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i-Nb-Zr-Sn系合金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赵永康;姚阳;张力;李述军;郑彩云;艾红军

关键词:牙科材料, 钛合金, 成纤维细胞
摘要:目的:检测Ti-Nb-Zr-Sn系超低模量合金的组织相容性.方法:用浸浴Ti-Nb-Zr-Sn系合金后的细胞培养液培养大鼠牙龈成纤维细胞(FB),MTT法观察细胞生长率;大鼠牙龈FB分别接种在Ti-Nb-Zr-Sn系合金和纯钛表面,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金属表面附着情况,计数贴壁细胞数.结果:Ti-Nb-Zr-Sn系合金对大鼠牙龈FB无不良影响;Ti-Nb-Zr-Sn系合金与纯钛对FB初期黏附和增殖的影响没有差异.结论:Ti-Nb-Zr-Sn系合金具有优良的组织相容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类金刚石碳涂层的钛种植体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检测纯钛表面类金刚石碳涂层材料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类金刚石碳钛复合体(DLC-Ti)、纯钛、医用不锈钢分别植入小鼠体内,手术后2,4,6周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和白介素2(IL-2)产生能力的改变.结果:同纯钛相比,DLC涂层组免疫功能受抑制较轻.结论:DLC-Ti具有比纯钛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赵宝红;伊哲;战德松;杨晓临;杨彦昌;邹建梧;周正任;艾红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热休克蛋白70与IL-2对荷瘤小鼠肿瘤切除术后治疗作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HSP 70)与白细胞介素2(IL-2)对荷瘤小鼠肿瘤切除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液相色谱法纯化小鼠肿瘤细胞株中的HSP70,用SDS PAGE及Western blot对纯化产物进行定性分析,毛细管电泳鉴定其纯度.动物实验观察HSP 70与IL-2对荷瘤小鼠肿瘤切除术后的治疗作用.结果:单纯手术能延长小鼠的生存期限,HSP70 10μg组40%小鼠肿瘤终全部消退,获长期生存(>90d),平均生存(59.2±29.6)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手术与HSP70 10μg联合应用组80%肿瘤完全消退,平均生存(82.0±17.9)d,与对照组、单纯手术组、手术联合应用IL-2 10万u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P<0.05).结论:手术能切除局部肿物,但术后易复发、转移,影响长期生存率.HSP 70具有明显全身治疗作用,适当剂量的HSP 70能提高肿物切除后的荷瘤小鼠生存率,比术后应用IL-2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沈晓东;郭仁宣;傅庆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人热休克蛋白70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目的:构建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其表达并纯化.方法:应用PCR技术从人胆管癌组织中扩增出HSP 70基因片段,经T-A克隆连接到末端经平滑处理后的pMD18-T Simple质粒并测序.利用双酶切技术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HSP 70,并转化大肠杆菌JM 109,经IPTG诱导后表达得到HSP70融合蛋白.应用Glutathio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提纯融合蛋白,用生物素化凝血酶分离并纯化目的蛋白,后行Wsetern blot鉴定.结果:PCR扩增结果与预计目的基因大小一致;序列分析与GeneBank中收录完全一致;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HSP 70构建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可以与兔抗人的HSP70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HSP 70编码序列已经成功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在大肠杆菌JM 109中获得表达.

    作者:李航宇;傅庆国;孔凡民;隋春阳;翟振华;孙宏治;刘金钢;郭仁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右旋酮洛酚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对术后镇痛吗啡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吗啡的术后镇痛使用量和副作用的比较,评价右旋酮洛酚在围术期的有效性和镇痛效果.方法:选择50例ASA I~Ⅱ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右旋酮洛酚组(D组)和安慰剂组(P组).应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和吗啡0.6 mg,硬膜外腔置管后用2%利多卡因维持,吗啡病人自控镇痛法术后镇痛.结果:D组术后疼痛程度比P组减轻(P<0.05),D组吗啡的用量比P组明显减少(P<0.01或0.05).D组术后18 h内发生恶心、呕吐明显比P组少(P<0.01),D组术后15 h内镇静效果比P组好(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于术前1 d和术后2 d口服右旋酮洛酚可以明显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减少吗啡的用量和减少相关的副作用.

    作者:张恒文;王衍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自体髂骨块或钛网松质骨植骨与钛钢板组合式一体化植入内固定治疗颈椎疾患

    回顾性分析采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疾患132例,其中自体髂骨块或钛网与钛钢板用螺钉连接后一体化植入内固定53例,先植入自体髂骨块或容纳松质骨的钛网再行钛钢板内固定79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X线片评估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一体化植入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缩短,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作者:李雷;王欢;白伦浩;刘学勇;崔少千;付勤;王海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骨质疏松腰椎椎体形态变化规律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骨质疏松腰椎椎体的影像学形态变化的观察,探讨形态变化规律.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患者35例,骨密度正常患者35例,分别拍摄腰椎X线片(L1~L4),测量椎体前、中、后高度及平均矢状径.计算椎体前、中高与后高的比值及变形指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组椎体高度明显下降(P<0.05).前高/后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中高/后高L1,L2差异不显著,L3,L4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骨质疏松时椎体生物力学强度下降,导致椎体压缩变形,常见为楔形变.

    作者:刘欣;王全平;柏树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后复发转移的类型及危险因素研究

    回顾性分析接受2次及2次以上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癌245例,评价其复发转移规律及危险因素.肝内复发及门脉转移是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形式;病人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甲胎蛋白升高、脾大、肝功差、病灶多血供等在栓塞后易发生复发转移.

    作者:戴旭;韩铭钧;苏洪英;赵钟春;冯博;张曦彤;徐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氧化氮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中的变化及作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A、B组胰腺缺血30 min后,再灌注2,4,6,12,24h.B组再灌注前使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A组仅给与生理盐水.C组仅行假手术.进行大鼠血清中NO水平和淀粉酶活性检测,胰腺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再灌注4 h后,A组iNOS表达于胰腺组织,B组无表达.此时A组NO水平达到高峰,淀粉酶活性开始升高,均高于B组(P<0.01).再灌注6 h后,A组显微镜下观察到胰腺损伤的表现,B组未见.C组无iNOS表达,血清NO水平和淀粉酶活性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iNOS表达于胰腺组织,NO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有害作用占主导地位.

    作者:李柏峰;刘永锋;程颖;成东华;王晓东;李铁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治疗前后血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中几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对58例SLE血中IL-3,IL-4,IL-6,IL-8,TNF-α水平及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正常44例血中上述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患者IL-3水平下降,其余细胞因子均增加,与血小板减少程度具有相关性.随着治疗好转,相应细胞因子改变逐渐恢复,但IL-18、TNF-α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几种细胞因子均参与了SLE发病中血小板的损伤过程.IL-8、TNF-α的不全恢复,表明SLE体内异常免疫状态尚未完全控制,对监测SLE的病情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莉;张榕;蒋莉;王晓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血浆中TNF-α、NO的变化及意义

    应用HOMA-IR指数,对高血压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的病人,采用放免法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血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分析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与TNF-α、NO的关系.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病人TNF-α高于正常及高血压不伴胰岛素抵抗者,TNF-α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成正相关,高血压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者NO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NO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无相关性.TNF-α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NO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但与胰岛素抵抗无关.

    作者:李晓东;王艳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双歧杆菌DNA对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和白介素2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DNA对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产生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iIEL免疫激活作用.方法:提取双歧杆菌DNA,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提取小鼠iIEL,以IFNγ和IL-2作为检测指标,测定其变化.结果:DNA免疫小鼠产生IFN-γ和IL-2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1).结论:双歧杆菌DNA明显提高小鼠iIEL产生IFN-γ和IL-2的能力.

    作者:王舰;史俊岩;罗恩杰;周正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03Pd放射性支架对bcl-2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γ射线对bcl-2基因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03钯(103Pd)放射性支架和普通支架分别植入犬的肝外胆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γ射线诱导犬胆管壁凋亡增殖平滑肌细胞中的bcl-2表达,计数凋亡细胞,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两组胆管管腔面积.结果:bcl-2表达103Pd支架组较普通支架组为弱,胆管出现增殖平滑肌细胞明显凋亡,肝外胆管无明显狭窄;普通支架组未出现增殖平滑肌细胞明显凋亡,肝外胆管有明显狭窄.结论:bcl-2表达与细胞凋亡发生和细胞对辐射敏感性有关;103附放射性支架通过降低bcl-2表达,促进胆管壁增殖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肝外胆管狭窄.

    作者:何贵金;鞠光;高沁怡;许书河;高红;姜维国;蒋涛;戴显伟;马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哮喘豚鼠气道内NK-1R mRNA表达及其含量的研究

    目的:研究哮喘豚鼠气道内神经激肽1受体(NK-1R)mRNA的分布及相对含量.方法:用卵蛋白超声雾化法制作哮喘豚鼠模型;原位杂交技术检测NK-1R mRNA,光镜观察其在气道内表达的部位.图像分析测定NK-1R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哮喘组NK-1R mRNA表达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NK-1RmRNA分布于气管上皮细胞上层细胞表面、黏膜下层、血管周围上皮细胞、炎性细胞的表面和平滑肌细胞、腺体细胞表面.结论:NK-1R参与了卵蛋白诱导的哮喘豚鼠发病机制.

    作者:李淼;尚云晓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椎体血管瘤的CT表现与临床应用价值

    对28个椎体血管瘤病灶行CT扫描分析.病灶均表现为椎体内不规则低密度影和(或)软组织肿物影,其内可测得脂肪密度,受侵椎体呈网眼状或蜂窝状改变,骨小梁稀疏、增粗.6例病变累及椎弓,3例病变弥漫累及整个椎体.椎体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宏伟;丁长伟;杨军浩;王天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人端粒酶RNA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RNA(hTR)在成釉细胞瘤(AB)中的表达和分布.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AB、牙源性角化囊肿(OKC)和口腔正常黏膜进行hTRmRNA检测.并分析hTR与AB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AB、OKC、口腔正常黏膜hTR阳性率分别为94.4%、81.2%、28.6%,有显著性差异(P<0.01).AB中原发、复发、恶变3组比较hTR mRNA表达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hTR mRNA表达与AB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AB的发生、发展可能与hTR的过量表达有关,hTR可能成为判断AB预后的可靠指标.

    作者:王洁;钟鸣;刘敬东;李乐;张波;侯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BDNF和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BDNF和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结果:皮层神经干细胞在去除丝裂原后开始进行分化,至7 d可分化为成熟神经元,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明显阳性.BDNF、IGF-1组与对照组相比,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比率增加21.7%(P<0.01).结论:BDNF,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沈雪莉;李花;石玉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磁共振尿路成像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回顾性分析40例上尿路梗阻患者接受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探讨MRU的诊断价值.

    作者:殷波;宋永胜;高建;费翔;单立平;张辉;郭恩忠;吴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特异脱氧核酶对大鼠动脉损伤后血管内皮功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特异脱氧核酶(ED5)对实验性大鼠动脉损伤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白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ED5治疗组各24只.行左颈总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组经带孔球囊导管末端将含有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ED5 500μg、转染试剂FuGENE630μl的1mmol/L MgCl2液200μl局部加压注入损伤血管节段内,局部作用15 min.对照组1局部注入200μl的1 mmol/LMgCl2液.对照组2局部注入含30μl FuGENE6Reagent的1 mmol/L MgCl2液200μl.分别于3,7,14,21 d每组各处死动物6只,处死前心脏取血检测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浓度.结果:ED5治疗组血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均增高(P<0.05);血浆内皮素浓度则有所降低(P<0.05).结论:Egr-1特异脱氧核酶可改善动脉损伤后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滕雅轩;刘闺男;周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腹主动脉肠瘘的手术配合体会

    对5例腹主动脉肠瘘手术术前、术中护理配合的体会进行了总结.

    作者:景硕;刘叶;田玉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抗雄激素药物比卡鲁胺的合成

    目的:合成抗雄激素药物比鲁卡胺.方法:以3-三氟甲基-4-氰基苯胺和2-甲基丙烯酰氯为起始原料经过酰化、环氧化、取代和氧化四步反应合成比卡鲁胺.结果:总收率为22.5%.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刘雅茹;冯雪松;孟繁浩;刘俊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