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军;张恩礁;王绪凯;孙长伏
通过不同方法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嗜睡程度,证实Epworth嗜睡评价量表与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章志丹;黄席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预吸氧条件下,大鼠脑皮质在预吸氧、缺氧和复氧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方法:大鼠72只随机分成3组,A预吸氧组;B缺氧组;C复氧组,每组随机分成4个亚组,分别给予21%,50%,75%,98%氧气.免疫组化法观察iNOS表达;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脑组织损伤程度.结果:免疫组化发现缺氧组阳性细胞率增加,B2组阳性率低.病理组织学发现缺氧后B2组损伤程度轻于B1组(P<0.01),复氧后C4组损伤重.结论:较低浓度预吸氧可增强脑细胞的抗氧化损伤能力,而高浓度预吸氧则作用相反;iNOS表达的变化可能是不同浓度预吸氧引起脑细胞抗氧化能力改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宏志;高光洁;赵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Kail/CD82基因在卵巢癌浸润、转移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HIS方法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Kail/CD82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卵巢癌浸润、转移发生中的作用.结果:Kail/CD82在卵巢癌组织中存在并与其转移密切相关.卵巢癌组基因及蛋白表达在年龄、临床病理分型上无明显差异;高、中分化程度肿瘤的表达与低分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中分化间无明显差异;其在有无淋巴转移方面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ail/CD82在卵巢癌中呈低表达,与卵巢癌浸润、转移负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
作者:夏志军;薛满全;张淑兰;郭小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通过对3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病人经血管内栓塞术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诣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马志平;张晶;栾晓艳;王美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对46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的临床分型、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作者:姜红堃;孙桂莲;罗钢;姜红;张乾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系膜细胞内p38MAPK活性;应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FN.结果:TGF-β1可诱导MC内p38MAPK活化,刺激15 min p38MAPK活性增加,30min后,p38MAPK活性达高峰,1 h后几乎恢复至正常水平,2 h后再次升高,24 h时仍高于正常.TGF-β1可促进MC分泌FN,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MC分泌FN.结论:p38MAPK通路在TGF-β1引起的系膜细胞外基质成分之一的FN分泌增加中发挥一定的作用.SB203580能部分抑制TGF-β1诱导的FN的合成,可能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秋月;佟健华;杜娟;赵宏;陆娇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通过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证明:软性膀胱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肾、输尿管复杂性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卜仁戈;吴斌;费翔;闻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在活动义齿上安置磁性附着体易出现基托折断现象,现采用2种特殊设计应用16例患者,经3年随访观察,只有1例出现基托折断现象,说明这2种方法可很好地防止基托折断现象的发生.
作者:战德松;廉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在肾细胞癌及肾盂移行细胞癌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情况,寻求有助于鉴别二者的方法.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7例肾细胞癌及24例肾盂移行细胞癌病人肿瘤中EMA表达.结果:EMA在肾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中均有明显阳性表达,肾颗粒细胞癌表达随临床分期升高而降低,肾盂移行细胞癌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期肾透明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中,EM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MA在肾癌和肾盂癌中表达随细胞类型和分期分级不同而有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EMA可以作为鉴别高分期肾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的一个依据.
作者:胡滨;卜仁戈;詹运洪;吴斌;邱雪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尼美舒利(Nim)对5-氟尿嘧啶(5-Fu)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检测血浆中5-Fu的浓度,研究单用5-Fu及联用Nim后的药代动力学变化.结果:联用Nim后,5-Fu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大血药浓度增大,清除率下降、达峰时间延迟、消除相半衰期增加.结论:联用Nim后可使5-Fu进入血循环总药量增加,在体内吸收减慢、消除延缓,作用时间延长.为两药联用后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慧哲;钱瑾;詹丽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口服Ag85A DNA疫苗对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Fas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减毒伤寒杆菌运载的Ag85A DNA疫苗经口免疫小鼠,检测iIEL和脾淋巴细胞FasL mRNA的表达.结果:末次免疫后8 d,Ag85A DNA质粒组小鼠iIEL FasL mRNA平均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空质粒对照组;空质粒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的iIEL FasL mRNA平均表达水平以及3组脾淋巴细胞FasL mRNA的表达水平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Ag85A DNA疫苗可以上调小鼠iIEL FasLmRNA的表达,而对脾淋巴细胞未见有意义的影响.
作者:王庆辉;吕昌龙;Azuma KALU;吕超;方芳;李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宫颈鳞癌30例、腺癌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2例和16例正常宫颈液基细胞中HPV16、18 E6表达.结果表明,宫颈液基细胞中HPV16、18 E6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子宫颈癌及CINⅡ~Ⅲ密切相关,为阐明子宫颈癌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预测CIN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潘静坤;翟宁;杨秋实;刘巍;刘楠;范玉;李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4例肾癌组织和癌周正常肾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COX-2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6.47%,癌周正常肾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3.3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的异常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2表达阳性组的MVD高于COX-2表达阴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75,P<0.01).结论:COX-2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肾肿瘤的发生有关,可为肾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刘博;孙志熙;孔垂泽;刘奔;时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胰管注射减轻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及对胰腺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n=36)随机分3组,A组为ANP模型组(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管注射);B组为ANP诱导1 h后硫酸软骨素处理组;C组为假手术组.3组动物分别于6 h处死.检测血清淀粉酶(SAM)、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还原型谷胱苷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观察胰腺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A、B两组均有SAM水平的升高,病理组织学上有相应的ANP变化.A组胰腺组织中ATP、GSH、SOD明显下降(P<0.01)、B组则下降幅度较小,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MDA明显升高(P<0.01),B组升高幅度小,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NP时胰腺组织中内源性抗氧化物质显著下降,脂质过氧化增加,能量耗竭.胰、胆管注射硫酸软骨素可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明显减轻ANP大鼠胰腺细胞损伤.
作者:何忠野;郭仁宣;谢成耀;刘楠;李扬;宋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雄激素致不孕大鼠(ASR)子宫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方法:给出生9日龄SD雌性大鼠一次性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建立ASR模型.130日龄处死,观察血清睾酮(T)、子宫NO含量及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ASR模型血清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子宫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子宫肌层变薄、内膜萎缩、腺体减少.结论:ASR模型血清T水平增高,子宫NO含量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的分泌功能受损伤.ASR模型子宫的变化是引起不孕的原因之一.
作者:宋翠淼;杜惠兰;岳华;马惠荣;段彦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抑癌基因PTEN和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在外阴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提示:PTEN和Caspase-3蛋白的失表达与外阴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白枫;武昕;花象锋;刘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匹伐他汀对小鼠缺血肢血流恢复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合适剂量他汀类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小鼠下肢缺血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匹伐他汀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镉还原Griess法、生化检测法测定3组实验结束后血清一氧化氮代谢产物及肝肾功能等含量.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3组投药前及术后双下肢血流.蛋白印迹杂交法检测各组双下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低剂量组实验结束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明显高于另外2组,术后缺血肢血流恢复明显,缺血肢VEGF蛋白表达增强.高剂量组肾功能损伤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明显低于低剂量组,术后缺血肢血流恢复不明显,缺血肢VEGF蛋白表达低于低剂量组.结论:低剂量匹伐他汀促进了小鼠缺血肢血流的恢复.
作者:张月兰;程颖;李轶男;曾定尹;齐国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的影响.方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证实IFG人群32例.对照组单纯饮食调整,共17例;实验组为饮食调整+运动疗法,共15例.实验前后观察相关指标改变.结果:对照组干预后体重指数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干预后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较,体重指数、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2 h胰岛素(2h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呈显著性下降(P<0.05~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有氧运动及饮食调整可以改善IFG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作者:都健;崔丽娟;赵玉岩;刘国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进展,重复癌在临床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本文通过对1例四重癌病人的诊治及文献的复习,探讨重复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
作者:赵明芳;刘云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血清脂蛋白(a)[Lp(a)]和血浆D-二聚体的关系.方法:92例老年TIA患者按病程划分为A、B、C3组,所有病例在起病24 h内检测血清Lp(a)和D-二聚体的含量,观察72 h内头CT或MRI后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TIA患者血清Lp(a)和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C组Lp(a)和D-二聚体的含量均高于A组(P<0.01),而且C组高于B组(P<0.0 5),重型TIA患者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TIA各组Lp(a)与D-二聚体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Lp(a)和D-二聚体含量的升高可以对老年TIA患者的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较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杨艳敏;李慎贤;毕国荣;彭扬;李慧;何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