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镜
目的:通过对带教老师的选择,统筹安排带教方法,明确带教任务,详细带教方法,有计划性的带教措施,及时反馈信息,师生充分沟通,提高骨科新护士办公班带教率.方法:我院骨科办公护士通过不断更新带教方法,自2008-2011年带教新护士办公班50例,对其带教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新护士的不同情况,采取因材施教,提高了带教效率,使带教时间总体提前,有利于临床工作.结论:制定相应的带教措施,提高了带教效率,有利于临床工作.
作者:郭雅惠;林育红;李薇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药物从静脉注入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与抢救危重病患者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因各种原因致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临床上并不少见,轻则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缺血坏死,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减少患者痛苦,现将我院近年来对发生渗漏患者的防治做一回顾分析.
作者:王卫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将40例妊娠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高蛋白、餐后2h的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治疗的依从性与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戚明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的作用.方法:对我院精神病患者62例采用心理护理并实施语言沟通.结果: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且能够调节自我情绪,端正对疾病的态度.结论: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紧张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心理平衡,减少刺激和压力,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作者:张旭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老年骨科患者110例,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经过术前、术后针对性护理,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康复良好.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采取有效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付宁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药物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接受自愿进行药物流产的120位育龄妇女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每组患者60人,对这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终药物流产的目的,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工作,同时要做好严谨的护理工作,有效避免不良问题的产生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记录进行全面分析,来比较患者出现的瘢痕子宫药物流产效果,完全流产率以及出血量情况有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药物流产患者进行米索前列醇剂量的调整,大限度的提高了育龄妇女瘢痕子宫药物流产的效果,减少了女性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沈学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分析结肠癌CT表现的特点,评估其CT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或肠镜活检病理证实为结肠癌的CT表现.结果:乙状结肠癌14例,升结肠癌8例,横结肠4例,降结肠癌2例.1例仅局限于粘膜层,14例侵犯肠壁全层,8例肠系膜根部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3例远处转移.结论:多排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周围浸润和转移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许徐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在<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4年02期报告:幼儿睾丸恶性肿瘤1例中该报告已10年,患儿至今13岁,报告医生获得随访后,将患儿入住我院进行全面系统体格检查,分析情况如下.
作者:李红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配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效果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优化手术室护理配合.以前一年同期58例患者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护理质量满意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护理质量满意率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可减少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今后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予以推广.
作者:陈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会阴保护、会阴侧切的方法及有效措施.方法:结合工作经历研究会阴保护、会阴侧切方法的特点,总结有效的措施.结果:只有产前做好准备,产中积极应对所出现的问题,才能更有效地保护会阴,防止裂伤.结论:选择合适的会阴保护方法及采取正确的会阴侧切技术,可以减少会阴裂伤的程度和避免切口感染.
作者:黎妙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予尿激酶溶栓的护理.方法:对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于患肢足背浅表静脉予尿激酶泵入溶栓,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溶栓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痊愈82%,好转16%,症状未有减轻者2%.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可使阻塞段血管通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格;雷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近10年来骨科出现了许多医疗新技术,包括内固定技术、微创骨科以及康复支具等,有力地促进了骨科相关疾病护理和理论,给骨科护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与骨科护理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其代表是AO组织,它是一种设计非常精细的内固定系统,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极大的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如胫骨骨折,以前通常是普通钢板固定后外加石膏固定.要求护士在进行不同护理的同时还要注重石膏的护理与观察,而现在由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采用了坚强的钢板内固定后,不需加石膏外固定,使护理工作由繁琐变得简单,固定更加牢靠,且患者可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有利于肢体的康复.
作者:冯素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接受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份至2010年4月份收治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均接受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我院在围手术期采取的护理措施,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经过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以及全面护理,4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均可扪及足背动脉搏动,且相较疗前搏动显著增强,皮肤色泽接近正常,且无一例出现显著并发症,临床疗效良好;结论: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应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时,需要提供密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可促进疾病体征的改善,增进临床疗效,确保积极的预后效果.
作者:王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在示范医院的开展情况,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更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形式随机抽取厦门市某三甲医院正在实施优质护理的成人外科病房50名住院病人和20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及护士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以后较开展之前病人的满意度有所提高,护士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有所提高,虽然目前需要解决的困难较多,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是我国医改政策所需,也是我国护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作者:陈水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自拟活血通经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自拟活血通经汤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活血通经汤.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颅内压(ICP)、入出院时临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治疗后6个月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定预后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I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度明显提高(P<0.01),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GO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出血术后患者经自拟活血通经汤治疗能改善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韩良波;刘许昌;时晓东;王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临床上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非常普遍,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多西环素(商品名艾瑞得安)与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淋球菌感染就诊于门诊皮肤科,医嘱予注射用夫西地酸钠0.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和多西环素0.2g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滴, 在输完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后接上多西环素时,输液器莫非氏滴管内立即出现白色混浊乳状液,即刻关闭输液器调节器,更换另一输液器输入多西环素,观察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叶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为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找出佳的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患儿住院的天数以及体重增长的情况.结果:入院平均体重在1255g,出院平均体重1857g,平均住院日35天.结论:精心的护理能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
作者:朱兰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用于治疗先兆早产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对62例有先兆早产症状、无盐酸利托君用药禁忌的孕妇,利用盐酸利托君药物抑制宫缩,进行保胎治疗,同时加强不良反应的防治和护理.结果:对60例孕妇有效抑制患者的不正常子宫收缩,从而延长了妊娠期,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新生儿的成活率.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效果显著,但不良反应多,要严格掌握用药的方法、剂量,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和效果;加强患者及胎儿的监护和用药不良反应的护理,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40例脑出血患者,将140例脑出血患者划分为A组76例,对A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当中的路径健康教育,而对B组的64例患者则采取传统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在将健康教育加以明确的区别以后,还应当统计分析两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A组患者在早期康复训练、态度行为以及脑出血健康知识的掌握等诸多方面,均比B组患者优越,两组患者的具体表现及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二者存在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脑出血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还有助于脑出血患者态度行为的改变以及脑出血健康知识的掌握,同时能够促使患者康复训练的规范化,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连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硝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72例老年高血压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n=86)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而实验组(n=86)在上述基础上加服卡托普利片治疗,对比两组的降压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6%,实验组总有效率90.7%,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卡托普利、硝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副作用少且老年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海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