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效果的体会

刘俐平

关键词:妇产科, 临床护理, 带教, 体会
摘要: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护士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临床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让护生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接触患者,认识不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熟练掌握基本临床护理技能,了解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初步培养良好医德医风,为毕业后工作打下基础.本文从临床实习带教的角度出发,谈谈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效果的体会.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怎样做好内科护理工作

    随着传统护理向科学护理的过渡,护士已经不仅是医生的得力助手,而且已经逐步成为了医生的合作者.本文对医院的护理服务进行分析.

    作者:周亚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6例卵巢囊肿蒂扭转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1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回顾我院采用保守治疗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首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CT图像的特点及常用扫描方式

    随着工艺水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T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的多排螺旋CT投入实用的机型已经发展到了320排,同时各个厂家也在研究更先进的平板CT.现在CT与PET相结合的产物PET/CT在临床上得到普遍运用,特别是在肿瘤的诊断上更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以CT在肿瘤的诊断应用为例,探讨了CT图像的特点以及常用的扫描方式.

    作者:曾凤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儿科护理管理的研究与探讨

    目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探讨和研究护理管理理念,使护理人员更好的对患者进行优质化的服务.方法:通过对工作实践的回顾、总结,立足儿科护理特点进行探讨,改变护理管理理念,制定优质化的管理措施.结果:转变了儿科护理管理理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融洽了科室人员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在儿科实施管理,提高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从而达到了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伍中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芨芍愈疡汤治疗胃溃疡的8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芨芍愈疡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就诊的88例胃溃疡患者资料整理,随机分为三组,纯西药组20例,纯中药芨芍愈疡汤组35例,中西药结合组33例,分别比较三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100%)较西药组有效率(60%)高,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较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低,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复发率(0%)较西药组复发率(20%)低,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芨芍愈疡汤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较低.

    作者:王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68例糖尿病血尿酸水平临床检测分析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血尿酸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整合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8例,观察血尿酸水平可分为两组:高尿酸血症组以及非高尿酸血症组.糖尿病患者禁食12小时以上,翌日便对患者进行空腹抽取静脉血,血清分散后对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血肌酐、总胆固醇和胆红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68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检测指出,尿酸为309.6~671.3μmol/L,平均值为(457.79±87.79)μmol/L,整合高尿酸血症13例,非高尿酸症55例,高尿酸血症组综合所有数据显示,总胆固醇、血肌酐、甘油三酯和体重指标均比非高尿酸血症组高出许多.结论:糖尿病血尿酸病症的发生率较为普遍,与血中脂蛋白过高、脂质代谢异常和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极易导致肾脏并发症的产生或形成.对其进行治疗,在进行体重达标、脂质代谢异常、糖分的纠正的同时也需要对高尿酸血症进行处理[1].

    作者:滕伟;陈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制作HE染色石蜡切片的技术应用与研究

    目的:改变传统的组织切片HE染色方法,为病理诊断提供优质HE染色的组织切片.方法:是采用深染重退即延长时间或加温染苏木素,过染伊红,经2次或2次以上分化达到佳染色效果.结果:细胞核、核染色质颗粒清楚,核膜清晰,均质深蓝染色,核仁明显呈紫红色,黏液软骨呈紫色,细胞质呈桃红色,血管、结缔组织呈粉红色,肌肉呈红色,红细胞呈朱红色,色彩鲜艳,层次分明,红、蓝对比突出.结论:是延长时间或加温染苏木素,过染伊红,经2次或2次以上分化染出的组织切片明显优于传统HE染色方法染出的组织切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病理外检制片中推广使用.

    作者:唐慧;方雪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有效的外科手术治疗对策.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小切口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阑尾切除术组(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对患者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薛国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白细胞介素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器官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受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排斥反应发生时有许多细胞因子(Cytokine)参与这一复杂过程,其中某些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g)与移植排斥反应尤其密切相关,如IL-2,IL-4,IL-8,IL-10,IL-15等.本文就上述几种白介素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器官移植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仲海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尿病并低血糖症36例临床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糖尿病人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趋势,降糖药物使用增多,由于对其降血糖的副作用认识不足,致使药物性低血糖的副作用明显增加.现将从2009年8月-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6例该症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沈建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照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之间收录的10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其中A组52例患者主要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而B组52例患者主要采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然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情况对比分析,其中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8%,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两组比较分析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采取锁定钢板固定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的治疗效果,而且这种方法具有复位准和稳定性好的特点,是临床中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武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讨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011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患者23例,对照组中患者17例.对干预组中的患者采用50-100mg/(kg·d)静脉滴注头孢硫脒的方式进行治疗;对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50-100mg/(kg·d)静脉滴注头孢唑啉的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均为5天-7天.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在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血、肝、肾功能、尿常规以及胸部X线等方面的检查.结果:干预组中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中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9.8%,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和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头孢硫脒在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安全性高,疗效显著.而且头孢硫脒在对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倪青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的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能.方法:用药第一天,早上患者口服米非司酮50mg,用药12小时后再次口服先前剂量的一半,第二天用药与第一天相同,两天合计药量为150mg.用药第3天开始配合米索前列醇,剂量为600μg.结果:120例患者自身孕囊整体向下排出体外,临床表现为患者平均出血时间为6天左右;孕囊在原始位置破裂开,先将绒毛组织排出,而后,蜕膜逐渐脱落排出体外,此类患者21人,前后患者平均出血时间为12天.有7例患者在口服完米非司酮药物后孕囊自然排出体外.有2例患者无明显药效,为患者实施清宫手术使患者妊娠结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无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药物流产成功率高.

    作者:沈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剂量山莨菪碱联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在小儿腹泻中小剂量的山莨菪碱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经病史询问、临床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小儿腹泻的72例患儿的资料,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山莨菪碱联用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则只用蒙脱石散对症处理.结果:研究组的显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所有治疗有效果所占例数进行比较,研究组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小剂量山莨菪碱联用蒙脱石散治疗能较快速而有效的减轻腹泻症状.

    作者:吕燕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泌尿外科病人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泌尿外科护理人员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病人疾病治疗全过程,通过护患交流,满足病人的需求,病人及家属掌握了相关疾病知识,使病人得到全方位的护理,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董晓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恩必普软胶囊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恩必普软胶囊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22例(联合降纤酶)、B组33例(联合低分子肝素)和C组123例(联合阿斯匹林),对三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2/22),B组为9.09%(3/33),C组为7.32%(9/123),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恩必普软胶囊联用降纤酶、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没有发现新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鞠炎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方案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一个长期的、不能自愈、无传染性疾病.这主要是指一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障碍疾病.这些疾病主要是由于接触的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和行为方式等暴露引起.发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由于慢性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0%,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80%,且约1/2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70岁以下的人,世界上慢性病的发生男女机会相同,约1700万慢性疾病患者不到预期年龄就过早死亡.80%的心脏疾病、中风和Ⅱ型糖尿病可预防,40%的癌症可以被防治.所以,预防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多年对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临床经验,对慢病的综合防治方案及防治注意事项讨论如下.

    作者:杨代松;杨秋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及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用口服,三组均治疗1疗程(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三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及肾功能.结果:治疗后各组的血压、血糖及肾功能均较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李霞;张蕾;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紫杉类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所以,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是非常必要的.紫杉类药物引起独特的作用机理,逐渐成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的代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作者基于多年关于紫杉类抗肿瘤药物的实践研究,对其作用机理、临床应用进展等进行了浅谈,以期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上起到借鉴作用.

    作者:黄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与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在社区开展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实践基础.方法:在建邺区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的凤栖苑及玉兰里两社区中随机抽取糖尿病患者360例(男166人,女194人),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对管理组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照组仅作常规糖尿病的治疗,不予干预措施,共随访一年.结果:管理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各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显著性提高(p均<0.05);管理组生活行为状况除个别项目外均有显著改善.结论:由社区医生对社区内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符岱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