15例,肺癌13例,其他各种肿瘤及腹腔转移17例,所有患者均有大量积液.经皮穿刺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水或腹水引流术,术后配合静脉输注白蛋白和利尿剂或根据患者病情注入化疗药物.结果:本组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时间为7-90天,平均20天积液引流量7000-9000ml,平均12000ml,并发症5例均为穿刺点渗液感染对症处理后痊愈,1例为引流不畅,通过生理盐水正压冲管后通畅.结论:留置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和腹水安全、简单方便、有效.

    作者:张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①诱因:感染133例,占58.59%;进食特殊食物57例,占25.11%;②出现肾脏症状105例,发生率为46.26%;57例皮肤紫癜者14例出现肾损害,占24.56%;67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中4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64.18%;48例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者中15例出现肾脏损害,占31.25%;55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加关节症状者中3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60%;③预后:215例治愈好转,占94.71%.结论:过敏性紫癜发病诱因以感染为主,特别是消化道症状明显者,易发生肾脏损害.

    作者:雷延德;贾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供应室管理与控制院内感染体会

    目的:探讨医院供应室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院供应室在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控制工作对预防院内感染具有关键的作用.结论:加强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以有效的预防及控制医院内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何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