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臻;崔东旭;杨栋;马文锋;张强
回顾分析迷走血管压迫引起小儿肾积水12例,探讨迷走血管压迫所致输尿管肾孟连接部梗阻引起的小儿肾积水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手段等,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蔡炜嵩;侯英;王常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BDNF和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结果:皮层神经干细胞在去除丝裂原后开始进行分化,至7 d可分化为成熟神经元,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明显阳性.BDNF、IGF-1组与对照组相比,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比率增加21.7%(P<0.01).结论:BDNF,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沈雪莉;李花;石玉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利多卡因对乙酰胆碱(ACh)和高钾预收缩大鼠离体气管的作用,对ACh、高钾和CaCl2诱发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剂量反应曲线和ACh致两种收缩组分的影响并与维拉帕米进行比较.结果:利多卡因对ACh和高钾诱发的大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标本收缩有舒张作用,并不被L-NAME和普萘洛尔阻断.利多卡因浓度依赖性地使ACh、KCl和CaCl2对大鼠离体气管条标本的量效反应曲线右移,大反应降低.利多卡因0.69和3.45 mmol/L对ACh所致依赖细胞内钙收缩的抑制率及依赖细胞外钙收缩的抑制率差别均十分显著(P<0.01).结论:利多卡因对离体大鼠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可能是通过非特异性地抑制细胞外钙经电压调节和受体调节钙通道向内流动及抑制细胞内钙释放来实现的.
作者:王岩;王麟;关福兰;金万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HSP 70)与白细胞介素2(IL-2)对荷瘤小鼠肿瘤切除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液相色谱法纯化小鼠肿瘤细胞株中的HSP70,用SDS PAGE及Western blot对纯化产物进行定性分析,毛细管电泳鉴定其纯度.动物实验观察HSP 70与IL-2对荷瘤小鼠肿瘤切除术后的治疗作用.结果:单纯手术能延长小鼠的生存期限,HSP70 10μg组40%小鼠肿瘤终全部消退,获长期生存(>90d),平均生存(59.2±29.6)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手术与HSP70 10μg联合应用组80%肿瘤完全消退,平均生存(82.0±17.9)d,与对照组、单纯手术组、手术联合应用IL-2 10万u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P<0.05).结论:手术能切除局部肿物,但术后易复发、转移,影响长期生存率.HSP 70具有明显全身治疗作用,适当剂量的HSP 70能提高肿物切除后的荷瘤小鼠生存率,比术后应用IL-2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沈晓东;郭仁宣;傅庆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7例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诊疗过程,提高对阴茎异常勃起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作者:杜强;宋永胜;韩斌;霍军;王淑贤;王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哮喘豚鼠气道内神经激肽1受体(NK-1R)mRNA的分布及相对含量.方法:用卵蛋白超声雾化法制作哮喘豚鼠模型;原位杂交技术检测NK-1R mRNA,光镜观察其在气道内表达的部位.图像分析测定NK-1R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哮喘组NK-1R mRNA表达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NK-1RmRNA分布于气管上皮细胞上层细胞表面、黏膜下层、血管周围上皮细胞、炎性细胞的表面和平滑肌细胞、腺体细胞表面.结论:NK-1R参与了卵蛋白诱导的哮喘豚鼠发病机制.
作者:李淼;尚云晓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室外空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危害,对盘锦市不同污染区儿童健康状况及室外环境进行调查.方法:按整群抽样方法,于2002年4月在轻、中、重污染区随机抽取小学和幼儿园各1所,所有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结果:盘锦市儿童持续咳嗽、持续咳痰、哮喘、哮喘现患、喘鸣及喘鸣样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4.87%、2.22%、0.95%、0.71%、6.76%、5.82%.幼儿发生率高于学龄儿童;重、中污染区儿童的发生率高于轻污染区.沿街居住、住房与交通干线距离的接近使儿童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率增高.具有家族哮喘史、家族过敏史或个体过敏体质的儿童呼吸症状发生率较高.易感因素与室外空气污染的联合作用较强,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发生率均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易感儿童为高.结论:室外空气污染是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烈;董光辉;刘红梅;潘国伟;张淑娟;董千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尿激酶对显微血管吻合术后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6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尿激酶)和对照组(肝素和生理盐水).对大鼠行双侧颈动脉切开吻合术,吻合血管时,分别用尿激酶100IU/ml、肝素2.5 mg/μl和生理盐水冲洗血管断端.各组分别在术后24 h、72 h和7 d于吻合口处取材,扫描电镜观察和PCNA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术后24 h尿激酶组、肝素组和生理盐水组内皮细胞的生长率分别为24%、31%和7.5%.尿激酶组/生理盐水组P<0.05,肝素组/生理盐水组P<0.05,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局部应用尿激酶和肝素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早期修复,作用机制可能相似.
作者:宋涛;王妍;卢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解激酶(ERK)对蟾蜍灵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0.5μmol/L蟾蜍灵作用K562细胞24h诱导典型的细胞凋亡,预先用ERK抑制剂PD98059处理细胞1 h,明显增加蟾蜍灵诱导的细胞凋亡率(P<0.05);而用佛波酯预先处理后,明显拮抗蟾蜍灵的作用(P<0.05).结论:ERK负向调节蟾蜍灵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过程.
作者:王甦;张晓晶;刘云鹏;侯科佐;罗颖;刘世洲;王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2(cyclin G2)表达在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口腔鳞癌组织和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cyclin G2的表达,通过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阳性率和平均积分光密度值的改变.结果: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高、中和低分化鳞癌组织中cyclin G2的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分别为95%(19/20)、84.6%(11/13)、80%(12/15)和36.4%(4/11),差异显著(P<0.05);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1321.36±25.41、927.15±10.37、854.72±12.86和327.11±13.57,差异显著(P<0.05).结论:cy-clin G2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是提示肿瘤恶性度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田玉楼;刘洁;张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在复方氟脲嘧啶多相脂质体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半数致死量(LD50)的检测,验证人参多糖是否降低氟脲嘧啶多相脂质体的毒性.结果:含人参多糖的复方氟脲嘧啶多相脂质体LD50为149.6375 mg/kg;不含人参多糖的复方氟脲嘧啶多相脂质体LD50为114.3642 mg/kg,差别显著(P<0.05).结论:人参多糖可降低复方氟脲嘧啶多相脂质体的毒副作用.
作者:赵明芳;刘云鹏;朱志图;侯科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门静脉高压症切脾断流术后发热有预防作用,对改善肝功能、减少术后腹水形成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减少膈上、下积液的发生.
作者:王宝胜;杨福全;孙洪利;戴显伟;夏振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以高浓度氧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取对照组和给氧组幼鼠眼球作荧光素血管灌注,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改变、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及COX-2、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给氧组视网膜大量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教为(23.38±1.07)个,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COX-2蛋白及VEGF蛋白在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和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中表达.两者表达明显相关(r=0.845,P<0.01).结论:COX-2、VEGF共同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刘宁宁;张昆;柳力敏;胡跃东;万超;陈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采用间断性磨除大鼠右侧上,下颌磨牙的方法,分别观察其磨牙2,4,6,8周后咀嚼方式的变化.磨牙后大鼠下颌运动轨迹更多的偏向一侧,表明可以通过间断性磨除牙齿来建立偏侧咀嚼的动物模型.
作者:李波;王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DNA对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产生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iIEL免疫激活作用.方法:提取双歧杆菌DNA,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提取小鼠iIEL,以IFNγ和IL-2作为检测指标,测定其变化.结果:DNA免疫小鼠产生IFN-γ和IL-2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1).结论:双歧杆菌DNA明显提高小鼠iIEL产生IFN-γ和IL-2的能力.
作者:王舰;史俊岩;罗恩杰;周正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对28个椎体血管瘤病灶行CT扫描分析.病灶均表现为椎体内不规则低密度影和(或)软组织肿物影,其内可测得脂肪密度,受侵椎体呈网眼状或蜂窝状改变,骨小梁稀疏、增粗.6例病变累及椎弓,3例病变弥漫累及整个椎体.椎体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宏伟;丁长伟;杨军浩;王天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呼吸驱动与肺功能、血气及静息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26例COPD和21例正常对照者分别测定口腔阻断压P0.1、呼吸肌功能[大吸气压(PIMAX)、大呼气压(P EMAX)]、肺通气功能[努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残气(RV/TLC)、弥散功能(DLCO)、静息能量代谢(REE)、呼吸商(RQ)、血气分析及Borg分级等.结果:COPD组P0.1和P0.1/PIMAX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COPD组P0.1与PaO2、SaO2负相关(r分别为-0.62,-0.53,P均<0.05),而与PaCO2相关性不明显.Borg分级与P0.1正相关(r=0.63,P<0.05),P0.1与FVC、FEV1%、RV/TLC、DLCO以及RQ无相关性,P0.1/PIMAX与REE有正相关关系(r=0.41,P<0.05).结论:COPD呼吸驱动增高,不仅与PaO2,SaO2相关,还与静息能量代谢及Borg分级等相关.
作者:苏新明;刘志;刘刚;宋玉;于润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接受2次及2次以上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癌245例,评价其复发转移规律及危险因素.肝内复发及门脉转移是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形式;病人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甲胎蛋白升高、脾大、肝功差、病灶多血供等在栓塞后易发生复发转移.
作者:戴旭;韩铭钧;苏洪英;赵钟春;冯博;张曦彤;徐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siRNA转染SKOV-3细胞抑制HER-2表达后对卵巢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转录合成HER-2序列特异性双链RNA(dsRNA),转染SKOV-3细胞株中,RT-PCR方法检测转染前后HER-2基因的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顺铂对转染前后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HER-2siRNA转染72 h后,对SKOV-3细胞HER-2 mRNA表达明显抑制.在不同浓度顺铂(0.05~50μg/ml)的作用下,转染HER-2 siRNA与转染非特异性siRNA、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P<0.0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约提高10倍.结论: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能有效抑制SKOV-3细胞中HER-2的表达,提高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RNA干扰技术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作者:鲁艳明;张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中几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对58例SLE血中IL-3,IL-4,IL-6,IL-8,TNF-α水平及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正常44例血中上述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患者IL-3水平下降,其余细胞因子均增加,与血小板减少程度具有相关性.随着治疗好转,相应细胞因子改变逐渐恢复,但IL-18、TNF-α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几种细胞因子均参与了SLE发病中血小板的损伤过程.IL-8、TNF-α的不全恢复,表明SLE体内异常免疫状态尚未完全控制,对监测SLE的病情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莉;张榕;蒋莉;王晓非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