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秀文;宋桃仁;石峻
目的:评价茴三硫合用思连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31例诊断明确的FD病人停用一切药物,给予口服茴三硫以及思连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疗程2周.观察患者FD症状改善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茴三硫合用思连康可作为治疗FD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如果能够将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引入到心内科病房之中,患者战胜病魔的自信心和决心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增强,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措施,患者也会给予认真的配合,有助于医疗目的的实现,也有助于护患关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强化公共卫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获得了更多人的赞誉和认可,但是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难点和问题.本文首先较为详细的分析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然后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和建议,对以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更好展开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作者:于海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病变引起的出血,如: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胆胰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导致的出血亦属此范围,上消化道疾病及全身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的大出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损害和胃癌,其次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和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以及过去病史症状与体征可为出血病因提供重要的线索,但确切出血原因与部位须靠器械检查.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多提示出血来自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出血前疼痛加剧,出血后减轻或缓解,更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有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酗酒史或应激状态者,可能为急性胃黏膜损害.过去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或慢性酒精中毒病史,合并有肝病与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者,可能是食管胃底静张破裂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即使确诊为肝硬化,也不一定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出血,约有三分之一患者出血来自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或其他胃病.对中年以上的患者近期出现上腹痛,伴有厌食和消瘦者,应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作者:李玉红;于晓娟;孙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机选取20例曾患有高血压伴慢性心功能衰竭的出院病人,年龄都在60~70岁之间,按照出院时间的顺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数字组和字母组,每组按顺序编上号,治疗期间对数字组和字母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并观察和记录下一年之内两组患者住院的次数.通过这种方法来分析那些治疗高血压伴慢性心功能衰竭的药物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基础.结果显示字母组患者平均每人再次住院的次数低于数字组患者.研究表明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盐酸贝那普利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口服能有效减少高血压伴慢性心功能衰竭的复发,降低患者的住院次数.
作者:刘爱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2例诊断为高血压、38例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饮食情况、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服药、自我监测等行为方面的情况.并对健康教育前后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100例慢性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明显提高,心理状态有所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行为明显改变.结论: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形成健康意识和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对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知识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马美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早、中孕期胎儿缺陷筛查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早、中孕期孕妇800名,对其采用三维彩超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分别进行胎儿形态学检查、Free-β-HCG检测以及血清AEP检查.对所有检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经血清学检查发现,800例胎儿存在明显发育异常者28例,单纯三维彩超检查发现畸形26例,两者联合发现异常者89例.经引产和妊娠结局终发现,发生畸形者122例.结论:三维彩超与血清生化检查的联合能够显著提高早、中孕期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黎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肾癌合并癌栓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肾癌合并癌栓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或MRI检查得以诊断;15例均行开放式肾癌根治+腔静脉切开取栓手术;其中2例为Ⅳ级下腔静脉癌栓,行体外循环下取栓术;1例Ⅳ级下腔静脉癌栓伴侵犯腔静脉壁,行体外循环下取栓术及腔静脉部分切除修补术;2例Ⅲ级下腔静脉癌栓,4例Ⅱ级下腔静脉癌栓,6例Ⅰ级下腔静脉癌栓,均行非体外循环下取栓术.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肺栓塞,术后肝肾功能正常.手术时间3~8小时,出血量200~2500ml.术后11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2例术后8个月CT复查发现肺转移,术后10~12个月死亡.6例术后1~3年未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3例生存5年以上.结论:对于无远处转移的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患者,在肾癌根治术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行腔静脉癌栓取栓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黄金星;马渊;谢军;李纪夫;钟朝辉;朱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疗效可靠,但在临床救治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护和护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血液灌流治疗的治愈率.本文分析了采用血液灌流治疗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经验.
作者:姜月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风湿性心脏病是在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和修复过程中,造成的瓣膜相互粘连融合,瓣叶纤维的增厚,挛缩,变窄和钙化所致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对于此病诊断明确后,宜早期行心脏瓣膜成型,瓣膜置换术,病人及家属需要来了解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有关知识.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杨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口腔修复学的不断发展,多种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临床,这就要求口腔科护士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新技术的操作过程和新材料的使用方法.球帽附着体是一种新兴技术,它利用固定于基牙之上的阳性球件与镶嵌于义齿基托内的按扣结构之间产生的机械嵌合力,为义齿提供固位力的一类精密附着体.球帽附着体义齿因其良好的固位效果及美观等特性,近年来在我国口腔临床治疗中被逐渐推广,我院修复科也在使用这种新技术,为患者恢复了口腔功能,在日常使用中更加方便、更加舒适.在助疗过程中我认为在加强与医生和患者沟通交流的同时,还要做到细致耐心.现将附着体的优越性、印模制取和义齿戴入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田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操作,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病种患儿穿刺失败的情况.这不但会给患儿带来身体上的疼痛,而且还会引起家长的质疑,恶化医护关系.因而,要掌握高水平的操作技术与护理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和输液质量,让药物在短的时间内注入患儿的体内,为治疗患儿争取宝贵的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做到药到病除,从而让患儿和家属都感到放心和满意.
作者:李屏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探讨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根据抗菌药物有无联用进行分类,统计其处方数和使用人数.结果:在临床中抗菌药物出现多种联用及不合理的情况,医生对特殊人群用药考虑不周.结论:努力做到在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小丽;张瑜;罗震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焦虑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障碍.其患病率较高,在普通人群中,其患病率为4.1%-6.6%.而在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当中,其患病率可达到50%以上.由此可见焦虑症和慢性心血管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治等方面,探讨慢性心血管疾病与焦虑之间的关系.说明对于慢性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的患者,抗焦虑治疗和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是同等重要的.
作者:蔡丽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区2011年1-10月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对本区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166例本地户口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从1月份的82%降至10月份的52%,尤其是2011年6月开展分娩镇痛后,剖宫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通过新技术的开展、产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行政干预,本地区的剖宫产率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开展分娩镇痛后,剖宫产率显著下降,有效控制了无指征剖宫产,基本杜绝了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王东红;陈善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自2011年03月-2012年02月采用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共40个椎间盘.结果:本组病例取得良好疗效,优良率达90.6%.结论:PLDD是一个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比较安全,并发症少,经费较廉等优点.
作者:柴智;郭培刚;张国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38例有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行肝动脉插管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硬化肝血管瘤体,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瘤体供血动脉.结果:栓塞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肿瘤平均缩小45%、75.0%、80.9%.所有患者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坤前;李发旺;朱恩全;郭颢;李文良;曹勇;段静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联苯苄唑乳膏治疗单纯糠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科于2009年4月份至2010年4月份门诊诊治的56例单纯糠疹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我科采取的治疗手段,研究其临床疗效.我科应用联苯苄唑软膏进行对症治疗,要求患者将药膏涂抹在面部皮肤损伤处,并按摩片刻,直至吸收.每日涂抹一次.治疗期间停止其他外用药物的使用.治疗后,依据无效、有效、显效、康复的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56例患者中,12例无效,比例为21.4%.4例有效,比例为7.1%,17例显效,比例为30.4%,23例康复,比例为41.1%.总的来说,治疗总有效率为78.6%.治疗期间,无一例出现显著皮肤不良反应,预后效果良好;结论:针对单纯糠疹,应用联苯苄唑乳膏,可以有效治愈或者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同时不易造成皮肤不良刺激,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适于在治疗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尹雪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10年和2011年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分离培养的病原菌370例为样本,对所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类和常用抗敏药敏感实验,观察两年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变化情况.结果:样本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高,另外葡萄球菌、肠球菌和真菌增长明显.药物敏感性试验见大肠埃希菌对于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的耐药性明显升高,对于万古霉素类的耐药性保持低水平.结论:目前院内泌尿系感染患者主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较2010年相比,真菌感染、肠球菌感染的比例逐年增加,其耐药性也有所增强,合理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是院内泌尿系感染防治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锦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血液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实际检验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客观与主观干扰因素影响血液检验的准确性.本文详尽深入地剖析了生理、药物、饮食、时间、运动、烟酒、体位、部位和运输存储等各因素对血检的影响和控制,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冬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